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初探

2021-12-21季秋霞冯小兵符明浪杨飞飞刘佳宇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课思政

季秋霞,陈 燕,冯小兵,符明浪,杨飞飞,刘佳宇,吴 婕

(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海南 琼海 571400)

目前,中职生培养仍以就业为导向,教学重点放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上。学生的德育一直依托思想政治类课程[1],但由于教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因素,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德育与智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时,中职学校也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开展了相关课题的探索。通过调查发现,我校部分护生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明确的取向,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敬畏生命等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我校护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把握不够,教学过程中对护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较少。思政课上,授课教师很少会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讲授护士的职业素养要求是什么[2]。思政课和专业课相互脱节,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脱节,大大弱化了思政教育效果。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如何构建、如何与护理专业课相融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如何评价,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护理学基础在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地位

护理学基础是中职护生的核心专业课程,是联系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的桥梁。该课程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为核心[3],使其在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整体护理观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护理任务。该课程既有理论课又有大量实训课,课时量较多,课程时间跨度长,因此在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

2 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通过调研明确医疗机构的岗位需求及对护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要求。对照中等专业学校护理专业建设标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重新修订我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编写教学大纲,细化教学目标,突出思政育人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充分挖掘护理学基础所蕴含的护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价值信仰等思政元素,通过教学过程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通过不断诊改,使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见图1。

图1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3 课程思政探索过程

3.1 岗位调研与分析

在学校教务、教研部门的支持下,组建教研团队,团队成员由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组成。经过团队多次集体学习、查阅资料、讨论后自制调查问卷,对我省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调研。调查对象主要为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临床带教教师。调查问卷主要从护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政治素养3个板块进行设计,有多选题、排序题及填空3种问题题型,旨在了解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对中职护理毕业生应具备素质的要求,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要求。通过对17家医疗机构84位受访者的调研,结果(见图2)显示,排在前3位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分别是: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和安全意识。通过调研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了解了用人单位的需求、护生的不足之处以及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强的部分。为更精准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图2 医疗机构对护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要求

3.2 修订我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

参照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重新修订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突出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注重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素养相结合,将人文精神、职业道德、科学观等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确立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思政目标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职业情感。

3.3 挖掘思政元素

理论课模块重点将护士职业道德、职业情感、人文素养、工作作风、科学观、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元素融入护理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例如在“绪论”这一章节,讲授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贡献后,嵌入中国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专题内容,向护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建立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讲中国护理学发展历程时,帮助护生正确认识历史,激发护生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实训课是课程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最复杂的承载体,应着重将护理操作规范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安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评判性思维、行为习惯等融入操作技能中。如青霉素皮试操作由查对、配药、注射药液等多个步骤组成,查对过程中要求护生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正确判断病人能否皮试,配药过程要严谨,以防皮试液浓度出现误差,注射时要求护生有规范的操作意识,操作完成后还要有按规定处理用物的行为习惯。

3.4 实施教学

思政课主要以显性方式直接进行思政教育,而专业课课程思政授课方式主要采用隐性渗透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将填鸭式教学改为参与式教学,采用了与课程内容联系密切的案例教学法、故事讲授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学习法、角色扮演等方法在实验班级开展半年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思政教育,启发学生思考,潜移默化地传递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讲护理安全时引入“某实习生因粗心大意忘记将止血带取下,又因未听取病人主诉而错过改正时机,最终导致病人截肢”的案例,引起护生思考与讨论,自然地引导护生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安全第一的理念。

3.5 教学评价

3.5.1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评价维度为思政目标设置是否符合学科特点、思政元素是否有代表性、思政元素融入方法是否合理、思政目标是否实现。主要采用自评、学生评教、师师互评的方式进行。通过撰写课后记或教学反思,让教师自我评价思政目标是否实现。通过问卷法让护生评教,了解教师授课过程中护生的感受,从而间接了解所挖掘的思政元素是否能激发兴趣,护生有没有达到学习目标。另外,请其他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听课,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更专业的建议。

3.5.2 对护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护生的评价主要采用纵向比较的过程性、定性评价,主要方式有自评、教师评学、生生互评。每个月通过学习通平台以问卷的形式让护生对自己和同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并将问卷资料保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授课过程中护生的表现如出勤、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劳动态度等进行记录,作为教师评学的材料。

4 中职学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主要困境与建议

4.1 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水平不高

教师是实施教书育人的主体,专业课中思政教育要素的融入,对其思想政治素养和知识沉淀提出了更高要求[4]。但大多数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学识经验从字面上粗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并且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达到思政教学目标生硬地将思政元素搬进课堂,思政元素不典型,护生不感兴趣,无法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找准护理学基础课的思政元素,保证知识教授的同时有效融入思政教育,需要专业课教师不断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关注时事热点,做好思政元素知识储备,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在思政教学中游刃有余。

4.2 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科学性有待研究

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应该有健全的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作为支撑。目前各专业课程思政更注重推行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过程,对教学效果及对护生影响的考核评价维度片面、难以量化,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精准化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细化。

5 结语

课程思政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要能激起护生兴趣,提高护生参与度,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除要构建良好的教学模式外,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要形成良好的合力,开发思政教材,建立思政元素库,研究更合理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另外,要充分重视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提高教师思政育人能力,聚焦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推动课程思政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猜你喜欢

护理学专业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护理学杂志》稿约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