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域下“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优势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1-12-30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贫困地区

赵 鑫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早在1992年7月,“扶贫”一词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里,全书聚焦治理贫困、早日致富的主题,内涵丰富,发人深省,“弱鸟先飞”“摆脱‘意识贫困’”的思想也为今后的脱贫攻坚奠定了深远的意义。1993年12月,文化扶贫委员会成立,更是强调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1994年,国务院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接下来7年(1994年-2000年)扶贫工作的纲领和政策方针,扶贫方式实现从救济式向开发式的转变。这一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贫困现象仍然存在。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纵深挺进,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文化精准扶贫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话题[1]。从2014年起,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信息的重要传承者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顺应时代“精准扶贫”精神,围绕“精准扶贫”目标,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这一场持久性战役中。而“双一流”建设格局下的高校图书馆,利用其独特的自身优势,有能力担起文化扶贫的重任,为促进扶贫目标的圆满完成补充力量[2]。同时,“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文化扶贫的行动既向社会展示了高校图书馆关心贫困群众的人文情怀,提升其社会价值,又以此鼓励了更多高校加入文化扶贫的队伍中来。

笔者首选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截至2019年9月8日的数据,以“图书馆文化扶贫”为主题进行检索,搜索到134篇文献;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在结果中二次检索,结果为74篇;以“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为主题进行检索,搜索到24篇文献;继续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在结果中检索,结果为8篇;拓展到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为主题进行检索,搜索到1篇文献。纵观图书馆文化扶贫的有关科研成果,笔者认为,学界对文化扶贫的关注热度呈递增趋势,但从整体上来讲,学者的研究侧重点不一,较为泛化,研究进程缓慢[3]。因此,笔者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主体,采用网络调查和文献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分析其开展文化扶贫的优劣势,并进一步提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文化扶贫工作提供建设性的理论参考。

1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优势

1.1 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交流中心,其馆藏资源(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着独特优势,“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更是甚者。从资源数量上来讲,“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拥有宏大丰富、学科齐全、珍品荟萃的馆藏体系。笔者访问“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发现,到2017年底,北京大学总、分馆纸质藏书近800余万册,有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截至2018年底,清华大学图书馆(含专业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的实体馆藏总量约525.5万册(件);截至2018年底,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59.9万册(含纸本图书和期刊合订本),当年购置纸质中文图书93 042册,外文图书13 581册,中文报刊1 743种,外文报刊580种,新增数据库30个。

从资源质量上讲,馆藏文献具有多学科、多层次、多语种的特点,其中包括贫困地区需求的信息资源,比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果木培育技术、物流等。根据图工委公布的数据,“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配置经费不断在扩充,经费的投入加快了资源更新速度,而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资源整合、开发、筛选的经验,在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图书馆资源整理的过程中可将部分资源有针对性地输送给文化扶贫对象,给贫困地区营造浓厚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氛围,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认知[4]。

1.2 管理规范

围绕“双一流”的目标要求,高校图书馆必定在发展策略上做出相应调整,采取拓展共享服务、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完善决策支持功能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核心竞争力,助力校园文化建设[5]。从教化民众、启迪智力的角度考虑,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扮演指导者的重要身份。因此说,“双一流”建设进一步增加了破除思想壁垒、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传授知识的软实力,反过来,文化扶贫的逐步推进能突出图书馆优势,但同时暴露出薄弱环节,能够不断促进图书馆深化改革,调整业务,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进而推动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通过走访群众、系统调查等方式确定帮扶对象,“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利用科学的管理经验,充分调动馆内文献资源、数字资源、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制定因地制宜的扶贫方案,成立扶贫专项小组,建立反馈机制,严格监管体系等将“精准扶贫”落实于文化扶贫的每一个流程,真正实现“扶真贫”。

1.3 政策支持

文化扶贫的实施主体多为政府单位、文化馆、图书馆,也可以是社会公益组织,主体属性呈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在文化扶贫的实施过程中所发挥的职能和承担的责任也大不相同。要想实现被帮扶对象在物质和精神领域真正享受到文化繁荣发展带来的实质性成果,规避形式主义的帮扶行为,各个扶贫实施主体必须协作一致,在“共享·共赢”理念的指引下,建立起有效的协同机制,从而促进文化扶贫工作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协同运作,为贫困地区贫困人民提供更多样化的文化服务[6]。由此可见,“共享·共赢”既是文化扶贫实施主体的精神动力,又为文化扶贫提供了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思路。

2016年12月29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这不仅强化了总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中枢作用,还通过分馆将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到基层去,为图书馆文化扶贫创造了优良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也为图书馆文化扶贫取得成效打下了基础。

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实现路径

要想精准扶贫,就必须充分考虑地区特点,结合文化扶贫原则,内因和外因互相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扶贫的最佳效果。

2.1 发展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

很多贫困地区在经济上虽然相对落后,但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却尤为丰富,很具有开发价值。依托先决的自然优势,“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开发、整合和利用方面的优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并产生经济效益。具体地讲,“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鼓励师生申报贫困地区特色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科研项目的方式,为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文献方面的支持,加上“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社会上的文化影响力度和风向标作用,投资者或文化研究者纷纷向贫困地区投来关注,贫困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加快推进区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经济的有力发展也将为文化脱贫、精神脱贫提供良好的机会[7]。再者说,很多科学研究所每年有许多研究成果,但是缺乏后期的试验和推广,那么图书馆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利用图书馆的知识技能,把研究所、企业、图书馆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把更多先进的理论研究应用到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实践中。

2.2 协同各方力量,构建文化扶贫的联动同盟

单靠图书馆难以实现文化扶贫工作全面覆盖,必须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构建层级分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县级图书馆到乡镇图书馆再到农村图书馆,上级指导下级的工作,每一级都有明确的任务,农村图书馆直接服务于农村群体。“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贫困地区提供人员培训、创新服务和制度建立等方式的帮扶,指导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作,促进文化扶贫整体影响力的提升[8]。

在文化扶贫的过程中,“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认识到多方联动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有必要兼顾到不同责任主体存在的能动性差异。“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要尽量调动各个责任的积极性,强化各组织间的协同组织,在信息技术的联动支持下,向脱贫对象传播先进的文化,使信息技术的价值在文化脱贫工作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3 优化扶贫内容,以达到提高扶贫效能的目的

提供多元化的优质的信息资源是“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重要前提,针对目前我国图书馆行业在文化扶贫实践过程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譬如,开展的活动缺乏创新性,针对不同扶贫对象的扶贫内容过于趋同等。笔者认为,不断探索创新性的扶贫活动形式,补充扶贫内容,是眼下提高扶贫效能的第一要义。

①加强数字化服务,利用移动终端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开发App等方式传递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笔者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福建省多个扶贫点已经享受到图书馆开通的“文化一点通”智能服务终端所带来的红利,偏远地区的民众不再为获取电子资源困难而发愁。②保证扶贫的持续性。拒绝流于形式的扶贫活动,“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基本职责,在文化扶贫事业中不仅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更要推动扶贫工作成为常态化,与多方力量持续对接,保证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