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2022-02-23汪志俊

吉林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注射液

汪志俊

(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江西 鹰潭 335200)

急性脑梗死是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引发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的症状[1]。目前我国临床常使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及尿激酶的临床效果均已获得临床认可,两组溶栓基本原理相似,但溶栓效果不尽相同[2]。因此,本研究分别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经脑部CT、MRI扫描确定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②年龄18~80岁;③头部CT诊断无明显早期脑梗死影像改变;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疾病及严重糖尿病者;②凝血障碍、血液疾病者;③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者;④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⑤溶栓药物过敏者。经伦理委员会同意后,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2~78岁,平均(62.14±4.28)岁,发病时间1.2~6.0 h,平均(3.86±0.24)h。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6岁,平均(61.89±4.33)岁,发病时间1.2~6.0 h,平均(3.82±0.26)h。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方法:对照组予以0.9 mg/kg的注射用疏血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10100,生产单位: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 ml与0.9% NaCl溶液250 ml相溶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予以100万U~150万U注射用尿激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44020647;规格:1万U)静脉溶栓,30 min静脉滴注完成。

1.3观察指标:①疗效标准:基本痊愈: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91%,病残程度0级;显著改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18%~45%;无变化:治疗后NISS评分降低5%~18%;恶化: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5%或死亡。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改善+进步)/总例数×100%[4]。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7 d的神经功能,评分与神经功能呈负比[5]。③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的病程转归程度,评分与病程程度呈正比。

2 结果

2.1两组治疗3个月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的67.5%,不良事件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1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40]

2.2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NIHSS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mRS评分为(3.22±0.11)分、(2.64±0.08)分;治疗后2 h NIHSS评分为(14.21±1.45)分、治疗后24 h为(9.89±1.13)分、治疗后7 d为(7.05±0.84)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n=40]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NIHSS评分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血流突然中断,脑组织缺血受损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当脑血流受到阻碍后继而发生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对患者运动及语言功能带来影响,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偏侧肢体瘫痪、舌与面瘫痪、同向性偏盲等[6]。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缺血半暗区血流灌注,增加营养物质的供应,激活休眠、半休眠的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功能[7]。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水蛭和地龙,经过加工后对两种中药材的有价值成分进行提取并配伍,可以起到活血逐瘀、通经活络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含有氨基酸、抗血栓素等众多物质,可以起到改善血液循环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尿激酶是成熟的静脉溶栓治疗药物,均能起到上述作用,但两组药物的作用机制存在区别。因此,本研究对比两种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差异,以期为后续患者的溶栓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8]。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与疏血通注射液相比,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更佳,预后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尿激酶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发挥强大的溶栓效果。表2中,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mRS评分、治疗后2 h、治疗后24 h、治疗后7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有效缩小患者的中心坏死区范围,挽救缺血半暗带,开放半暗带侧支循环,恢复半暗带血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疾病预后。

综上所述,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早期疗效较更佳,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注射液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