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心的舞台上高歌

2022-02-02刷刷

莫愁·小作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援疆护林员维吾尔族

刷刷: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委员,南京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妇联执委,江苏省优秀校外辅导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儿童小说《向日葵中队》《幸福列车》《八十一棵许愿树》等。作品曾荣获中国童书金奖、“桂冠”童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等,作品五次入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

1

2016年的春天,我认识了来自新疆喀什的张已,他是新疆脱贫公益项目的志愿者。

他和我说起新疆喀什市郊县的一片枣树林,希望我成为那片枣树林的护林员。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们的话题很单一,除了枣树林,还是枣树林。

张已的手机里存着许多枣树林的照片。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那片枣树林看起来古老却不萧条,特别是看到一群维吾尔族儿童在枣树林里踢球、捉迷藏的画面,我仿佛听到枣树林里孩子们的笑声,心底莫名其妙地对枣树林有了好感。

我想,那遥远的枣树林一定藏着动人的故事。

张已告诉我,成为护林员不仅能让那片枣树林避免濒临灭绝的窘境,最重要的是,能让那片枣树林的主人——维吾尔族村民过上更富足的生活,因为枣树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与几千公里之外的边陲小镇,与两千年前的丝绸之路必经的城市结下某种缘分,但命运就是这样神奇,它用一道看不见的丝线,将远方与南京、与我牵连在一起。

那年春天,我成了枣树林的护林员。

那年春天,南京一群热爱大自然、热情洋溢的少先队员也成了枣树林的小小护林员。

“八十一棵许愿树”公益活动就这样悄悄在南京各个学校拉开了序幕,而这场活动得以开展,仅仅因为善良。

参加活动的少先队员有一个简单的愿望:以公益认养的方式,保护新疆那片百年枣树林,也通过这场公益活动,结交新疆的维吾尔族小伙伴,通过助养枣树,让枣树主人及他们的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因为枣树林,我们和远方成了朋友。

远方常常给我们“写信”,有时是几百张照片,照片里是我们守护的枣树林,枣树们挂着心愿牌,每个心愿牌写着少先队员的名字和他们的心愿;有时是一条有趣的枣树林新闻,最古老的那棵枣树上多了一只鸟窝,喜鹊妈妈搭窝筑巢,开始孕育新生命;有时是惴惴不安和莫名的揪心,昨夜的大风将枣树刚结的青枣吹落了一地……

因为有了现代化的通信设备,远方不再是远方,也不仅仅是远方。

2

后来,我惊讶地发现,在南京,在江苏,在全国各地,有大量的人曾在新疆工作过,公务员、工程师、医生、老师、建筑工人等,虽然职业不同,工作过的区域也不同,可他们说起新疆时,眼中会流露出相同的深情和眷念,就像游子对故乡永远无法割舍的牵挂、惦记和爱。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各自的领域为新疆的建设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有位援疆工作者发现一名维吾尔族青年极具艺术天赋,他创作的油画作品不仅富有维吾尔族风情,也极具艺术性,所以这位援疆工作者想方设法为青年的油画寻找展览的机会,还支持他出版了个人油画创作画册。后来,又将他推荐到专业的美术院校进行系统学习与深造,令这位青年画家在艺术道路上飞奔起来,最后成为出色的画家。

“援疆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经历。”

当我聆听完这位援疆工作者的诉说后,他又饱含深情地说:“去新疆工作不仅锻炼人的意志,更净化人的心灵。这是没在新疆工作过的人无法体会到的。”

后来,“八十一棵许愿树”活动有了更多的内容。我们借暑假之际,请来了一百多个新疆孩子,让他们和南京的孩子开展夏令营活动,双方手拉手,一起走进古生物博物馆、游览红山动物园、结伴参观电视台……活动期间我认识了一个十一岁的维吾尔族女孩。她告诉我,这次来南京是她争取来的,因为学习出色,在校表现好,所以老师选了她。来南京让她有了人生的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走出自己生活的村落,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吃肯德基,第一次看到企鹅和大熊猫,第一次和汉族孩子亲密交流……她兴奋的双眸闪着光——那种对知识、对城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光。

虽然她现在还是一个小女孩,但走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历一定会影响到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看过更广大世界的孩子,心中的舞台会随之变大,而这注定她在心中描摹梦想时有了更多的色彩。

我至今还记得我们在夏令营结束时举办的那一场歌舞晚会。无论是新疆的维吾尔族孩子,还是南京的汉族孩子,还有现场的家长、领队老师、工作人员,大家载歌载舞,嬉闹追逐……畅快淋漓的欢笑让离别的愁绪变得很淡很淡。就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应该为这些孩子,为这个活动写一本书。

3

《八十一棵许愿树》的创作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为了写好这本小说,我又带着南京的孩子们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走访、参观了整整一个暑假。在维吾尔族的村落,我们又结交了许许多多的朋友。他们热情而朴实地诉说新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故事,从聪明的阿凡提到香喷喷的馕坑烤肉,从赛里木湖的日落到库车王府古老的地毯,从葡萄沟的晾房到巴音布鲁克的天鹅湖……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在美食、美景中沉醉、痴迷。

新疆是如此的广袤而生动,它像一幅画,一首诗,不,这些还不足以表达出它的美好,应该说它像一部厚厚的书,每个人读它都有不一样的感悟,却会生出相同的赞叹,对地貌资源的赞叹,对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智慧的赞叹。

这次新疆之行让我充满创作的动力,老人、孩子、男男女女的影子在书中穿插更迭,让我笔下的文字生动而充满感情,是的,那些真实流露的感情不仅属于援疆工作者,属于善良的人们,也属于我这个文字书写者。

《八十一棵许愿树》记录着人性中最纯粹的情感——善良,善良是不需要宣扬的,但是我们也常常在幸福的笑容中相信,善良让我们脆弱的心变得强大,让我们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变得温情和暖意浓浓。当我们将自己的名字,还有自己的祝福挂在枣树上时,跨越几千公里的友谊之桥,已经在汉族与维吾尔族儿童之间缔结下深厚的情意。

愿未来我们一起守护那片枣树林,一如《八十一棵许愿树》书中写的那样:“如果荒漠不能遍地开花,就让花儿开在我们的心上!”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猜你喜欢

援疆护林员维吾尔族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江西继续为2.3万余名生态护林员购买意外保险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光影视界
援疆的夜晚
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