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斗是人的一种需要

2022-02-02叔本华

莫愁·小作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禀赋常人本性

亚里士多德说:“生命在于运动。”我们的肉体生活存在于不停的运动;内在精神生活也永远需要展开活动,或通过思想,或通过做事。这方面的证据就是:当没有思想的人无事可做的时候,就会马上敲击手指,或者敲打随便一件手头上的物件。换个别的说法吧:我们的生存根本上就是动荡不安的,因此,完全的静止不动很快就会令人难以忍受,因为它带来可怕的无聊。人这种活动的冲动应该得到调节从而获得合理的、更好的满足。因此,能够从事某种活动,制作某件东西,或者至少学习某一样东西,对于我们的幸福是绝对必要的。

一个人的能力需要发挥,并且,他渴望看到发挥能力以后的结果。在这一方面,制作或者完成某件东西,不管那是一只篮子抑或一本著作,都会带给我们极大的满足。看到手头上的工作不断有所进展,并最终得以完成,我们得到的是一种直接的快乐。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撰写一篇文章,甚至从事某种手工制作,都会给我们带来愉快。当然,我们的作品越高贵,我们感受的喜悦就越大。

那些禀赋优异,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创作意蕴丰富、和谐连贯的巨著的人,在这一方面真可称得上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在这种人的整个一生中,他们都怀有一种很高层次的兴趣,这种兴趣使他们的生活平添一种他人的生活所缺乏的风味。所以,相比之下,常人的生活顯得平淡寡味。对于上述禀赋优异的人来说,人生、世事,连带所有平凡的和物质的东西,都具有某种更高形式上的趣味,因为所有这些材料都蕴藏着他们创作的主题。只要个人生活的困境允许他们得以喘息,他们就会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到收集这些素材的工作中去。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重的智力:一重用于应付日常的关系,在这方面他们和常人无异;另一重则发挥在对事物的客观把握上面。因此种原因,他们过着双重的生活,既是袖手旁观的看客,又是置身舞台的演员。而一般的大众只是后者而已。但不管怎么样,每一个人都会根据自身的才能努力干出一点事情。

无所事事造成的不良效果可以从我们进行的长途旅行中看得出来,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常常会感到闷闷不乐。一旦百无聊赖,人就像脱离了自己的原始本性。为克服困难、阻碍而努力和奋斗是人的一种需要,这道理跟钻洞之于土拨鼠为必不可少是一样的。持久满意所引致的无所欠缺会带来停滞不动,这将会令人无法忍受。排除障碍和困难可以让人享受到充分的乐趣。这些障碍和困难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日常生活、职场上碰到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诸如在学问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这些困难、障碍进行较量并战胜它们,会使人得到快乐。

如果没有机会这样做,人们就会竭力依据自己的个性制造机会。他们或者去狩猎,或者玩球,又或者受到本性无意识的驱使去寻衅吵架,玩弄阴谋诡计,施展造假骗人的勾当,或做出其他种种不良行为。人之所以这样做,不过就是要结束那令人无法忍受的百无聊赖的状态。

无事可干的时候,难以保持平静。

——摘自《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著,哈尔滨出版社)

猜你喜欢

禀赋常人本性
老鼠和松鼠
从《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探讨禀赋与病机关系
存在与时间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羊质虎皮
“常人化”,领导生活新态
本性最美
康德论根本恶和心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