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

2022-02-18储广宇

视听 2022年7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受众内容

储广宇

一、短视频新闻的主要特征

短视频主要依托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用户快速拍摄与美化编辑内容后,可实时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实现用户、平台、受众三方无缝对接。短视频新闻是将具有新闻价值的实事作为原创内容进行拍摄、编辑、美化后在平台发布的短视频。短视频新闻具有以下特征。

(一)较大的开放性

脱胎于互联网技术的短视频新闻,不可避免地被烙上网络的部分属性,开放性即是其中之一。从宏观方面来看,网络信息平等与共享的价值理念与现代新闻传播的舆论宣传、信息发布、公共服务等功能相吻合,这就注定了短视频新闻从诞生伊始就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从微观方面来看,网络传播的开放格局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垄断局面,使得新闻传播的参与者由原来的媒体从业人员扩展至普通互联网用户。只要拥有互联网设备,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短视频新闻的创作中,充当短视频新闻的制作者和发布者。另外,智能手机的普及、5G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日趋成熟的视频编辑、制作技术,使得短视频新闻制作的技术难度和门槛越来越低,大批普通用户涌入短视频新闻的制作和发布队伍中,成为短视频新闻内容的主要生产者。

(二)较为简洁的风格

顾名思义,短视频新闻意在“短”。互联网的诞生,消除了空间局限,任何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一时间信息量呈现指数式增长,人类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与眼花缭乱的信息相对应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逐渐脱离传统,呈现出碎片化特点。相较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所制作的结构化、模式化节目,短视频新闻要想在短时间内抓住受众眼球,就必须构建一个简短而有效的信息单元。大部分的短视频新闻时长在90秒左右,画面竖版排布,解说较少,背景音乐和字幕较为突出,多使用移动镜头,尤其是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并运用转场、动画字幕等特效,整体风格呈现简洁的特点。简单明了的制作风格,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内容,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资讯需求,有效契合了时下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短小精炼且相对完整的结构形式也更适用于新闻报道,更有利于短视频新闻整体传播效率的提高和效果的增强。

(三)较强的时效性

时效性指的是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间差(时距),以及新闻面世以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即新闻产生的应有的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①。新闻必须是刚刚发生的事,且报道得越快越好。短视频新闻因其新闻属性而具有时效性,也是将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和公共价值的事件以及其他新发现、新事物,用短视频的形式做出记录和报道。相对于传统新闻报道,短视频新闻制作更加简单,并且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稿件编撰,信息发布难度大大降低。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身处现场的普通用户往往更容易获取最新最快的一手信息,他们只需经过简单加工,便可将最新的一手信息快速发布到网络平台上。从事件发生到新闻在公共平台上出现,短视频新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避免了传统新闻采访中新闻从业人员需在得知事件发生后才赶赴现场进行报道的滞后性。

二、短视频新闻在传播推广中面临的问题

(一)受众黏度不强

短视频新闻的受众黏度具体表现为该短视频新闻观看者评论、点赞、转发、分享、收藏等互动量,一段时间内观看者的留存概率,以及对该短视频新闻内容的重复使用度和持续关注度。短视频新闻因其内容的热点性、即时性,能在某段时间内迅速获取搜索量、评论量、转发量、分享量等,人气和关注度节节攀升,传播效果空前显著。但短视频新闻也有其先天不足之处,即它的短和快。它的短,使它无法容纳更多内容,浮于表面的制作显得精细化不足,二次甚至多次重复利用的价值不高,自然难以得到用户的持续关注;它的快,使它无法与受众深度互动,在新闻事件热度退去后,受众的关注点转移,短视频新闻也逐渐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越飘越远,最后失去传播价值。另外,短视频新闻的发布平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传播效果。如果短视频新闻发布平台缺乏科学管理和有效经营,平台本身的受众黏度较低,那么短视频新闻的受众黏度也会相应降低。

(二)同质化现象严重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传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通过观察时下各短视频新闻发布平台不难发现以下情况:信息海量,实用不足;内容泛滥,精品不多;大同小异,特色不强。在信息井喷式增长的背景下,短视频新闻制作者往往容易痴迷于追逐焦点。追求速度与时效者,为抢占先机,在无第一手材料的情况下,开始互相复制粘贴,争先恐后推送相同的事件内容,生怕错过“第一时间”。追求“博眼球”“走流量”者,一旦市场上出现热点或成功案例,随即蜂拥而上,在新闻内容上相互模仿,在短视频制作手法上盲目跟风,缺乏创新和亮点。内容市场看似琳琅满目、繁花似锦,实则千篇一律、泛滥成灾,造成大众的审美疲劳和选择乏力。

(三)优质内容较少

短视频新闻的开放性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涌入制作生产短视频新闻的队伍中。不可否认,这些普通用户不是媒体从业者,由于远离新闻专业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制作的短视频新闻内容题材更加广泛,整体形式也更加丰富,更能快速吸引观看者的注意,更受欢迎。但另一方面,受制于普通用户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部分用户传播的短视频新闻过度生活化,专业水准不高,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忽略了新闻本身的传播价值和媒体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无法在行业、市场和社会之间找到平衡点。有的用户甚至在制作短视频新闻时,并未到实地了解和调查事情真相,仅仅是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将他人的视频重新剪辑整合之后,再配以无营养、博人眼球的标题,当作自己的“原创”作品发布到平台上。这些随意嫁接内容、缺乏专业新闻制作水准的劣质短视频新闻,极大地削弱了新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传媒行业的声誉,消解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价值观。

三、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

(一)发挥传媒优势,找准传播定位

短视频新闻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无论是新闻内容还是传播形式,都与传统新闻有着天壤之别。短视频新闻要想在传媒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应当充分发挥传媒优势,找准传播定位,明确受众定位,搭建传播矩阵。

实际运行线路由于受到线路条件的影响,运行速度存在一定的波动,车内外噪声也存在一定的变化,为更有效的研究车内噪声与轨道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结合线路轨道的道床类型,选取一般减振道床和中等减振道床两种类型对应的不同速度下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结果如表1所示。

首先,找准传播定位。当前,短视频新闻传播平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主流媒体新闻平台,拥有专业的新闻采编制作班底,发布的内容政治性、权威性、专业性较强,发挥着舆论引导、宣传教化的作用;一类是市场化自媒体平台,发布的短视频新闻具有更强的趣味性、服务性和功能性,更多地体现生活化的内容。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市场化的平台,都必须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大局。短视频新闻可根据平台定位,放大自身优势,实现有效传播。

其次,明确受众定位。受众定位就是传媒提供的信息所要满足的对象。与传统新闻相比,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方式和用户群体有相当大的差别。短视频新闻体量小、速度快、辐射广,表达更亲民,传播更自由,用户群体普遍年轻化、个性化和垂直化。面对新形势、新业态,短视频新闻制作者应当在保持固有优势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尝试与传播定位相匹配的短视频新闻内容形式,以极具张力的创意表达、从容自如的亲民姿态、直观真实的生活场景,较好地把握整体节奏,赢得受众。

最后,搭建传播矩阵。时下,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不同的平台和渠道了解信息,平台定位和受众定位之间的界限也并非不可跨越。一些主流媒体也在积极走出自己的传统平台,主动对接市场化自媒体平台,到受众关注度较高的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短视频新闻。短视频新闻制作者应主动与不同的平台或新媒体媒介有机融合,积极搭建合理的传播矩阵,以立体化的渠道大幅提升短视频新闻传播水平,发挥新闻媒体应有的舆论正向引导作用。

(二)实现差异化传播,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传媒发展史有力地证明,无论技术、环境如何变化,质量始终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创新驱动,走差异化、品牌化、高附加值的升级之路,短视频新闻才能实现创新发展,从而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首先,实现新闻产品的差异化。一般来说,新闻产品越趋同,越不具竞争力。短视频新闻内容取材于客观事实,但在加工、制作和报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上人的主观意识特征,这便给制作生产者提供了产品差异化的路径。要想实现短视频新闻产品差异化,就必须注重新闻报道的原创性,在选材、采访、报道方式、切入角度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原创话题和独家报道。

其次,实现新闻生产方式的差异化。新闻的生产方式有很多,从合理有效的日常策划到科学精细的重点策划,再到形式创新的精品策划,从题材的选定到版面的安排、镜头的运用、背景音乐的搭配,再到视频整体风格的定位等,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差异化。短视频新闻制作者可从生产方式入手,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最后,实现新闻品牌的差异化。品牌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也是自身辨识度的标志。短视频新闻生产者应当从理念维度、功能维度、体验维度、文化维度、社交维度等方面塑造自己独特的价值,提高自身内容和形式的附加值,以品立牌,促进短视频新闻整体的传播效果。

(三)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优化传播内容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社交化、智能化、数据化为主线的移动新媒体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短视频新闻与受众的互动更直接、更频繁、更热烈、更真实、更快速。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研判,可帮助短视频新闻实现传播优化。

首先,分析用户数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出现后,互联网上的每一个个体都能被精确地进行数字画像。分析用户数据可获知用户属性、偏好和影响力,指导短视频新闻从业人员修正传播策略,预测用户行为,在海量内容信息中发现用户关注点,从而进行新闻再生产,提升互动效率。

其次,构建内外关系。从内部关系方面讲,短视频新闻在内容生产、制作流程、制作技巧上应当保持协调统一;从外部关系方面讲,短视频新闻需在社会系统等外部环境中流转。短视频新闻从业人员应当有效构建新闻内部各环节之间的协调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提高短视频新闻投放环境的精准度,从而增强与受众的互动。

最后,把握互动时机。不同的新闻事件有不同的属性,有的需要立刻发声、针锋相对,有的需要释放舆论、渐进引导,有的需要整体谋划、伺机而动②。不同的受众,观看短视频新闻的时段、时长、类型有显著差异。短视频新闻制作生产者应当秉承“内容为王”的原则,做可持续发展的新闻,不断产出优质的短视频新闻③,根据不同规律优化传播内容,把握互动时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短视频新闻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较强的时效性以及整体风格简洁的特征,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出现受众黏度不强、优质内容较少、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为充分发挥短视频在新闻传播方面的独特作用与价值,短视频新闻从业人员应当发挥传媒优势,找准传播定位,实现差异化传播,同时加强舆论引导,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优化传播内容,不断创新短视频新闻的传播路径,提高整体质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短视频新闻传播的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任笑晨.浅析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以成都电视台记者蒋林为例[J].今传媒(学术版),2014(05):120-121.

②倪万.全媒体时代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的十项要求[J].人民论坛,2020(29):109-111.

③农青静.主流媒体发展短视频新闻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视听,2020(10):146-147.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现状、效果和趋势分析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主要内容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