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与创新培养

2022-01-24林晓航

人才资源开发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通关职业院校

□季 明 林晓航

人才培养路径是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的落脚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新时代职业教育应紧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报关专业人才培养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所作为,进行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路径选择。伴随着新时代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报关行业秒入智能通关时代,遵循职业能力引领培养路径的变革理念,基于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五大核心能力的追踪萃取,可创新性地构建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的“四维一体”式培养路径,从而为报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实践提供明晰导航。

一、时代变革:报关专业人才培养走进智能通关时代

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与改革蓝图,要求职业教育紧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成为新时代服务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举措。报关专业人才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新时代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报关行业秒入智能通关时代,引发的报关环境与报关模式革新,给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触动和挑战。智能通关时代需要什么素质的报关专业人才以及如何培养能够在智能通关时代依然游刃有余的高水平报关专业人才,新时代对报关教育者们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赋予了新使命。遵循职业能力引领培养路径的变革理念,基于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五大核心能力的萃取分析,可创新性地构建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的“四维一体”式培养路径,有助于为报关专业人才的改革与发展实践提供明晰导航。

二、时代诉求: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的五大核心职业能力

各类职业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伴随着时代的交叠更替应时而变。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五大核心职业能力。

1.通关平台的设计与应用能力。进入智能通关时代,报关工作的最大变化之一是工作平台的变革。为了实现整个通关产业链上下游所有服务商的无缝对接,报关、报检、物流、货代、贸易、仓储及海关申报等所有进出口贸易环节和手续将被镶嵌在一个智能通关平台上协同有序作业。据此,通过报关工作平台可将智能通关时代的报关专业人才分为两类:一是高端的智能通关平台设计者,他们不仅能从外贸知识层面上驾驭整个进出口通关流程,而且能从通关实践层面通晓所有进出口通关操作,关键还能从平台技术层面上进行通关流程和通关操作的平台建设;二是熟稔的智能通关平台应用者,他们不仅要具备快速的智能通关平台学习能力,而且要具备熟练智能通关平台操作能力。

2.报关系统的开发与升级能力。报关同报检、物流、货代、贸易、仓储等环节一样只是智能通关平台上的一个工作环节,每个工作环节都会有相应的系统提供支持。如果说智能通关平台是报关工作的宏观通关系统,那么报关系统则是报关工作的微观通关系统。现实中,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报关服务,满足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仓储成本、缩短交货周期、合理减少关税税费、减少海关不良印象、提高报关准确率、简化繁琐手续等多元需求,因而基于报关系统可将报关专业人才分为两类:一是具备报关专业和系统开发等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根据客户的多元服务需求开发出与之相匹配的报关系统;二是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匠心型人才,能够及时追踪报关行业的系列变化和客户的动态需求完成报关系统的升级,实现精准服务。

3.报关危机的应对与决策能力。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指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构成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进入智能通关时代,报关危机一旦发生,其危害的辐射力、传播力将如“大火借了东风一样”迅猛蔓延,若不能及时控制,其破坏力将通过智能通关平台秒渗到所有相关企业。据此,从报关危机视角出发,报关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报关危机的应对与决策能力,当报关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或危机事件时,能够根据自身的报关能力敏锐地发现问题、借助自身的报关经验采取恰当措施控制问题,与此同时能够迅速地、全面地通过智能通关平台了解全面信息,反复对危机事件或问题进行推敲,深度挖掘问题源头,“快、准、狠”瞄准危机症结进行方案决策以高效化解危机。

4.报关方案的策划与咨询能力。迈入智能通关时代,常见的报关流程均被公式化地嵌入智能通关平台和智能报关系统软件中,报关的准确度和通关速度都是在预设的标准范围内被相对精准地实现。但实际工作过程中,不同客户报关需求经常变幻莫测,在处理差异化的报关个案时,“流水式”的智能通关平台瞬间降级为辅助性工具,此时,一个报关服务企业要想在报关市场独占鳌头树立良好口碑,必须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即拥有个性化报关方案的服务能力,因而具有报关整体方案策划与咨询能力的报关专业人才倍显价值。他们能够基于客户的特殊化需求,针对特殊化的报关事件,运用扎实的报关专业理论和丰富的报关实战经验,有的放矢地系统地进行报关方案DIY策划,并能深入浅出为客户进行专业性的咨询服务,有效地化解报关行业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5.报关操作的精通与精湛能力。智能通关时代诸多传统手工报关操作均被计算机或机器人所取代,但这些都是由报关专业人才的智能转化而来,所以无论是计算机还是软件系统均无法彻底超越人的智慧与能力,所以,报关人才的实际操作水平越高,由其开发设计出的报关平台或软件智能水平就越高、越先进。可见,智能通关时代并非对报关专业人才操作能力的“无要求”,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报关操作的精通与精湛能力。只有不断追求报关操作流程的精通,才有能力“一览众山小”俯视式地设计出更加完善的智能通关平台和报关系统软件,秒速处理平台和系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只有不断追求报关操作技能的精湛,才有能力“化干戈为玉帛”破解超越智能化通关平台和报关系统软件能力的“报关难题”,秒速弥补平台和系统的漏洞或缺憾。

三、时代回应: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四维一体”式创新培养路径

根据“因果关系科学”,如果明确了想要得到的“果”,就必须找到获得“果”的“因”。若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的五大核心职业能力是“果”,则报关人才创新培养路径是“因”。没有什么魔法可言,要想培养具有五大核心职业能力的报关专业人才,需要从主体、标准、平台和过程四个维度构建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 “四维一体”式的创新培养路径,依次解决谁来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培养、如何培养四个关键问题。

1.“校行企”联手构建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实现协同式育人。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由谁来培养的问题。鉴于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五力”人才培养是一项高端、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集合职业院校、报关行业(包括行业组织、行业协会、行业团体)和报关相关企业的智慧和资源,联手构建“校行企”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多元参与协同完成。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不仅仅是工作共同体更是利益共同体,它们利用互补优势将以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五力”人才培养为共同目标,在报关专业建设、报关课程改革、报关师资培养、报关教材开发、报关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深度协作,自觉形成报关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合力,协力培养出三方共同期待的专业报关人才。因此,智能通关时代开设了报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应摒弃“单打独斗”、“固封自守”的思维模式,主动出击提前布局,“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创设校内条件(包括制度、政策、投入等要素)组建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实现协同式育人。

2.“校行企”共同制定新时代报关人才标准体系,实现精准式育人。人才培养其次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如果职业院校的报关人才培养标准与智能通关时代报关专业人才“五力”要求不对接,那么报关人才培养的结果将偏离智能通关时代的行业轨道。诚然,智能通关时代呼唤 “五力”报关专业人才,但只有将“五力”要求内化到报关专业人才标准体系中才能规范有序、精准地培养时代所期的人才。为此,报关专业人才培养“校行企”共同体应共同制定新时代报关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包括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将新时代报关专业人才的“五力”职业能力精准地细化为具体的培养指标。为此,智能通关时代开设了报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动态追踪智能通关时代的报关专业人才能力需求与变化,建立“校行企”报关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委员会,应与时俱进地更新、重建或调整报关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精准育人。

3.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造报关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同频式育人。人才培养还要解决用什么培养的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所有社会行为的永恒追求。区块链作为一种区域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技术,具有无中心或多中心、数据不可篡改、数据安全、无障碍访问等优势特征。因此,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报关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至少可以破解报关教育资源的两大难题:一是解决报关教育资源的紧缺或分配不均局面,当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各成员(包括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进入区块链并以一个节点存在分享报关资源时,所有节点成员在同一时间点就拥有了均等的链上资源共享权力,如此可瞬间扩容报关教育资源,二是解决报关教育资源的闲置或浪费现象,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各成员可通过区块链释放各自拥有的闲置报关教育资源(包括实习岗位、实训场地、实训软件、真实案例等)时,所有区块链上的报关教育资源需求者可瞬间匹配共享到这些闲置资源,不仅大幅度减少了报关教育成本,而且极大地提升了闲置资源的教育价值。因而,智能通关时代各区域、各层级的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应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造报关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充分整合报关全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报关教育资源,真正实现报关教育与报关产业的同频式发展。

4.嵌入报关职业水平证书于报关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融通式育人。人才培养更要解决如何培养的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重点提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随后,中国报关协会迅速出台了《关于开展2019年进出口商品归类专业能力水平评价的通告》和《中国报关协会关务水平评价办法(试行)》两份文件,全国报关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关务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行业试点实施细则”的通告,共同领航报关职业水平证书考试工作。因而,各职业院校报关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及时将报关职业水平各种证书考试内容嵌入报关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课证融通、双证融通”,一要保证课程教学满足学生考证需要,即学生学完相应的课程即可顺利参加相关证书考试,二要保证学生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还拥有一个或多个报关职业水平证书,如初级关务水平证书(初级)、归类服务水平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等。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通关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通关英雄榜
一碗面的通关密码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通关游戏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