APP下载

吉林市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现状调查

2022-02-23武沫含臧立婷丛颖书李齐隆劭梁野李天宇刘晨璐刘继红梅春丽

吉林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爱好者条目冰雪

武沫含,臧立婷,2,丛颖书,李齐隆,劭梁野,3,王 琳,王 艳,赵 梅,李天宇,刘晨璐,刘继红,梅春丽

(1.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2.吉林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吉林 吉林 132013;3.吉林市卫生学校,吉林 吉林 132013)

目前国内参加冰雪活动的人群日益庞大,人员组成包括职员、学生、滑雪爱好者等,但是由于冰雪运动意外损伤、意外事故等事件的频繁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冰雪运动参与者对冰雪运动的兴趣,进而限制冰雪运动的发展前景。有调查发现目前冰雪运动参与者对冰雪运动损伤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法知之甚少,部分具有多年经验的冰雪运动爱好者表示在发生损伤时一般会选择在原地求救并等待救助,而对自救的实施并不了解,这项调查暴露出大众对运动损伤应急救治措施方面知识的短缺。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月~2020年1月在吉林市北大壶滑雪场、万科滑雪场、北山滑雪场等3家滑雪场选取293名冰雪爱好者进行调查。

1.2纳入标准:有过滑冰、滑雪经历人员;16岁及以上;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

1.3排除标准:专业滑雪、滑冰运动员;有交流障碍无法配合调查的人;问卷调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未完成调查的人员。

1.4研究工具

1.4.1《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大众冰雪爱好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月收入、运动方式、是否发生过运动损伤、发生运动损伤是否进行紧急处理等。

1.4.2《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包括三个维度,29个条目:急救知识维度共15个条目包括13道单选题和2道多选题,回答错误计0分,正确计1分。维度总分为 15分,冰雪爱好者得分越高说明对冰雪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掌握的越好;急救态度维度包括8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按照“非常不赞同”“不赞同”“不确定”“赞同”“非常赞同”,正向依次计为1~5分,其中B1和B8题为对自己急救知识和水平的综合评定,按照1~5分正向评分,代表急救水平逐渐增加,此维度总分为40分。得分越高说明冰雪爱好者对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越重视;急救行为维度包括6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按“一定不会”“不会”“不确定”“可能会”“一定会”正向依次计为1~5 分。此维度总分为30分,得分越高说明冰雪爱好者急救行为愈好。问卷记总均分,各维度记维度均分,得分越高,表明大众的冰雪运动损伤的急救能力越高。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系数。

2 结果

2.1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本次调查研究共纳入293名冰雪运动爱好者,调查问卷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3份,有效回收率为97.6%。其中男99例(33.80%),女194例(66.20%);学历初中及以下6例(2.00%)、高中/职高/中专25例(8.50%)、大专48例(16.40%)、本科生134例(45.70%)、硕士及以上80例(27.30%);年龄在16~20岁23例(7.80%),21~30岁149例(50.90%),31~40岁79例(27.00%),41~50岁33例(11.30%),>50岁9例(3.10%);月收入<3 000元78例(32.64%),3 001~5 000元79例(33.05%),5 001~10 000元120例(46.42%),>10 000元16例(5.46%)。

2.2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总分为38~81分,平均总分为(64.38±10.61)分,考虑到无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评分的全国常模作为参考,故本研究参考教育界的习惯,将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总分低于60分(百分制)定义为低急救能力,将总分60~85分定义为中等急救能力,将85分以上定义为高急救能力,故可认为大众冰雪损伤急救能力总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2.2.1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各维度得分:对大众冰雪运动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各维度得分进行总结,三个维度得分分别为:急救知识(10.28±2.47)分、急救态度(29.96±5.28)分、急救行为(24.14±5.03)分,总分为(64.38±10.61)分。

2.2.2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问卷急救知识水平:急救知识维度条目包括13道单选题和2道多选题,回答错误计0分,正确计1分。问卷总分为15分。知晓我国急救电话者279例(95.22%);知晓出现雪盲症症状如何处理者110例(37.54%);知晓急救现场有人小腿出血,如何进行加压包扎止血者121例(41.30%);急救现场需要止血时哪个物品不可以止血者162例(55.29%);知晓急救现场有人大出血时,用宽布条进行加压止血时,多长时间松开止血带一次者104例(35.49%);知晓急救现场,伤员平躺在地,颈部外伤,脖子和身体不能动,怀疑有脖子或背部损伤时正确转运方法者100例(34.13%);知晓急救现场,伤员胳膊骨头暴露在外面,大出血,发生前臂开放性骨折应如何处理者98例(33.45%);知晓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摔倒,脚踝肿胀,发生脚踝扭伤时应紧急处理者99例(33.79%);知晓长时间进行冰雪运动时,出现畏寒、四肢肌肉和关节僵硬,局部皮肤有刺痛感时那种处理方式不正确者155例(52.90%);知晓突然有人晕倒,如何判断其有没有反应这131例(44.71%);知晓突然有人晕倒,如何判断其有没有心跳骤停者145例(49.49%);知晓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部位是哪里者116例(39.59%);知晓急救现场需要包扎伤口时哪个物品可以用于包扎者94例(32.08%);知晓急救现场需要固定时哪些物品可以用于固定者90例(30.72%),得分越高说明对冰雪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掌握的越好,各条目得分见表1。

表1 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问卷急救知识水平模块得分情况

2.2.3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问卷急救态度:急救态度维度包括8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按照“非常不赞同”“不赞同”“不确定”“赞同”“非常赞同”,正向依次计为 1~5 分,其中B1和B8题为对自己急救知识和水平的综合评定,按照1~5分正向评分,代表急救水平逐渐增加,此维度总分为40分。本研究调查发现完全不具备急救技术者22例(7.50%),只知道急救技术名称者70例(23.90%),只知道部分定义内容者89例(30.40%),能进行简单操作者84例(28.70%),具备较好的急救技术能力者28例(9.60%);自我认为完全不具备上述急救处理能力者27例(9.20%),认为自己完全具备伤员急救处理能力者26例(8.90%);非常同意学习冰雪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很重要者145例(49.50%),完全不同意者7例(2.40%);非常同意开展冰雪运动损伤急救培训很重要者147例(50.20%),非常不同意者4例(1.40%);非常愿意参加关于冰雪运动损伤的急救培训者129例(44.00%);完全不愿意者3例(1.00%);非常愿意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者111例(37.90%);完全不愿意者2例(1.00%);非常认同参加冰雪运动损伤急救培训后会更愿意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者116例(39.60%);完全不认同者4例(1.40%);自认为完全不了解创伤急救知识者27例(9.20%);完全了解冰雪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者25例(8.50%),得分越高说明冰雪爱好者对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越重视,各条目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问卷急救态度得分情况

2.2.4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测评问卷急救行为:急救行为维度包括6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按“一定不会”“不会”“不确定”“可能会”“一定会”正向依次计为1~5分。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一定会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者125例(42.70%),可能会者73例(24.90%),不确定者69例(23.50%),不会者17例(5.80%),一定不会者9例(3.10%),该项得分(3.98±1.08)分;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一定会对其进行胸外按压者152例(51.90%),可能会者65例(22.20%);不确定者52例(17.70%),不会者20例(6.80%),一定不会者4例(1.40%),该项得分为(4.16±1.03)分;遇到外伤出血或骨折的伤员一定会对其进行急救处理者125例(42.70%),该项得分为(4.05±1.01)分,可能会者85例(29.00%),不确定者61例(20.80%),不会者17例(5.80%),一定不会者5例(1.70%),该项得分为(3.95±1.04)分;遇到拉伤或挫伤的伤员一定知道其进行急救处理者116例(39.60%),可能会者78例(26.60%),不确定者73例(24.90%),不会者21例(7.20%),一定不会者5例(1.70%),该项得分为(3.75±1.10)分;遇到没有意识的伤员,会上前判断是否有呼吸和脉搏者94例(32.10%),可能会者79例(27.00%),不确定者81例(27.60%),不会者31例(10.60%),一定不会者8例(2.70%);会主动关注或向专业人员询问冰雪运动损伤急救相关信息及知识者143例(48.80%),可能会者96例(32.80%),不确定者39例(13.30%),不会者11例(3.80%),一定不会者4例(1.40%),该项得分为(4.24±0.92)分。此维度总分为30分,得分越高说明冰雪爱好者急救行为愈好。

3 讨论

3.1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现状:目前冰雪运动损伤研究主要侧重于损伤原因的分析和解读,对损伤者个人急救能力的评估研究基本空白。基于以往的民众急救能力、其他体育项目爱好者损伤急救能力评估调查发现多数民众对损伤救急的意愿较强烈,但当前受限于急救知识、个人能力、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众损伤急救的能力相对较低[1]。本研究在预调查以及实施证实调查时均发现除医学相关专业外,其余领域的冰雪爱好者普遍缺乏损伤急救能力,民众更加倾向于损伤发生后等待专业急救团队实施救援而非早期自救,即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普遍不高应与急救知识匮乏有关。

3.2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水平现状:目前国内关于体育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评估研究极少,既往民众急救意识、急救知识调查发现民众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多数民众对如何实施心肺复苏术、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外伤的包扎等基本急救知识了解甚少,部分民众甚至无法判别呼吸停止、心搏骤停等情况,面对需急救患者多选择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驻足围观,而无法为患者/伤者提供及时的救助[2]。本研究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医学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不高,非医学专业人士在日常工作及生活过程中极少接触医学知识,加之急救知识需要以基础医学知识为基础,这无疑增加了普通民众了解、理解、学习急救知识的难度。②运动医学的发展和推广相对滞后。运动医学是近年从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独立出来的一种新兴学科,目前服务群体主要为专业运动员,主要内容涉及运动损伤、运动康复等,普通民众极少能够接触到相关内容。③民众对急救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目前我国院前急救的大众推广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多数民众仍认为现场急救并不属于自身责任范畴,理应由专业急救医护人员到场后实施抢救。

3.3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态度现状:既往基于非医护人员急救现状调查指出民众的急救态度普遍较高,约有55.34%的调查对象认为学习现场急救知识,掌握现场急救能力十分必要,约有25.44%的受调查者表现出强烈的急救知识学习意愿[3]。另有研究指出民众对急救知识较为渴求,中年群体表现得尤为明显[4],其主要通过网络、电视、讲座等渠道获取急救知识,并表现出对现场模拟、视频讲解等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和教育的渴求。本研究发现尽管受调查者缺乏冰雪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和技能,但损伤急救的意愿较强烈,急救态度较积极,但因担心急救不专业可能导致伤者二次损伤,同时顾忌伤者自身的意愿,极少有民众能够第一时间为冰雪运动损伤者提供基础急救。

3.4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行为现状:民众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的高低是评判国家社会综合治疗的重要指标[5],急救技能理应是每个民众必要的基本素养,而调查发现非医务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水平普遍偏低[6],急救行为缺乏专业性,多数民众对心脏骤停、气道异物、验伤分类、创伤急救知之甚少,仅对急救电话的知晓率较高,这表明当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仍不到位,民众急救能力亟待提高。本研究重点对冰雪运动爱好者进行了调查,结果与民众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多数受调查者的急救参与度不高,急救能力不强,缺少急救技能实践操作指导。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为非医务人员推广和普及急救知识,切实提高民众急救基础能力是每个医疗机构的义务。针对冰雪运动损伤高风险的现状以及冰雪运动爱好者损伤急救能力现状评估,医疗机构可定期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发放专业急救材料,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令更多的冰雪运动爱好者了解急救损伤和伤者救治,并逐步向其他领域推广[7]。同时,需要重视不同年龄群体、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针对性急救培训,尽可能满足不同个体对于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合理需求[8]。

3.5不足与展望:受到冰雪运动的季节性、调查经费以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本研究对象仅为吉林市滑雪场的冰雪运动爱好者,样本具有区域性和局限性,因此在今后可以进行大样本研究,将全国各大滑雪场、滑冰场的冰雪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并在今后能够逐步推广大众冰雪运动损伤急救能力问卷,为大众冰雪运动损伤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猜你喜欢

爱好者条目冰雪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美食爱好者的随笔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直播答题爱好者
冰雪幽默来袭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