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高职护理专业用药护理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2021-12-21顾云浩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用药

顾云浩,赵 茜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2)

随着近年来生活质量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模式[1]。这一转变使护生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时应当注重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然而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不能仅通过开设相关人文课程或举办人文讲座来陶冶护生的人文情操,还应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步入人文世界。

用药护理是一门以药理学为基础,结合护理专业特色,阐明临床药物应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基础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为护理专业学生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合理安全用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如果能在用药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对于提高临床用药治疗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水平及用药护理教学现状分析

1.1 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水平普遍较低

目前,已有相关报道表明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3]。笔者采用经许娟翻译、由Nkongho教授编制的人文关怀能力量表[4]对我校100名即将学习用药护理课程的二年级护生进行了人文关怀能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调查对象认知、耐心、勇气3个维度的得分和总分远低于国际标准水平。这一结果与高职护生的年龄、性别、家庭环境、教育经历等因素有关。一方面,进入高职卫生学校学习的护生年纪尚小,尚不具备足够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又没有经历过高中的磨炼和人文教育,起点较低;另一方面,护生对于护理专业的选择往往是由家长决定的,自身缺乏对于护理专业的足够认识与专业认同感,不理解护理工作中的人文精神,学习上又缺乏足够的兴趣,动力不足。此外,现在的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独享父母长辈的关爱与呵护,往往缺乏关怀他人的意识。

表1 我校2018级10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我校2018级10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维度 调查对象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国际人文关怀能力评定标准(分)低中高认知耐心勇气总分66.38±12.77 52.45±10.27 52.30±11.23 171.40±20.36<76.4<61.0<62.5<203.1 76.4~84.0 61.0~65.2 62.5~74.0 203.1~220.3>84.0>65.2>74.0>220.3

1.2 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缺乏对护生的人文教育

用药护理虽然是一门注重培育科学素养的临床基础学科,但也少不了人文精神的渗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用药护理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只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护生专业技术水平,忽视了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虽然学校会开设一些专门讲授人文知识的德育课程,但是德育教师又往往缺乏护理专业基础知识,未与专业课程联系,这就导致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无法做到有机融合,严重限制了护生人文关怀水平的提高。

1.3 考核模式缺乏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考查

用药护理考试内容往往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只能考查护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生出于应试目的,更加不会耗费时间在相关人文知识的学习上。此外,虽然在实际临床用药护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考试内容中却缺乏临床用药护理的典型案例,无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不能体现出人文关怀在用药护理中的重要地位。

2 提高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提高其就业能力

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工作越来越看重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不仅是护理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护生毕业后应聘工作所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在用药护理课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就业竞争力。

2.2 有利于提高护生专业认同感

通过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不仅有助于护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产生认同感,还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为学好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2.3 有利于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发展

人文关怀能力对教师来说同样不可或缺。作为学生的榜样和领路人,教师想要在用药护理课程中贯彻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必然要先提高自身人文关怀能力。这不仅能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2.4 有利于推动教学内容的革新

用药护理教学内容不应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拘泥于已有的书本知识,故步自封,而应紧贴临床实际变化做出相应改变,这样才能满足社会需要。

2.5 有利于缓解护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案例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5],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医务工作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陈维谦[6]的研究表明,培养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精神能显著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因此,应加大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帮助他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矛盾,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 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用药护理的策略及途径

3.1 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用药护理教学中

改革传统用药护理教学内容,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在讲授相应药物或章节时结合时事热点、临床案例、行业动态等,融入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知识。比如在讲授抗病毒药物时可以穿插疫情时期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坚守在抗疫一线的英勇事迹,培养护生甘于奉献、大爱无私的高尚品质。也可在讲解动物实验时结合动物伦理学知识,通过教导护生善待动物、尊重动物来引导护生树立珍爱生命、善待患者的理念。具体教学内容见表2。

表2 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用药护理教学内容的修订

3.2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优化课程设计

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应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案与课件,综合采用情境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在考试内容改革方面,可以在作业与考试中加入人文关怀相关内容,有助于了解护生人文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动力和热情。

3.3 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想要将人文关怀理念有效融入用药护理教学中,教师起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还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变原本“重专业理论,轻人文培养”的固有思维,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用药护理教学中有效将人文关怀理念传授给学生。此外,由于需要在用药护理课程中加入大量人文知识的讲授,因此对授课教师本身也是全新的挑战,需要学习和补充相关人文知识,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树立人文关怀理念。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关怀能力已成为护理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但目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紧跟护理专业教学发展趋势,注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本文就用药护理课程与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合做探讨,希望能够在用药护理教学中做到专业知识教授和人文素质培养相统一,为护理行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