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护生人格特质对人际交往情况的影响分析

2021-12-21何晓娜焦培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人口学神经质人格特质

何晓娜,焦培娟,赵 越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促进本科护生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其定义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个体在完成个人单独目标的同时能够保持与他人积极、良好的交往关系的一种能力[1]。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高质量护理服务的迫切需求,要求护理工作者具备更高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对于本科护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既是目前学习生活的必备技能,更是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体现出其社会适应能力[2]。作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受护理职业特性、单一性别学习环境、生理心理发育发展[3]、人格特质等多重因素影响,其人际交往情况或与其他专业学生存在差异,其中人格特质为个体内在的系统特征和倾向品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在人际交往取向和能力方面存在些许差异[4]。本研究旨在探究人格特质对本科护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以人格特质为基础,为护生的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抽取某高校本科护生247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全日制四年制本科护生;(2)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问卷 包括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等。

1.2.2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5]本问卷包括88道题目,共有内-外倾向(E,满分为21分)、精神质(P,满分为23分)、神经质(N,满分为24分)和人格掩饰(L,满分为20分)4个分量表。EPQ问卷的88个题目每一题都对应着“是”或“否”两个备选答案,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分别计算被试者在各个分量表上所得的原始分数。本研究中 E、N、P、L 4 个分量表中 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26、0.899、0.822、0.769。

1.2.3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6]量表共28个题目,从4个方面(人际交友、人际交流、待人处事、异性交往)对人际关系进行综合评判。本量表采用两点计分的方法,每道题后对应着“是”或“否”两个备选答案,“是”得1分、“否”得0分,分数与人际交往能力呈负相关。人际交往总分0~8分(各维度0~2分)则说明人际交往活动困扰较少,人际交往能力良好;总分9~14分(各维度3~5分)则说明人际交往活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总分15~28分(各维度6~7分)则说明人际交往活动存在较严重的困扰,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严重缺陷。本调查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择。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0。

1.3 收集资料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量表采用问卷星发放,回收量表254份,其中有效量表247份,有效率为97.24%。

1.4 统计学方法

对问卷进行回收,将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利用IBM 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以M(P25,P75)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对一般人口学资料与人际交往情况进行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对一般人口学资料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人格特质、一般人口学资料与人际交往情况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科护生人格特质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得分情况

本科护生人格特质各维度得分情况:内-外倾向(11.14±4.75)分、精神质(4.71±3.28)分、神经质(N,8.29±5.99)分和人格掩饰(13.54±2.87)分。本研究被调查的247名护生中,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有200人(80.97%),人际交往能力一般的有35人(14.17%),人际交往能力严重缺陷的有12人(4.86%)。

2.2 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本研究被试者中,女生215人(87.00%),男生32人(13.00%)。人际交往情况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家庭所在地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家庭经济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格特质各维度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家庭经济情况上无显著差异(P>0.05),精神质(P)和内-外倾向(E)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质(N)和人格掩饰(L)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表1 本科护生人际交往与一般人口学资料情况[n(%)]

表2 不同一般人口学资料本科护生人格特质各维度得分比较[M(P25,P75)]

2.3 人际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

人格特质各维度与人际交往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P<0.01)。在人际交往与人格特质各维度中,人格掩饰(L)和内-外倾向(E)维度与人际交往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P)和神经质(N)维度与人际交往呈显著负相关(P<0.01)。详见表3。

表3 本科护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情况的相关性

2.4 人际交往情况与一般人口学资料、人格特质的效应检验

数据结果显示,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等人口学资料与人际交往情况的回归效应不显著(P>0.05)。人际交往能力一般的护生相较于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护生,在内-外倾向(E)维度得分更低,在神经质(N)维度得分更高(P<0.05)。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严重缺陷的护生相较于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护生,在内-外倾向(E)维度得分更低,在神经质(N)维度、精神质(P)维度得分更高(P<0.05)。人格掩饰的效应不显著(P>0.05)。详见表4。

表4 人际交往情况与一般人口学资料、人格特质的效应检验

3 讨论

3.1 本科护生人际交往及人格特质现状

结果显示,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即个体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困扰的护生占14.17%,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严重缺陷的占4.86%,当前本科护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不容忽视。家庭经济情况可能会直接影响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能与参加一些活动有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的愿望强烈,在与人交往中更主动、更外向;相比之下,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则尽可能回避参加同学生日聚会、聚餐、郊游等人情往来活动,他们经常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缺乏自信,与此同时他们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敏感、脆弱,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更被动、更内向,容易遇到人际困扰[7-8]。同时,本研究结果说明本科护生人格特质与家庭所在地有关(P<0.05),可能是因为外部环境会影响成长过程,进而影响人格特质[9]。

3.2 本科护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息息相关

本研究显示,本科护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情况存在相关关系(P<0.01),其中内-外倾向(E)、神经质(N)、精神质(P)与人际交往情况的效应显著(P<0.05),内-外倾向(E)维度与人际交往情况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P)和神经质(N)维度与人际交往情况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与马小芹等[10]的研究相符。内-外倾向(E)维度得分高的护生性格外向,好交际,愿意主动结交新朋友,热爱冒险,追求刺激,情感易于冲动,容易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护生此维度得分更高;而得分低的护生性格内向,好静,对待除亲密朋友之外的一般人比较冷淡,善于反省,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对刺激缺乏兴趣,情绪比较稳定,行为不易受冲动的影响,在他人交往方面有所欠缺。神经质(N)维度反映情绪的稳定性,反映为正常行为而不是神经症,但此维度的得分与人际交往能力存在相关关系。分数高的护生常常易怒、紧张、焦虑以及抑郁,在遭遇应激事件会表现出激烈的情绪反应,而且情绪一旦被激发很难恢复平静,导致表现出不够理智的言行,情绪越不稳定,与人交往采用被动攻击、退缩、投射、躯体防御和幻想方法的概率更高[11],主观幸福感水平也有所降低[12],不利于正常人际交往活动的开展;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护生在神经质(N)维度得分较低,具有稳重、性情温和、情绪反应缓慢且轻缓的特点,对一般人难以忍耐的刺激也有所反应,但并不强烈,且很容易恢复平静,平稳的情绪以及较高的忍耐程度会带来较舒适的人际交往体验。精神质(P)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区别在于程度不同,本研究中该维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良好和存在严重缺陷两个等级中,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严重缺陷的护生得分较高,可能反映为孤独、喜好独身、缺乏同情心、不近人情、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对人常抱有敌意、攻击性强、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在人际交往中并不具优势;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护生得分较低,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能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好地适应环境,善解人意、不粗暴、态度温和,往往具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性格内向、情绪不稳、缺乏同理心的护生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而性格外向、情绪稳定、恭而有礼的护生往往能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3 以人格特质为基础,探索多元化人际交往教育的方法

针对本科护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从实际出发,贴近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因人施教,通过引导教育、外部环境多元化、建立人格—人际交往健康档案,配合相适应的学科教育,以此来满足护生的多元化需求。

3.3.1 把握人格特点,进行正确引导 艾森克指出:人格能够保持长期的恒定[13],不容易改变,因此教育者可以转换思路,通过把握不同人格特质的特点进行合理引导。例如高精神质、神经质的个体通常十分在意生活中的负性事件,负性情感体验强烈且持续时间长,而具有这类人格特质的人往往不懂得合理宣泄负性情绪,缺少可以吐露心声的对象[14]。高校的心理健康管理部门可以针对其高反应性、负性情绪缓解较慢、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的特点,通过适宜的活动,例如团队沙盘游戏,以一种易于被护生接受的趣味活动使护生有机会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认知模式、情感模式、人际关系模式,再通过彼此的反馈、意见、领会来修正不良的人际关系行为,以此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15]。通过团队成员间有效的人际交往,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增强彼此间的认同感[16],以缓解负性情绪带来的焦虑等不良情绪体验。引导其进行改善,重视自我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其人际交往活动的正常开展。

3.3.2 适宜开展本科护生与其他专业护生的学术、文化等交流,扩大交流交往范围 我国护理专业多以女生为主,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女性为该群体的主要构成,这导致本科护生与异性之间缺乏交流[17],且在高中应试教育阶段与社会接触较少[18]。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学术、文化等活动,为护生提供更多与其他专业学生交流交往的机会,在提高本科护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扩大知识面,促进其全面发展。

3.3.3 拓展丰富的学科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 针对现有的人文课程,如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护理伦理学等,可细化授课内容,丰富教学模式,采取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调动大部分护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展现自身的闪光点,为护生创造更多开口的机会,在课堂互动中不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借鉴国外新教学方法改革,如将TBL教学应用于护理学科,该教学模式强调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上的交流沟通促使护生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促进了课堂外交流交往[19],提高护生语言表达及团队协作等能力,将改善人际交往及发挥人格特色充分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在提高护生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证明[20]。

3.3.4 建立人格—人际交往健康档案,长期随访,动态监测 充分关注评价的重要作用,让护生在科学合理的个体评价中认识自身的不足,在追求自我完善、立足个性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21]。针对护生的个性化评价,可以建立并完善信息化人格—人际交往健康档案,作为学校人际交往辅导、咨询的记录和参考资料,结合多样的档案资源,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2],同时便于对有相关需求的护生进行长期随访和监测。人格—人际交往健康档案主要记录护生人格特质和人际交往状况,由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测评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年级等)、家庭情况、受教育情况(学习成绩、就读学校、有无休学等)、护生的健康资料(躯体体检报告、心理健康评定报告等指标)。人格—人际交往健康档案建立以后,负责人员需定期随访评估,也可依托护生干部的力量或护生本身主动咨询,以本科护生的人格特质为基础,针对暴露出的人际交往问题等给予个性化的建议与指导,以鼓励护生在未来的发展和学习中不断努力,弥补自身不足之处,从而获得全方面发展[23]。

4 结语

本研究立足于本科护生这一群体,探究其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联系,为满足不同人格特质护生的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护理工作任务[24]是:促进和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在本科阶段培养良好健全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顺利进入护理工作岗位、承担护理工作任务奠定基础。本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指出:第一,缺乏长期随访,没有进行中长期的研究,本科护生的人格特质对人际交往能力长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有待确证。第二,研究证实了本科护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存在联系,但基于这一关系,心理健康管理部门具体采取怎样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护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人口学神经质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数识”家庭人口学因素对大学生学业引导的影响——以A大学大一学生为例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易富贤学者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地域性的再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