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休克的效果及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2022-02-23邓丽萍李亚军

吉林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胸腺肽乌司性反应

彭 寅,邓丽萍,刘 倩,李亚军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 衡阳 421000)

脓毒症休克(SS)是由于脓毒症导致的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休克,SS可导致循环障碍及器官功能不全,病死率较高,其中死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SS患者高达15%[1]。目前对SS发病机制的阐明并不完全,主要以免疫炎性反应为主流,临床上对于SS的治疗多以抗感染、液体复苏等对症治疗为主,但并不能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及免疫反应,疗效不佳[2]。乌司他丁具有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改善循环状态的作用,胸腺肽α1具有增强全身免疫系统反应的作用[3],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在SS的治疗或许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为此本研究对其治疗效果及对心肌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SS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0~62岁,平均(54.87±2.37)岁;平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18.96±2.99)分;烧伤3例,多发伤9例,弥漫性腹膜炎2例,重症肺炎1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3例,急性梗阻坏死性胆管炎2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0~62岁,平均(54.65±2.43)岁;平均APACHEⅡ评分(18.94±3.04)分;烧伤4例,多发伤11例,弥漫性腹膜炎2例,重症肺炎1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2例,急性梗阻坏死性胆管炎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中SS诊断标准者[4];②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3 kPa),舒张压<70 mm Hg,氧合指数<300者;③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嗜睡等状态。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脏、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对本研究中的药物过敏者。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早期目标复苏、机械通气、激素、抗生素控制感染、控制血糖、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将注射用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33,5万单位)30万单位与0.9% NaCl注射液(100 ml)混合后静脉滴注,1 h/次,2次/d;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20545)1.6 mg,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心肌功能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恢复意识、清醒,1 h尿量≥30 ml,收缩压≥90 mm Hg,血氧饱和度(上腔静脉)≥0.7;有效:患者恢复意识、清醒,1 h尿量、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空腹血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降钙素(PCT)水平。

免疫功能指标为NK细胞、免疫细胞亚群(CD3+、CD4+),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心肌功能指标为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使用半定量回相免疫测定法进行检测。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n=43]

2.2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PC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NK细胞、CD3+、CD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K细胞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2.4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心肌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BNP、CK-MB、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NP、CK-MB、LDH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功能指标对比

3 讨论

S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疾病,由于外界刺激和体内大量的炎性因子生产释放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炎性反应失控后的有效循环血量大大降低,在大量的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纠正,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而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内毒素等,同时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影响了微血管的收缩功能,进而引发SS。SS的患者由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病死率高达40%~60%,其中死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SS患者高达15%。常规的抗感染、抗生素、液体复苏等治疗措施并不能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的毒副作用及炎性介质作用,治疗效果不够理想,SS患者的死亡率高居不下。近年来随着对SS的研究深入,发现炎性反应及免疫因子等因素在SS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在肺炎、免疫等疾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发挥抗炎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对于SS的治疗或许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乌司他丁是从尿液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抑制纤溶酶、胰蛋白酶等多种蛋白水解酶活力的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提高溶酶体的稳定性,起到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5]。胸腺肽α1是一种小分子生活性多肽,通过促进胸腺细胞的分化来增加胸腺内的骨髓干细胞向T淋巴细胞的转变,同时还能够激活机体内的细胞传导通路,增强T细胞的功能,从而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34%高于对照组76.74%,该结果与许伟伟等人的研究[7]结果一致,说明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SS的疗效显著。可能原因:乌司他丁能够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起到控制炎性反应、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器官灌注的作用,同时联合胸腺肽α1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反应性得到增强,改善免疫抑制,从而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8]。

TNF-α、PCT、CRP是临床上常用的炎性因子指标,能够反应机体的炎性介质情况。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的TNF-α、PCT、CRP低于对照组,说明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能够减轻SS患者的炎性反应。分析原因:乌司他丁能够与参与炎性反应、造成细胞组织损伤的毒性蛋白酶相结合,降低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血浆中TNF-α、PCT、CRP的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对组织器官的损害,同时联合胸腺肽α1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体内炎性介质的产生,从而起到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9]。

NK细胞是一种自然杀伤细胞,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CD3+、CD4+是T淋巴细胞亚群,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的NK细胞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说明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能够调节SS患者的免疫功能。分析原因为乌司他丁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来减轻炎性反应对脏器的损伤,同时还能抑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保护组织器官,胸腺肽α1通过促进胸腺细胞的成熟来增强T细胞的功能,从而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10]。

提高心肌供氧、增加心脏灌注、改善心肌功能是SS早期治疗的关键,能够保护患者的脏器功能,BNP、CK-MB、LDH是临床上反应心肌功能的常用指标[11]。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的BNP、CK-MB、LDH低于对照组,说明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能够保护SS患者的心肌功能。可能原因为乌司他丁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来减轻对患者心肌细胞的损害,同时还能够改善机体的微循环、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从而起到保护心肌功能的作用[12]。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SS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炎性反应,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保护心肌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腺肽乌司性反应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胸腺肽结合生脉注射液在免疫功能低下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例输注乌司奴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胸腺肽不能随便打
乌司奴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专家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