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腹腔镜探查术对消化道穿孔并发症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2-02-23罗嘉文黄治仁

吉林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探查阑尾穿孔

罗嘉文,黄治仁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 江门 529021)

消化道穿孔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长期需要服用止痛药的患者,多见于农忙时节,该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误诊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特点,多在基层医院就诊。大多数患者均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随着临床医疗服务水平不断上升,腹腔镜技术也有较大的提升[1]。腹腔镜技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目前在基层医院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将其应用于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也较为显著[2]。本研究以6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比分析腹腔镜探查术与传统剖腹探查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7年~2020年收治的消化道穿孔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76岁,平均(45.46±3.04)岁。参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8岁,平均(45.02±3.42)岁。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内容已经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患者均知情研究内容并积极与我院签署相关协议;经我院检查确诊为消化道穿孔患者。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合并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不满足手术指征患者。

1.2方法: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探查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采用上腹正中切口作为手术切口,将腹腔脓性渗液吸净之后通过手术探查找到穿孔部位,判断穿孔性质,如果是可疑胃癌则在穿孔术中对病变组织行冰冻病理检查确定病变性质;在病理检查中如果证实患者属于胃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则需要根据患者腹腔污染情况结合患者机体状况决定是否要实施一期根治术;如果患者属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窦溃疡穿孔等,则使用4号线沿着十二指肠球部纵轴方向间断缝合3针将穿孔部位闭合;使用大网膜组织将穿孔覆盖上并进行缝合固定;如果经术中探查显示为阑尾穿孔,则需要绕脐延长手术切口,对患者实施阑尾切除术;使用大量的0.9% NaCl溶液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彻底清洁,对于营养状况比较差、年龄较高、腹腔污染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放置引流管,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试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探查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于患者的脐下锥孔建立气腹,使用腹腔镜初步探查患者的腹腔情况,根据患者腹腔脓液颜色状况、脓苔聚集位置初步判断患者的穿孔部位,选择合适的部位将套管针置入其中。首先需要将患者的腹腔脓性渗液吸净,并找到患者的穿孔部位,初步判断患者的穿孔性质,这一部分的探查内容与参照组一致;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或胃窦溃疡穿孔可在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术。将无菌盐水连接0.8 cm连接管冲洗器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彻底清洗,对于年龄较高、腹腔污染比较严重、营养状况比较差的患者可放置腹腔引流管。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窦溃疡穿孔患者,术后需要予以患者口服抑酸剂等对症治疗;阑尾穿孔手术方法为:使用7号线结扎阑尾系膜与阑尾根部,使用电凝钩将阑尾系膜切断,并距离结扎线0.5 cm处切断阑尾,电灼阑尾残端黏膜,使用0.9% NaCl溶液彻底清洗腹腔。

1.3研究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手术时间、肠胃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脓肿)。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肠胃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征比较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30]

3 讨论

消化道穿孔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同时该疾病进展比较快,且病死率与误诊率均较高,发生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内科严重疾病、休克、年龄较大等。对于消化道穿孔患者来说,在手术之前不能明确患者穿孔情况,通常需要接受探查手术明确病变部位与病变情况[3]。在传统的治疗中,开腹探查术是探查患者胃穿孔情况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来说,对患者实施手术难以让患者接受。手术探查切口与病变部位不一致则需要延长切口的长度,进一步延长患者手术时间,也会增加术后肠梗阻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4]。

目前对于急腹征患者来说,腹腔镜探查已经成为首要选择,腹腔镜探查术的优点在于能让医师快速、直观、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变部位与病变性质,避免因开腹手术对手术切口造成的烦恼[5]。尤其是对于需要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来说,传统开腹探查术需要延长手术切口开展手术,而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则能有效避免出现这一情况。对于难以确定病变部位的患者来说,对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探查术需要对患者作一7~8 cm长的切口,不但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创伤,还会增加操作难度;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则只要在患者脐下作一操作孔将腹腔镜置入其中即可观察到患者的腹腔情况,可根据患者腹腔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开腹手术治疗[6]。另外,通过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进行冰冻活检,能尽快诊断恶变的病灶部位,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最早使用腹腔镜开展胃穿孔修补手术的是Mouret,年份在1990年,该手术一经推行就得到广泛地推广。该手术的优势在于创伤小、对患者胃肠道干扰小、胃肠道功能恢复快、腹壁神经肌肉损伤小、术后患者离床活动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无论是患者还是医师都容易接受[7]。有研究显示: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同时予以患者药物治疗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可避免患者接受剖腹探查、胃大部切除术等,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8]。本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差异;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在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探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高于传统剖腹探查术,虽然二者的手术时间差异并不大,但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另外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探查阑尾穿孔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阑尾真的无用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单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