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2-10杨洁

中国民商 2022年12期
关键词:部门成本材料

杨洁

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建设都必须建立在对建筑材料的合理运用上,建筑工程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几方面。建筑成本控制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建筑材料成本约占工程总成本的70%,在建筑工程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在整个建筑施工成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份额就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实力重视工程成本的控制,首先要对工程成本进行分析,降低工程成本。

一、建筑材料采购成本分析的重要性

物资采购部门是减少材料采购成本的关键部门,既要供应及时,同时也要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物资招采部门需要根据项目制定的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大宗物资等材料根据各个工程项目使用量可实行集中采购,选择综合实力雄厚、诚信可靠、履约能力好的供应商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具有价格低廉且质量较好的材料。

(一)材料采购成本分析对企业对经营业绩有重要作用

材料采购成本约占工程总成本的70%。以往采购只重视价格,完全以价格为主,忽略材料质量及数量的控制,易导致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产生退换等问题,不仅耗费时间、运费及延误工期误工费等费用的增加。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都不能使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材料采购中控制成本可采用成本分析的方法,对材料采购成本进行分析控制,分析其预算管理、计划环节、招采环节、材料验收环节、领用材料环节以及提高周转材料的周转使用率等环节的材料成本控制并对其加以分析,分析其采购成本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控制并制定相应的方法和对策,从而使建筑企业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盈利水平。通过对材料采购成本分析使企业对成本控制思路更加清晰,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材料采购成本分析是建筑施工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必要手段

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利润。企业盈利水平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企业亏损影响企业的生存可持续发展。而在工程施工中,一方面增加施工收入,另一方面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施工收入与采购成本比较而言施工收入更加不容易取得。材料成本在工程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提高利润率,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比增加施工收入更有优势。

二、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完善

建筑企业预算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施工项目开工之前对工程做的计划,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签订施工合同、招投标管理、工程款收取、资金支付等。工程预算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盈利水平。工程预算管理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方面的成本支出,预算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程预算数据不准确,预算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项目成本的准确性。二是中标预算清单内容列示不全面。出现漏项等情况致使在进行收入支出对比分析时个别材料无依据无参照性。三是预算人员与相关部门人员缺乏沟通。在具体施工中由于临时洽商变更等因素,技术、生产、预算等部门缺乏沟通,存在施工现场已完工但是洽商还未签订的情况,导致后期跟建设方索要洽商变更等费用比较困难。四是预算人员考虑问题不全面。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预算管理未考虑到某些社会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等情形,会导致实际支出超出工程预算。此外,预算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影响预算数据的准确性。

(二)材料采购计划内容不完整且存在滞后性

一是施工项目生产部门人员业务水平低、缺乏经验,提供的材料计划不及时,材料计划内容不完整、不全面,导致漏项事件频繁发生。二是无工程总计划和阶段性计划。往往是马上要某种材料了才会通知材料采购部门要提供材料,这就容易导致施工企业为紧急采购,而忽略材料价格及数量的控制,留给材料采购部门进行招采手续时间很紧,使得采购部门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又因无工程材料使用总计划数量导致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不能对比,采购数量不易控制,造成材料采购的使用浪费以及材料采购数量的超量,使工程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三)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多年轻化,缺乏经验,理论知识欠缺,业务水平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数据出错的现象给工程项目成本造成损失。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造成信息不对等及接收数据滞后性,影响材料采购的招采流程、合同签订、材料供应、材料结算等材料各个环节,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

(四)施工现场组织设计存在滞后性、设计不合理

一是有些施工项目在施工前期未及时做施工组织设计,材料存放区等未能及时规划。因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造成材料的堆积,有些材料长期堆放可能会出现过期等情况,影响材料的品质和工程质量。监理单位若因验收不合格让拆除重新返工,不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还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致使工期增加,增加人工费,若延期导致未能向甲方按期履约,甲方对施工企业造成处罚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又使工程总成本增加。二是因组织设计规划不合理,未能设计出合理的材料存放区,致使施工现场大量材料堆放,材料乱堆乱放影响后期工程部位施工耽误生产进度。后期还需要使用人工、叉车、货车等进行二次搬运,又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的成本费用。通过对建筑材料成本进行分析,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材料采购成本,以此制定相应的对策,降低材料成本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存在民扰事件等因素对成本造成影响

建筑企业中有些在施项目附近多是居民小区存在民扰问题。有些居民反映施工项目存在扬尘现象影响附近居民的空气质量,使雾炮机的投入增加,防尘网苫盖土方裸露部位使得防尘网的购买数量增加;施工现场货车轮胎泥土未清理干净使轮胎泥土带出到附近居民的道路影响正常通行,有些供货区域封控及货车司机送货困难使材料价格和运费上涨。

三、加强建筑工程材料成本分析的对策

(一)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一是根据预算数据进行收支对比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做好开工前预算、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及收支对比分析,进行与专业分包队伍的工程款结算,积极跟进与甲方的产值报量及竣工数据的结算。二是加强预算人员与甲方及项目技术、生产、材料等部门沟通。如遇到洽商变更及索赔事项积极跟甲方沟通上报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将此部分成本费用加以落实让甲方给予批复认可,确保收入不亏损。三是公司应当加大对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预算数据的准确性,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格局和站位,提高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基于项目成本的出发点,将工程项目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为项目经营收入创收及降低工程成本方面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为提高工程盈利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完善材料采购的成本管理制度

1.加强材料采购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材料招采流程。实行分权式管理,采购环节层层把控,采购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材料采购至少邀请3家或者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投标,招标工作一定要公开、公正、公平。坚持低价中标原则并结合供应商的生产规模、投资额、营运能力、履约能力以及实际去生产厂考察等方面综合考虑其是否中标。评审部门由项目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安全质量部门、财务部门、法务部门等部门从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得分高者中标。二是大宗物资采购可以选择长期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实行集中采购。由于公司各个项目之间可能都需要大量采购某几种材料,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由于各个项目总体需求量大,公司会跟大宗物资厂商商谈带量材料采购的价格优惠,选择此种方式可以实现规模效益降低大宗物资的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完善相互牵制制度。中标厂家为项目提供的材料要达到国家标准或者其他相关标准,进场材料质量由材料部门、生产部门、技术质量部门会同监理部门共同查验需要复试取样现场取样,材料合格后方可使用。四是严禁复试结果未出材料就使用在工程项目上。材料验收数量也由材料、生产、领用施工队伍共同签字确认,谨防数量短缺等情况,按照实际验收数量确认,如有毁损现象可按照比例进行扣除数量,严格把控材料验收这一关卡,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2.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公司要建立供应商合格供方名录。可以优先选择公司合格供方名录内长期合作的、信誉良好的供应商。每季度对供货中的供应商进行履约能力评价对其产品质量、供货能力、环境保护、配合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打分,选择得分高的供应商继续合作。对于配合度低、供货不及时、服务态度恶劣等厂商应暂停与其合作,踢出材料供方名录,不再使用。

3.采购材料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加强采购人员的责任心,禁止采购人员以权谋私损坏项目利益行为,提高材料采购人员的格局和政治站位。一是公司要实行奖励与处罚措施,实行有奖有罚:对材料成本控制有突出贡献对个人实行鼓励嘉奖使其继续保持;对于缺乏责任心损坏项目利益行为的人员要进行处罚,使其增长经验教训。二是公司应定期组织材料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学习新的材料管理理念和材料采购知识,积极学习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功能、验收管理方法及现场存放保管办法,使采购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增长经验提高业务能力,为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献计献策,降低材料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提高材料采购计划的及时性及准确性

一是公司要完善采购计划制度,制定上报计划所需要的时间,如规定月度计划、阶段性计划、部门计划、工程总计划等计划的上报时间。二是对员工进行建筑材料理论知识的培训,加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业务水平。三是增加处罚制度,若有关人员屡次上报计划数据不准确给工程项目造成损失,按损失程度对失责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三)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使用及存放管理

一是施工项目要设计材料存放区域和材料库房,根据材料性质将怕雨雪淋湿的材料放在材料库房里防止受潮淋湿影响材料质量和使用,库房外材料也应注意垫高、防锈蚀易燃材料用防火布苫盖放置灭火器。二是材料领用管理坚持谁领用谁负责,谁丢失、谁赔偿原则,材料验收数量时由材料、生产、施工队伍、技术等部门共同确认供货数量签字认可,加强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确保验收数量的准确性。三是加强周转材料的保管、使用等管理工作。周转材料与其他消耗性材料不同存在可以周转多次重复使用的性质,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周转材料的保管工作。木方、多层板等板方材类材料要分类码放,用防火苫布苫盖并放置灭火器谨防因木方、多层板等易燃材料起火而引发火灾。降低消防隐患。板方材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合理裁剪尺寸避免造成浪费,在使用过的旧板材中挑选符合重复再利用的板材在下个工程再继续加以利用,也可将暂时不用的旧板材调拨给其他项目部,一方面调拨收入可以抵减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旧板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四是加强钢管、扣件、铝膜等租赁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租赁工具使用数量较多、价值较高,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需要合理计划租赁数量,租赁数量超过使用数量堆积在施工现场造成租费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将拆下来的租赁工具及时清退减少租期减少租费,降低租赁成本,租赁工具拆下后要设置专门封闭存放区域找专人保管,避免丢失赔偿,租赁工具丢失赔偿是租赁工具成本的一部分,施工企业应加大力度加强管控将丢失赔偿费用降至最低,以此降低租赁工具的成本,降低施工企业总成本。

(四)针对民扰问题影响采取的措施

一是优化雾炮机的使用,施工企业根据施工进度制定方案可以使雾炮机分时段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施工。土方裸露的部位应选择加密型防尘网可以有效抑制尘土飞扬,避免扬尘问题造成居民投诉。二是施工现场设置车轮清洗机区域,将车轮泥土清理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现场。三是为防止突发事件给施工企业造成影响,施工企业可以制定采购计划,尽量选择在本地采购建筑材料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费成本,对短期内需要大量使用的材料可以提前购置进来,避免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材料短缺影响工程进度。

(五)增强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

一是公司应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材料成本问题,每位成员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采纳合理化建议并且实施下去,给每位成员灌输材料成本是全员的成本,企业盈利在另一方面又可提高员工薪资水平,将企业利益跟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提高员工节约成本的积极性,增强了成本节约意识。二是加强企业团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人文关怀,让企业成员感受到团队凝聚力和关怀,增强成员责任心及集体荣誉感,高格局、高站位、心寄企业、心寄成本。将企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美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达到降低材料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效果。材料成本不只是材料部门的成本,更是全员的成本,工程总成本控制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影响,材料采购控制的好,成本降低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是否盈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施工企业盈利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职工的待遇水平,所以材料成本与每个管理人员息息相关,材料成本是全员的成本,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站位立足于降低材料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面,使得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建筑行业中不断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部门成本材料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材料
7部门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