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智慧型医学教务管理及科学决策系统(WESerD)的构建

2021-12-21李艳君欧凤荣黄德生张丽丽贾菲菲刘春鹤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教务教学管理自动

李艳君 ,欧凤荣 ,黄德生 ,王 策 ,关 鹏 ,张丽丽 ,贾菲菲 , 刘春鹤 ,惠 文 ,杨 清 *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2.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22;3.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4.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伴随着5G通信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为特征的智慧教育信息系统正在逐渐进入医学教育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1],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计划实施,旨在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教育管理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系统起着组织协调的重要作用,然而,相对科技的飞速发展,现有教育领域的管理模式未能跟随时代发展步伐,管理过程大多为“真人控,假机控”,频繁的数据录入、统计和报表制作等工作依然需要人工完成,信息化优势发挥不充分,并不能使管理人员从机械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2],琐碎繁杂的“低阶性”重复劳动加上工作带来的低成就感,不但不利于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价值,还极易导致教务管理人员发生职业倦怠[3],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教学理念、技术的飞速更新同教务管理服务综合能力之间不匹配的矛盾日趋凸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机控”功能,打造与医学教育特点和具体管理工作需求相匹配的教务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高校附属医院是医学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临床教师同时肩负着人才培养和临床医疗工作的双重任务,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为例,由于学科划分精细,每学期参与教学的临床教师可达一千余人。作为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既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体量较大的日常教学工作,又要为庞大的临床教师群体提供服务支持,同时还要关注教师梯队的人才培养,做好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引领工作,全部工作仅依靠教务管理部门的几位工作人员,很难保障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依据《计划》的教育指导精神,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效能优势,构建以“互联网(Website,W)+教育(Education,E)+服务(Service,Ser)+决策支持(Decision,D)”四位一体的智慧型医学教务管理及科学决策(WESerD)系统,以期探索一种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教学管理新型模式,为教学管理同道简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服务效率提供思路。

1 WESerD系统的结构框架

系统包含课程管理、自动授课提醒、调换课管理、教学论文投稿及版面费报销、教学业绩晋级自动评分、教学秘书交接及认证、教学酬金自动生成以及教学大数据统计分析及预警8大功能模块(见图1)。各模块充分实现数据共享互通,避免反复录入、统计等重复性的人工劳作,节约管理成本,缩减“低阶性”劳动对教务管理人员精力的消耗,激发人力资源提升创造性“高阶性”输出,加快教育管理智能化进程,提升教务管理工作水平及服务质量。

图1 智慧型医学教务管理及科学决策(WESerD)系统架构示意图

2 WESerD系统功能设计

WESerD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运行基于规范化的数据信息,8大功能模块中,有6大模块以集群的形式在共享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功能运转,具体机制见图2。

图2 基于“课程管理系统”共享数据的功能模块群机制路线示意图

2.1 课程管理系统

基于数据共享机制,该系统是6大模块群(课程管理系统、调换课管理系统、自动授课提醒系统、教学酬金自动生成系统、教学业绩晋级自动评分系统以及教学大数据统计分析及预警系统)的核心模块,系统储存教学及课程相关信息,通过人工校对和机器校验的双重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多模块运行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数据流动以及多级联动机制,极大降低了机械性的人工重复录入和信息维护工作,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精准度和高阶性。而多系统的多维度校验也进一步确保了课程管理数据库的信息精准性。

2.2 调换课管理系统

教学安排不是一个静置状态,伴随任课教师的个人情况、院校工作调整等多种原因,教学信息在时时发生动态变化。作为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学信息的变化更新必须具有高度时效性,不仅要在数据库中进行相应调整,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信息变更过程中,及时规范地保证每位变更涉及方(任课教师、教研室、教学管理部门等)确切知晓。

2.3 自动授课提醒系统

面对每学期超过千人的庞大教师队伍,仅仅依赖教学秘书进行课前人工提醒,既增加了秘书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同时也难以完全保障提醒的“有效”传达。以课程信息库为基础,自动授课提醒系统自动收集上课时间、地点、学生专业以及授课内容等关键信息,通过对接医院人事信息库,准确匹配任课教师手机号码,将生成的提醒短信分别于授课前2天和前1天发送给对应教师,从而有效避免迟到、漏课情况的发生。

2.4 教学业绩自动生成系统

当前我国各高校教师晋升时,需要出具教学业绩证明作为支撑材料。该系统为教师一键式获取教学业绩报表及业绩赋分支撑材料提供了条件,省去了教师对照晋级文件进行自行查询、分类、核算等工作,同时极大减轻了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质量及服务满意度。

2.5 教学酬金自动生成系统

根据酬金标准结合动态课程数据进行自动计算,教师个人、教务管理部门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均可时时查看,学期结束后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有效推进学院无纸化办公进程,同时减少每学期为数千位教师发放酬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和错误。

2.6 教学大数据统计分析及预警系统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应的算法将期间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深度挖掘,按照教育文件及教学质量要求灵活设定预警机制,将形成报告和预警反馈及时传达到教学行为涉及方,以敦促教学管理和教学安排的动态调整完善,确保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

2.7 教学论文投稿及版面费自动报销系统

本系统从教学研究论文最初投稿、逐层审批、生成投稿介绍信到文章发表后的文章材料归档和发票提请报销的各环节均提供了规范的管理流程。论文上报之后系统自动将论文数据进行归档,支持在线查询、下载和年终业绩统计报表的生成。系统功能流程图见图3。

图3 教学论文投稿系统功能流程

2.8 教学秘书交接及认证系统

教学秘书是衔接学院和教研室教学工作的重要枢纽,为规范教学秘书的轮岗交替流程,特开发此功能模块(见图4)。本模块主要提供两种服务,一是完成教学秘书工作交接的规范性流程管理和记录,自动生成和存储交接信息。二是提供任职记录查询功能,并支持一键导出任职晋级加分支撑材料,为教学秘书提供更多的信息化服务支持。

图4 教学秘书交接及认证系统功能流程

3 结语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工作目标,深入实施《计划》,普及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其中涵盖了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信息技术不仅要在一线教学中发挥优势,同时要与时俱进地与教务管理过程相融合,从医学教育特点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机控”效能,实现管理流程的高度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以满足信息技术革命下日趋多样化的教学工作对管理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更高要求。

本文构建的WESerD系统,重在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缩减“低阶”重复劳作对管理人员精力的大量消耗,激励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体现创造性的“高阶”价值,而教务管理工作的自动化进一步确保了政务的公开透明,显著提升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工作的公平公正,提升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借助数据分析及预警系统,教学利益相关各方能够对教学过程开展时时监控,通过深入挖掘教学管理数据中隐含的提升管理水平的宝贵信息,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各项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提升提供精准可靠的支撑。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既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教育”的融合为教务管理赋予更多内涵和优化可能。探索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支撑下适应院校教育发展实际需要的教务管理模式,推进教育管理自动化、智能化进程,持续提升教务管理工作水平及服务质量,是值得教务管理工作者长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教务教学管理自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自动捕盗机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让小鸭子自动转身
自动摇摆的“跷跷板”
关于自动驾驶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