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商业实战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30宋继华左琳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经管类双创商业

金 鑫,宋继华,孙 丹,郑 权,左琳琳

(佳木斯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我国社会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创新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实现国家富强和百姓富裕的正确之道。全民参与创新创业对于国家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是广大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所在。高校经管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培养经管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对于不断磨炼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当前,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培养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适应未来实际需要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还远远不够。研究高校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通过以具体商业实际活动为范本,进行商业实战来发现经管类学生自身各方面能力的不足,进而为未来投入到实际创新创业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和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1 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业能力为核心,努力打造具备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双创人才,以适合未来创新创业需求的教育形式,即双创教育[1]。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历史性,不同的历史节点,创新创业教育的表现形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结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创新创业教育相比其他内容的教育活动有着更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不能仅仅传授理论上的创新创业知识,而应该重点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努力磨炼创新创业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2 高校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高校纷纷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由于经管类专业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重点培养对象,很多高校均以经管类专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先试点。经管类双创教育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双创教育模式不丰富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开展的双创教育主要是以就业指导部门或创新创业学院来主导,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缺少本学科教师的参与,经管类学科专业更多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了双创教育。而相关的双创课程是以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形式呈现,学生双创教育的普及程度不足。在双创实践方面,主要以举办创业大赛和商业大赛为主,甚至仅于商业计划书作为评比依据,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2]。

2.2 双创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国内高校双创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课程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等问题。高校为了迎合国家和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只是开设了双创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包括创业基础、企业创办、投融资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创业课程与本学科很多专业课程出现了内容重复的问题。课程教材的选用上也是照搬其他高校,并没有针对本校经管类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用或编写教材。高校经管类课程设置中往往仅在毕业年级开设双创课程,学生接触双创课程较晚,在学校的实践机会较少[3]。而对于从低年级就开设双创课程的高校来说,不同年级学生所接受的双创课程缺乏层次性,在课程设置时的梯度设计不够合理。

2.3 双创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双创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已经开展了多年,但专业的双创师资培养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高校的双创师资主要还是半路出家。一些学校的双创课程是由辅导员、就业处教师或各专业教师来兼职。这些双创教师自身甚至都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过双创内容,双创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2.4 双创教育评估机制不健全

高校双创教育评估机制还是沿用以往对专业教师或学生的评估方式。对于学生的双创教育评价以课程成绩为主,或仅以企业是否实际创办或创新成果取得为标准,而忽视了对学生在双创教育中能力提升的评估。对教师评估更多以课程学时、课题、项目立项数量为依据。

3 商业实战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商业实战实际上本质是一种商业模拟形式。为了使商业实战的参与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真实商业活动过程,通过模拟实际商业活动的全过程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商业实战参与者对真实商业活动会有更好地体会和感受,获得传统商业理论知识培养所不可比拟的实践经验。商业实战培养模式有利于发现参与者商业能力不足,从而提升其在未来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商业嗅觉、商业头脑和商业活动领导、组织、执行、应变能力等[4]。商业实战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就是以具体的商业实战为主题,通过经管类学生参与商业实战来不断激发其双创新意识和精神,发现自身在商业实战中的不足,通过双创理论知识和商业实战不断相互融合来最终提升经管类学生的双创能力。

商业实战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实践包括双创理论知识的学习——商业实战情境和方案的设计——商业实战方案的具体组织和开展——商业实战活动的评价与总结出4个阶段。

3.1 双创理论知识的学习

根据各高校自身情况,开设相应的双创理论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和丰富的双创理论知识。同时,根据经管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在相应专业课程中引入商业运营活动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多学习商业活动运营所需的内容。将所有的学生分成多个商业实战小组,各小组成员间通过以座谈会或研讨会的形式,对所学习的双创理论知识和经管类商业运营知识进行讨论和经验分享,并对小组内成员在理论知识缺失的部分及时进行自我补充学习。也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在学习通识性知识基础外,每个人对自己感兴趣或强项的知识领域进行更加深入学习,成为相应领域的强手,这也有利于小组成员未来商业实战中的任务分配。

3.2 商业实战情境和方案的设计

研究和设计商业实战情境和方案,需要结合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创新创业知识层次和经管类专业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开展多渠道的调研,包括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商业实战大赛的优秀方案及优秀电视台商业栏目的素材。分析所搜集的各种资料和素材,有针对性进行设计,从而形成适合高校经管类学生开展的商业实战情境和方案。既可以将成熟的商业实战情境和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也可以根据调研进行独立自主设计,以适合本校经管类相应年级学生参与。

3.3 商业实战方案的具体组织和开展

3.3.1 组建商业实战小组,选择和确定小组成员。关于小组成员的选择和确定,可以由学生毛遂自荐,也可以由教师指定,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尽可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和感受商业实战双创活动。商业实战小组成员尽可能是做到成员间关系融洽且容易实现沟通,每个成员的都有各自的独特优势,以使整个小组能够应对具体的实业实战情境和具体的商业任务。小组的领导可以自荐也可以由小组成员互选后确定,为了锻炼成员的领导能力,小组的领导可以每次商业实战任务后进行轮换。

3.3.2 明确商业实战活动目标和规则。开展每次商业实战活动前均要向各小组成员明确本次商业实战活动的考核目标和规则。目标和规则的设定一定要尽可能做到公平,既然是商业实战,那么目标设定要尽可能具体和明确,如商业实战中的销售数量或销售额最多、客户满意度最高、宣传效果最好等。规则则是为了维护商业实战的公平性,避免各小组为了获胜而采取不正当或不被充分的手段,对于严重丧失商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行为要严格管控和惩罚。

3.3.3 开展商业实战并对其全程进行全面和准确的记录。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目标和规则,组织各小组实际开展商业实战活动,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均要配备人员对其进行全程记录。最好利用手机或专业摄像设备进行全程录像,既可以实战结束后作为其是否违规的评判依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其实战表现的见证。

3.3.4 组织各小组成员进行活动总结。可以根据各小组表现选出优胜的小组,还可以选出表现优异的几位成员。由教师、各参战小组成员和记录组人员共同对实战录像进行回放和分析,着重分析各小组及其成员在实战中的表现。这样既可以看到其他小组的表现如何,学习一些优秀的做法,也可以找出自身不足。通过大家一起来讨论和分析,共同成长和进步。

3.4 商业实战双创教育模式的评价与总结

商业实战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了更好地推进该教育模式,在商业实战活动后进行回顾、评价与总结。对商业实战过程中小组成员表现出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不足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加大相应内容的学习。对于所设计的商业实战情境和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适当调整其难易程度,避免难度太大而使学生失去参与热情,或难度太小而使学生没有真正的实战体会等问题。商业实战小组成员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在以后的实战中逐渐形成更好的默契度和团队凝聚力。小组成员构成也可以根据实战方案的内容进行调整,每个成员的职责和定位根据之前实战中的表现进行明确,以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对于目标和规则设置也要进行评价和总结,目标指标选定和目标值高低也要进行调整,下次的商业实战规则宽松度根据本次总结进行调整,避免太过宽松而使商业实战活动过于混乱而太严格而对参战成员造成过分的约束。对于实战记录也要及时改进,通过人员和设备的配置组合,更好地记录和呈现实战过程及成员表现。对于商业实战中各小组及其成员的评价则应该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做到尽可能地客观和公平。

猜你喜欢

经管类双创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