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抖音使用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21王一杰孙文婷陈炜皓张晓丽李新征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民主型教养学业

李 灵 ,王一杰 ,孙文婷 ,马 哲 ,范 芳 ,陈炜皓 ,张晓丽 ,李新征 *

(1.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2.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巨额资本涌入短视频行业,为短视频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人工智能、算法等高端技术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化、娱乐化的社会需求促使短视频快速发展[1]。近两年来,手机游戏逐渐退出主流地位,而短视频却打破了“两微一端”,成为另一个互联网领域。在众多短视频软件中,抖音能使使用群体更具有共同焦点,而获得愉悦感和共同归属感。同时,抖音的素人特征易让观看者产生情感共鸣,其互动的方式会激发用户的情感投入,社交属性能维持用户的情感投入并形成稳定互动群体[2],能够满足年轻人追求新鲜刺激的需求,成为当今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短视频App之一。然而,短视频软件的快速崛起,抖音丰富的视频类型加上其特殊的全屏沉浸式体验以及无法提前预知的内容,吸引了无数的大学生,使得部分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产生行为上瘾的现象。据统计,抖音短视频85%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其中大学生占比非常高。在对成瘾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性格特征与行为成瘾具有一定相关性,如忧郁倾向高、自尊低、社交技能差的人较易出现成瘾行为[3]。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生活习惯等方面也会产生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支持或保护态度会影响子女对孤独感的承受能力,导致成瘾行为的产生[4]。另外,大学生群体使用抖音的主要目的就是娱乐,即通过抖音上大量的泛娱乐化内容满足自身的精神娱乐需求[3]。Young K[5]研究发现,网络的交互式功能比非交互式功能更容易引起使用者网络成瘾,抖音较强的交互式功能可以满足年轻人社会交往的需求,缓解社会焦虑。综上所述,人格特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以及媒体技术的助推,使抖音成瘾现象出现,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成瘾现象更加严重,对其学习、生活、成长方面产生了各种不良影响。因此,了解大学生抖音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山东省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测量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4个部分构成,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6]、父母教养方式问卷[7]以及自行编制的大学生抖音成瘾量表(包含失控性、低效性、健康性3个一级指标,共28个条目)。大学生抖音成瘾量表指标通过权重系数的一致性检验,权重分配比例为失控性0.34、低效性0.33、健康性0.33;总量表的标准化Cronbach’s α系数为0.986,对各个一级指标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Cronbach’s α系数失控性为0.967、低效性为0.980、健康性为0.974,可以说各因素间内部一致性较高。效度检验KMO值为0.931>0.7,量表整体效度和结构效度较好。

1.3 质量控制

事先对发放问卷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向调查对象解释该问卷的调查目的,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尊重调查对象并保护隐私。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有效回收率为89.55%。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中位数、百分位描述性分析得分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法、Logistics回归分析了解大学生抖音成瘾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大学生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大学生一般资料

2.2 大学生抖音成瘾量表得分

2.2.1 大学生抖音成瘾总分 大学生抖音成瘾量表的总分为500分,得分越高说明大学生抖音成瘾程度越严重,对健康损害越大。其中一级指标有失控性、低效性、健康性,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故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来进行描述性分析。总分的极差为341.84,将其分为12组,绘制条形图可知,大学生抖音成瘾总分大体呈左高右低的趋势,大多数得分较低,多集中在100~<130分之间。见表2、图1。

表2 大学生抖音成瘾总分描述分析

图1 大学抖音成瘾量表不同得分区段人数分布

2.2.2 大学生抖音成瘾一级指标得分 由调查可知,失控性得分最高,其次是低效性,健康性最低,见表3。

表3 大学生抖音成瘾一级指标得分

2.3 大学生抖音成瘾总分单因素分析

年级、家庭所属地、周围人群抖音使用情况、生活压力、在网络中获得的肯定和满足感、使用手机缓解负面情绪、一天中玩抖音的时间、倾向于在抖音上得知新鲜事物、因为玩手机而熬夜与抖音成瘾总分显著相关(P<0.05),见表4。

表4 大学生抖音成瘾的单因素分析

2.4 父母类型和人格因素对抖音成瘾的影响

2.4.1 父母教养方式对抖音成瘾的描述性分析 将大学生抖音成瘾总分及各一级指标的得分按照母亲教养方式进行分类汇总,通过非参数检验可知:(1)采用民主型与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失控性指标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得分更高;(2)采用专制型与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低效性得分均高于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P<0.05);(3)采用专制型与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健康性指标得分均高于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P<0.05);(4)采用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抖音成瘾总分高于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P<0.05),说明采用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抖音成瘾程度更高。

2.4.2 人格因素对大学生抖音成瘾的影响 人格量表与抖音成瘾量表3个一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人格量表活跃、随和2个维度与抖音成瘾量表3个一级指标均有相关性(P<0.05);人格量表爽直和利他2个维度与抖音成瘾量表失控性和低效性有相关性(P<0.05);人格量表严谨和重情2个维度与抖音成瘾量表低效性和健康性有相关性(P<0.05),见表5。

表5 人格量表与大学生抖音成瘾量表各个一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5 Logistics回归分析

根据结果可知,在α=0.1的检验水准下,年级、周围人群抖音使用情况、压力、在网络上比在现实中能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满足感是大学生抖音成瘾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6~7。

表6 变量赋值

表7 大学生抖音成瘾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抖音成瘾现状分析

大学生为使用抖音的主要群体,抖音产品负责人曾公开,85%的抖音用户在24岁以下;抖音具有可以使用户获得自我满足感、维持长久情感的社交属性[2],这迎合了大学生的社交和情感需求,为大学生对抖音成瘾提供了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抖音成瘾量表总分区间为[100,460),得分越高,说明抖音成瘾程度越高。经描述性分析可知,总分大体呈左高右低的趋势,但[190,220)得分区间人数仅次于[100,130)得分区间人数,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抖音成瘾程度为中低水平。对该量表3个维度得分进行对比,其中失控性得分最高,健康性得分最低。

3.2 大学生抖音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3.2.1 年级与情绪 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抖音成瘾得分高于一年级学生(P<0.05),这可能与二年级学生学业倦怠有关。在生活习惯方面,每天使用抖音2~5小时与>5~8小时的人群得分明显高于使用抖音2小时以内的人群(P<0.05),每日观看短视频时间越长,焦虑、睡眠和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8],而以上由于使用时间而导致的问题与抖音成瘾有较强相关性。大学生从抖音回归生活时感到孤独压抑,生活压力越大,越容易对抖音成瘾,表明情绪是大学生抖音成瘾不可忽略的因素。抖音成瘾方面则表现为倾向于使用手机缓解负面情绪、在网络中获得肯定与满足感的大学生抖音成瘾度更高。因此,个人情绪压抑、生活压力大、现实生活中缺乏肯定和满足感与大学生抖音成瘾有密切关联性。

3.2.2 手机与网络的使用情况 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生活中对于抖音、手机和网络的使用情况是抖音成瘾的影响因素。周围人群使用抖音情况与抖音成瘾呈正相关(P<0.05),这可能与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注重个人生活享受的从众心理有一定关系[9]。调查的大学生中倾向于通过抖音了解新鲜事物与抖音成瘾呈正相关(P<0.05),这符合大学生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具有手机网络依赖或成瘾倾向的大学生更容易对抖音成瘾,调查中感觉在网络比现实中获得更高满足感、用手机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因玩手机而熬夜的人群抖音成瘾度更高。

3.2.3 专制型母亲教养方式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成员的关系[10],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专制型母亲教养方式的大学生更易表现为抖音成瘾,放任型母亲教养方式与抖音成瘾的低效性和健康性有一定关系。在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对于社会或他人产生积极影响)方面,母亲教养方式相比父亲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更为突出[11]。

3.2.4 不稳定型人格 结果显示,活跃、随和、爽直、利他、严谨、重情人格均与抖音成瘾有相关性(P<0.05)。与不具有相关性的坚韧因素相比,推测这些人格因素都具有易被环境干扰或吸引、缺乏主见的特点。而坚韧人格则不同,坚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坚韧人格者通常具有积极向上的观念、控制力和预见力,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网络自我效能感(指自我效能感在网络环境中的扩展)[12],网络自我效能感的增强有利于个体监测个人网络行为,降低抖音成瘾概率。

3.3 对策

3.3.1 构建积极的学业生活 学业倦怠的本质是学生无法胜任学业要求时表现出的消极应对方式,这会带来一系列诸如旷课、逃学等行为问题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手机成瘾是造成大学生学业倦怠的重要原因[13],网络成瘾同样可以通过影响人际交往进一步影响学业倦怠[14]。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机网络的使用情况与抖音成瘾倾向有关;另有调查显示,社交需求也是手机依赖的最重要原因[15]。因此,学业倦怠、抖音成瘾、人际关系/社交需求3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可将人际交往的提升和降低学业倦怠两个方面作为缓解抖音成瘾的突破口。所以针对抖音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应努力使其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让其积极参加群体活动,减轻抑郁情绪,缓解生活压力,尽量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个人社交需求;丰富在校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业,尤其是通过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来减少抖音成瘾现象的发生,进而减少大学生学业倦怠[13]。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具备坚韧人格的大学生更不易对抖音成瘾,因此大学生在促进人际交往、缓解学业倦怠的过程中也应磨炼自己的意志,塑造个人坚韧的品质。

3.3.2 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 本研究发现,母亲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能更好地避免子女对抖音成瘾。已有研究证实,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或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应付方式(一种具有保护身心健康作用的因素)[16]。然而不良的家庭关系则会导致个性和人格缺陷,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17]。这提示父母尤其是母亲应该为子女营造积极的家庭环境,并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们沟通交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子女;父母在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坚韧品质,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尽力避免过度严厉或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积极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情况,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抖音使用习惯。

3.3.3 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干预 学校应重点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通过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自律意识,树立人生目标,将目光从抖音转移到学业及生活中。56.4%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因此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高校应将思政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实现长效管理[18]。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除了对学生树立积极价值观进行指导,还应在网络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或个人情绪以及学业指导方面对学生加强引导。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开展网络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并进行班级集体引导,不但能增强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而且可以从学生从众心理角度有效帮助学生避免抖音成瘾;帮助学生养成良性兴趣爱好,在发挥特长过程中获得肯定与满足[8],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减轻生活中的抑郁情绪与压力;丰富教学活动,开展主题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缓解学业倦怠,积极对待学业。

猜你喜欢

民主型教养学业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论"向师性"在授课中的作用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新课程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