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技术及措施

2021-12-27周代贵

南方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黄板植物保护杀虫

杨 军,周代贵

(1.镇巴县植保植检站,陕西镇巴 723600;2.镇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陕西镇巴 723600)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生态农业要求农业效益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将现有农业产业进行调整升级,维护原有生态系统,通过应用多种植物保护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及化肥农药使用量,打造绿色生产体系,进行高质量农业生产。

1 生态农业及植物保护阐述

绿色环保是生态农业的核心理念,通过对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利用科学技术和专业设施及有效管理减少农业污染,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增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对农业产业进行全面调整,协调各产业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配置现有农业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植物保护即在了解植物特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提高植物生长的农业收益。以往最为常见的植物保护方式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易形成农药残留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了土壤结构;且大量重复使用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易造成耐药性。因此,传统植物保护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生态化发展要求,植物保护技术在科技发展助力下不断改革创新,为农业产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 发展生态农业与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

2.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思维的变化,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健康转变。社会需求和环境危机推动了农业产业向生态化方向的转型。

当前化肥农药对土壤、水源等带来的破坏及造成的农药残留等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发展生态农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正确选择。不同于传统农业以农产品收益为主,忽视了农产品种植中带来的各种生态破坏现象,生态农业要求效益的同时注重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态农业提供了助力,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被创新应用,植物保护管理方法也经不断创新,对我国绿色健康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2.2 发展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

生态农业作为未来农业产业转型的方向,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生态系统维护、植保技术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符合农作物生长周期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植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充分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2]。充分结合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植物保护技术,避免了以往使用化工产品造成的各种农业生产问题,改善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现象,更科学地解决了农业生产的不良危害,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为发展优质农业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3 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

3.1 杀虫灯技术的应用

杀虫灯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植保技术之一,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减少害虫对农业生产的威胁,避免化学防治所造成的各种损害,并大大降低了成本,值得大力推广[3]。杀虫灯灭杀害虫是利用虫的趋光性,即是一种无化学污染的物理防治方式。频振式杀虫灯的工作原理是设置好光的波长、波段及波的频率,利用光波,加之引诱害虫的性信息素吸引更多害虫向杀虫灯聚集,然后联合灯上方安置的高压电网对病虫进行触杀,以完成防治目的。

此外,在诱杀技术实际操作中对实施地点的选择及灯诱使用时间都有具体要求,应用灭杀设备时需在植物种植范围内选择合适的高度并确定合理的诱杀时间,以达到最好的灭杀效果。安装时可因地制宜利用周围坚实可靠的物体,如电线杆,并通过铅丝固定,每2.0~3.3 hm2布置1 个杀虫灯安放时距离地面约1.5 m,最好于5—10 月间安放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时刻谨记人员要远离已经通电的高压网。经实际应用证明杀虫灯对吸果夜蛾、潜叶蛾等主要病虫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3.2 黄板引诱技术的应用

黄板引诱技术是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对其进行引诱灭杀。研究数据显示许多害虫对黄色有趋色性,因此黄板引诱技术适合多种场合安放及被大量使用。黄板利用黄色光的波长,使用黄油等材质制作,材料对人体无害且环保,可有效灭杀害虫[4]。

黄板引诱技术的作用对象仅限于具有趋色性特征的害虫,例如潜蝇虫、粉虱等,对不具有这一特征的害虫没有灭杀作用。在使用黄板时可通过竹竿将其固定,黄板尺寸则需按照植物范围选取。因这一技术使用成本低廉,操作简易,使用效果甚好,因此对防治害虫、提高农业收益有很大帮助。

3.3 防虫网阻隔的应用

防虫网阻隔技术核心是物理阻隔,通过在植物生长范围外覆盖防御网,阻隔害虫进入植物生长区域,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以通过物理防御达到提质增产目的。此外,防虫阻隔网尺寸的选择需对应防治的病虫种类,以及需防治病虫的体型大小进行具体选择以到达防护目的。

4 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管理措施

4.1 物理防治为主,发展生态防治

传统农产品提质增量的方式主要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此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并出现多种生态问题,反作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效益,为应对此种情况,应坚持物理防治为主,主要手段有光诱杀虫灯、防虫阻隔网、黄板诱虫等,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便捷,极大地减少了化学农药残留,且对害虫以物理防治为主对发展生物防治有积极作用,物理防治能够保护病虫天敌,有益于提高田间生态的自我调控能力[5]。

此外,可同时发展生态防治,改变连作、单作的种植方式以减少土地中病虫源;研发改进新品种以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性;进行更为科学的种植管理以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调节种植区域生态系统。

4.2 扩大宣传加大普及力度

我国国情决定了基础农业种植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且老龄化严重,对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接受度不高、理解能力不足,对新兴植物保护技术欠缺了解,因此应扩大宣传力度[6]。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多种渠道宣传植物保护技术,可与相关院校、科研机构等部门达成合作,针对种植群体老龄化严重、文化水平不高等现象,可通过系列讲座、实地指导、定期田地培训等实践教学形式快速帮助农民掌握新技术。

4.3 完善病虫害监控体系

病虫害作为影响农产品效益的一大关键,不仅要重视“治”,更要重视“防”,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生产中对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技支撑,运用生物技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大数据的优势应用于各行各业,通过对各地区灾害数据整理分析,总结灾害发生原因,对下一次灾害进行科学预测,构建完善的防治监控体系,依靠大数据对每一次灾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寻找从根源上解决病虫害问题的方法[7]。

5 结语

农业生产直接作用于土壤、水源,农作物品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发展生态农业刻不容缓。支撑生态农业发展的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帮助,因此,应多渠道、多方式普及新技术,转变农民种植观念,切实落实植保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使用。在实际操作中科学使用设备,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种类灾害灵活调整运用,并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完善灾害预警系统。坚持物理防治为主,同时发展生物防治与生态防治,努力减少化学污染,坚持效益与生态并重的可持续道路。

猜你喜欢

黄板植物保护杀虫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黄板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天敌的影响
4种不同品牌杀虫灯对遵义烟田昆虫的诱杀效果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不同色板诱杀苹果有翅蚜的效果
2019年全降解粘虫黄板与常规粘虫黄板诱虫对比试验初报
“杀虫专列”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小学生发明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