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对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2-02-23王小四

吉林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开腹出血量直肠癌

王小四

(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普外科,江苏 连云港 222100)

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在胃肠系统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随患者癌重逐渐增大,患者会出现便血、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及局部腹痛等临床症状,当发展至晚期时会出现体重减轻、贫血等其他全身症状,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损害[1]。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仅次于食管癌、胃癌及原发性肝癌,是危害患者消化系统的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作为一种难治性与多发性肿瘤,结直肠癌是由地域环境与饮食等因素引起的,且多以中老年人为发病人群[2]。临床对结直肠癌的治疗通常选用手术,但考虑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与术后并发症,临床多选用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的腹腔镜手术方式[3]。为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差异,本研究以61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61例结直肠癌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单号患者31例为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双号患者30例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差异。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1~73岁,平均(53.68±3.45)岁,按发病部位分7例乙状结肠、5例降结肠、4例横结肠、15例直肠;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3~72岁,平均(53.88±3.84)岁,按发病部位分7例乙状结肠、4例降结肠、4例横结肠、15例直肠。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强。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纤维肠镜等常规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并未侵入患者机体其他器官及组织。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类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患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障碍患者。

1.2方法

1.2.1开腹手术方法:对照组31例患者术前进行胃肠道准备,待完成气管插管后接受全身麻醉,对患者行常规切口,开腹后于患者肠系膜血管根部2 cm位置横断血管,将主要神经进行隔断;再对患者肿瘤位置等情况进行探查,随后将其做切除处理,吻合直肠与乙状结肠。清扫淋巴,冲洗患者腹腔,再将患者腹腔切口进行逐层关闭,随后留置引流管,结束手术。

1.2.2腹腔镜手术方法: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同样给予胃肠道准备,气管插管后实施全身麻醉,再协助患者调整为仰卧位或截石位,随后以四孔法对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4]。为患者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将气腹压稳定控制在12~15 mm Hg(1 mm Hg=0.133 3 kPa),在右下腹外缘作切口,再在腹直肌、左腹部作辅助操作孔,并将腹腔镜经观察孔置入,利用腹腔镜有效探查患者腹腔情况,查看患者腹腔内淋巴结转移情况。使用超声刀在腹主动脉前侧切开患者腹膜,顺患者腹主动脉方向进行分离,分离至患者十二指肠下缘,将周围淋巴组织与脂肪进行清除,结扎根部,并将各区域血管进行离断。随后顺肠管内外侧游离患者结直肠,将肿瘤切除,随后对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最后关闭小切口,冲洗患者腹腔,待无出血情况后留置引流管,做好腹腔关闭,完成手术。

1.3指标观察:①记录患者手术指标:准确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如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量、切口长度,做好组间差异对比;②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炎性反应: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C-反应蛋白(CRP)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③登记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登记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并统计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淋巴清扫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2.2两组手术前、手术后炎性反应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IL-6、CRP水平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手术后炎性反应比较

2.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后发生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6.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为根治性切除,以往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虽术中视野广、操作简便,但由于术中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切口较大,给患者带来的创伤也较大,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还易诱发肺部感染、肠梗阻等多种不良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5]。近年来,随国家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腹腔镜以操作便捷、创伤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术中切口小,对患者损伤较小,术中出血量也随之较少。此外,手术操作时间也短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控制效果好,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提升作用[6]。

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118.67±15.88)min、术中出血量(163.45±22.64)ml、切口长度(4.52±1.23)cm,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朱毅忠的研究[7]结果相一致。这表明腹腔镜手术有效规避了传统开腹手术的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等弊端,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经诊治,观察组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结直肠癌改善了患者的IL-6与CRP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发生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6.67%少于对照组的41.94%(P<0.05)。这与佟涛的研究[8]结果相符合。这说明腹腔镜手术术中切口较小,不仅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与输血量,还减少了患者术后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由于腹腔镜手术视野较为清晰,增加了手术操作的精准性与安全性,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了对脏器的损伤,稳定控制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9]。

综上所述,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开腹出血量直肠癌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