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2-10郑克家

中国民商 2022年12期
关键词:奖惩成本管理

郑克家

杭州大中泊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本管理是一个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在事前、事中、事后等三个阶段,通过计划、组织、协调进行成本控制的管理活动,可以说它贯穿了整个企业运营生产中资源消耗的始终。因此,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并不能从单一角度去控制,需要从全局的思想分析,统筹兼顾,在各阶段成本控制中综合权衡与考量,最终在达到一定进度、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更小的资源消耗,从而扩大企业内部的利润空间。这种影响与制造企业适用更加明显,在制造企业的内部成本结构中,资源配置的可操作性更大,从原材料的资源消耗到配置相应的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源需要达到均衡,减少人力或者材料浪费,结合制造企业自身应用的顶层设计与科学技术水平,这全过程生产运营中都可以渗透成本管理的思想,无形之中更促进了制造企业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一、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

成本管理是一个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在事前、事中、事后等三个阶段,通过计划、组织、协调进行成本控制的管理活动,可以说它贯穿了整个企业运营生产中资源消耗的始终。因此,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并不能从单一角度去控制,需要从全局的思想分析,统筹兼顾,在各阶段成本控制中综合权衡与考量,最终在达到一定进度、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更小的资源消耗,从而扩大企业内部的利润空间。这全过程生产运营中都可以渗透成本管理的思想,无形之中更促进了制造企业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从引言提及的三个阶段来看,事前阶段的管理一般是指在企业进行经营业务活动之前进行的成本预测,并根据目标制定计划并决定。在此阶段,成本的概念在其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目标与计划的制定都需要以企业成本预算为前提,在优化决策时,这会倒逼计划更加理性、科学。事中阶段的成本管理是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在制造企业中,企业运管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在制造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重视成本控制也就对企业的相应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相应能力进行优化提升。事后阶段的成本管理,对发生的资源耗费进行精益的成本核算、分析并对各项成本指标层层分解以便考核与激励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在此阶段,成本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是发挥“纠错”的作用,通过对成本利用的优化,在之后的企业运营中提升自身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企业自身的运营水平,在企业全面、清醒认知自身的同时,在制造生产中更加专业。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可以让企业的竞争优势更明显

自上世纪七十年后期,国家进行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制造企业的市场环境开始活跃起来,制造企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制造行业的技术水平也获得了空前的提升,在本世纪之初,进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市场发展范围更加广泛,在市场环境变化中不仅给我们带来机遇,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国际形势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在各企业的角逐之中,想要在竞争中保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在生产运营中做好成本控制,尤其是时下市场,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工价格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如若没有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生产的产品定价就会显得极为尴尬,定价若高虽然看似保证了企业内部生产利润率,市场的同质化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自身产品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企业生产规模必然受到影响,定价若低则企业内部利润被压缩,企业发展生存也会遇到障碍。无论怎样,定价不是可以解决问题的重点,关键还是要做好成本控制,否则企业利润都会被市场渐渐蚕食,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力,最终极有可能被市场淘汰。而反过来看,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一样的,自身企业面临的困难,其他同行业企业也在面对,如果可以通过成本控制在保证成本质量的情况下将内部成本压缩,将其转化为企业利润,则可以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无论是利用产生的利润进行扩大规模,加强营销占据更广阔的市场还是用于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品质,为后续产品铺路都会大大提升企业在行业之中的竞争优势。因此,与制造企业而言,制定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可以真正贯彻落实,控制好内部生产运营成本都是企业在面临经济环境挑战时必要的管理措施,需要以成本控制建立盈利优势,让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三)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

随着制造业市场国际化程度加深,制造行业的企业发展与国际竞争环境、市场环境的联系也愈发密切。这要求制造企业管理者的眼界不能再封闭,需要在提升竞争力的方面,放眼全球,借鉴外部优势,推出自己的产品。而成本管理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在这国际化变局更应该发挥自身作用,帮助企业真正走向国际化。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制造企业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水平,结合企业自身的客观环境,分析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路径。另一方面,可以在国际化进程,了解国外市场需要,学习科学技术,补齐企业制造短板,这需要一个学习适应过程,而企业的管理人员则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所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

对于很多制造企业而言,成本控制管理理念仅仅是企业管理层与内部财务部门在落实,在进行工作往往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这种情况反映在公司管理中,在管理制度方面也就存在缺陷,成本管理意识的偏见自然会在制定管理制度与规范方面有所体现。在这种成本管理制度中,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完全压在财务人员身上,与其他部门人员没有联系起来,即使在相应制度中提及要配合,也没有相应制度进行规范。这也就导致了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进行配合时,经常遇到协调不畅的情况。在管理制度中没有体现出其他部门与成本管理的连接规范,也造成了其他部门的成本管理制度意识不强。这加大了制造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二)成本核算与控制不够精细

成本控制管理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控制,不是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下苦功就可以落实到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中内容精细化。如果相关数据获取粗泛,很难保证所得数据与信息的准确。在企业公布预算结果后,往往不能在预算范围内按计划完成生产经营,经常会出现预算超支的情况。很多制造企业现阶段在进行成本控制时没有完善的预算控制机制、预算财务体系,也没有便利有效的数据储存中心,企业人员在进行相应工作时没有足够的成本控制意识,单单从自己的工作领域开展工作,预算超支也就不足为奇了。除此之外,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相应的分析与控制是依据预定预算核算当月成本,而在纳税年度结束后则是运用计数法核算年度成本。在此环节,如果没有可以有效针对不同产品实际成本的核算方法,收集的产品数据参考价值也就极为有限了。根据会计产品成本的相关比例和实际成本,会导致成本核算有误差,企业在接受订单时可能会做出错误决策。

(三)成本绩效管理相关的奖惩措施不够完善

成本控制与制造企业的利润息息相关。为此,不少公司设置了成本绩效让内部员工可以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制造生产效率。这种成本绩效可以看作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奖惩机制,同时这种奖惩机制也并不完善。一方面,企业内部往往没有成立相应机制进行独立的成本责任评估,检查部门也没有规范统一的标准加以执行,这导致了员工的积极程度不高,成本评审也只是流于表面。另一方面,目标成本自身也不是部门联合评估的成果,相应部门仅负责提供成本核算数据,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成本评价的价值评估形式单一,没有考虑非财务指标方面的绩效评价。第三方面,有关奖惩的评估目标往往是由独立部门单独制定,其考评目标往往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不一致,导致了其在进行奖惩评估与措施落实中存在困难。种种原因都导致了制造企业内部实施奖惩措施的考评机制很难有效落实,也说明了制造企业的奖惩措施不够完善。

三、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

针对前文提及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针对性地落实与优化,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水平。首先,需要将制造企业内部对于成本管理的错误意识进行偏正,为达成成本控制的目标,将具体工作在实际执行各环节顺利贯通。制造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企业发展方向,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纳入到企业自身体系之中,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对企业成本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优化。将企业成本控制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之中明白成本控制不应该只是财务部门一家的责任,在财务部门有相应需求时,进行配合,方便后续统筹整理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多部门之间深度协调合作。其次,可以结合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步完善成本制度的管理。运用ERP企业管理系统配合相应技术软件,打通各部门之间消息闭塞,目标任务不统一的壁垒。ERP 系统可以通过相应信息技术进行规范,并集成、控制,通过科学计算优化企业自身的内外流程,这可为企业之间各部门打开沟通渠道,交流信息,让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落实更加顺畅。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系统内部的采购、仓储、研发、生产、销售、财务模块十分适合企业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顺畅、及时、精准,可以大大解决制造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能力。企业可以针对这种先进管理体系的应用结合其应用特性,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让企业在后续执行实施的时候阻碍更小,工作人员更加快速地适应转变。

(二)细化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

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由于注重工作的细节,收集到准确的有效数据作为后续分析研究支撑,让关于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影响制造企业高层决策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相关工作举措往往成为一种低效工作、无效工作甚至错误工作。所以,必须控制好相应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这时候,运用ERP 系统辅助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就显得更加必要,可以大大提高收集数据、信息等相关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同时在成本控制管理中改变成本核算方法,推进后续工作高效推进。另外,制造企业需要重视预算工作,在预算核算前,准确掌握各种信息和数据,以确保各种数据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企业制造生产过程中,企业务必严格按照预算会计结果和计划实施,避免在制造生产过程中超出预算。除此之外,近年来,很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很多制造企业造成了经营困难,对他们而言,成本控制能力已经关系到自身的存亡。实际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基于强大的管理能力与先进的技术水平可以承受材料上涨的压力,可以维持原价出售商品,直接将压力转向一些中小企业。这也是中小企业反思自身,去外界寻根探秘,进而发现自身与强势企业的产品设计优化差距。这是某公司的真实案例,也足以证明企业运营中设计优化等先进技术对于成本控制的影响,优劣之间的差距也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证明了企业成本控制中精细化管理于管理本身之重要。

(三)完善制造企业成本绩效管理相关的奖惩措施

现阶段,很多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成本管理理念与成本管理方法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企业开始实行奖惩机制帮助自身优化成本控制管理的实际效果。他们往往通过成本评价方法达成节约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目标。在制造企业制定奖惩措施时,奖惩的依据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着相应工作实施取得的实际效果。这种依据一般都以相应的考评形式呈现,企业在制定成本考评方法是需要同时注重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不可以忽视非财务目标对于成本控制的意义。财务指标应可量化和运行,非财务指标纳入评价体系,这两个指标需要由企业的管理层和部门相关主管评价,指标应适应企业的战略目标,并由责任部门和岗位实施。财务指标需要第三方审计和监督,以确保指标评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确定好科学的成本考评机制后,合理的奖惩措施制定是保证其行之有效的重要一步。在其中,给予有效的成本降低计划与在实际工作中为企业成本控制做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匹配相应的奖励,重视“榜样”作用,树立成本控制优秀人员模范。与之相对的,对于在工作中造成成本浪费及埋下成本控制隐患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科学、公正、合理的奖惩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制造企业完成成本控制工作,也反映了企业运用的公平性与竞争力,还可以强化企业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所以,制造企业完善自身成本控制管理奖惩措施在调动内部工作人员参与成本控制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成本控制管理的实际效果。

四、总结

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为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之中,制造企业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加强自身的成本控制管理能力,只有在与成本科学应用中突破自己,在世界制造行业的浪潮中与时俱进,才会在发展上得以提升。现下,很多的中小制造企业自身发展遇到了瓶颈,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资本运转也出现了困难,如若不及时提升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而反之,一些实力较强的制造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水平更强,管理也更科学,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大大缩减了生产中不必要的成本,在疏通资本流动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内部的利润空间,方便企业将成本投入到优化管理水平、提升技术水平方面去,促进企业发展正向循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有强大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奖惩成本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