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抑素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2022-02-23万文武

吉林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加压素胃底生长抑素

丁 兵,蒋 辉,万文武

(1.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四川 内江 641000;2.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我国是肝病大国,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肝硬化的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等。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危急重症之一,也是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起病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属于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疾病之一[1]。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因肝功能差,凝血功能失调,常常采取保守治疗,少数患者采取急诊手术。生长抑素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用药物,其不仅降低患者门静脉压力,而且不会对全身血流造成影响,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推广[2]。醋酸去氨加压素是一种凝血酶药物,可以对半胱氨酸进行脱氨基,提高去氨加压素的治疗效果,且血压不会升高[3];可以提高凝血因子Ⅷ活性,对于血友病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去氨加压素可以有效缓解临床各种疾病所引发的出血症状,止血效果较为明显[4-5]。为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笔者对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3~68岁,平均49.5岁。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凝血功能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肝硬化;临床表现为呕血或柏油样大便;胃镜检查证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B级;无心、肺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排除标准:经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肝硬化,但胃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考虑消化性溃疡或肿瘤所致者;合并有血友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合并症;使用三腔二囊管止血者。

1.3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绝对卧床休息、禁食禁饮、留置胃管胃肠减压、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补液、输注红细胞悬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处理。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 mg+生理盐水48 ml静脉泵入(2 ml/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按一次0.3 μg/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15~30 min,每12小时一次。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方式至消化道出血停止后48 h,共4~7 d。

1.4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肝功能、凝血功能,统计两组患者6个月内再出血发生率。

1.5判定标准:有效:治疗后患者心率、血压等体征恢复正常,呕血及便血停止,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经治疗24 h后生命体征不稳定,再次出现呕血、便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低或持续下降。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及再出血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结果证实,观察组再出血率为 16.67%,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及再出血率比较[n(%),n=30]

2.2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比较:观察组止血时间(9.15±5.51)h,显著短于对照组(11.21±9.8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3.62±2.81)U,低于对照组的(4.64±2.78)U,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比较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3天肝功能、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的肝功能情况(ALT、AST、DBIL)、凝血功能(P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第3天的肝功能情况(ALT、AST、DBIL)、凝血功能(PT、APTT、FIB)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3天肝功能情况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3天凝血功能比较

3 讨论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危急重症之一,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主要由门静脉高压所致[6]。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为主,输血纠正失血性贫血的同时以减少内脏血流及降低门静脉压力为首要治疗措施。生长抑素可明显抑制机体内扩血管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进而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平滑肌组织,最终达到降低患者门脉压力的治疗作用[7],同时又不会引起体循环动脉血压的显著变化,能显著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8]。因其安全性能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控制出血效果理想等特点,被临床医师广泛使用,因而生长抑素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去氨加压素属于垂体激素及相关药物,是天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结构类似物。临床应用已达数十年,具有抗利尿作用及止血作用。据研究去氨加压素是血管加压素V2受体的特异激活剂,其可能通过提升肾集合管的cAMP,促使肾血管舒张来发挥抗利尿作用[9-10]。同时,去氨加压素具有促使内皮细胞等释放FVⅧ:C的作用。据Kavakli等研究[11]推测,去氨加压素第二信使释放,进一步刺激上皮细胞释放vWF,增进FVⅧ:C的稳定性,使其活性增强,与此同时还释放出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使血小板黏附性增强,降低出血时间,从而发挥止血的作用。

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用生长抑素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的肝功能情况(ALT、AST、DBIL)、凝血功能(P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第3天的肝功能情况(ALT、AST、DBIL)、凝血功能(PT、APTT、FIB)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显示,药物安全性相对较好,偶尔可见轻微临床反应,如头痛、恶心和轻度腹部痉挛等,可随机体适应了药物疗效而逐渐消失,并且症状轻,不必特殊处理及停药。

因此,生长抑素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优于单用生长抑素,并且去氨加压素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能良好,不良反应少见,能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肝脏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但在使用去氨加压素的过程中,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控制水的入量,以防可能引起水潴留、血钠降低、甚至脑水肿、抽搐等症状出现,必要时使用利尿剂以缓解上述症状。

猜你喜欢

加压素胃底生长抑素
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并发症中应用研究进展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多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改良三明治法与序贯联合套扎分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特利加压素对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镜下治疗的疗效评价与护理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