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药学专业群平台课程药理学的课程标准改革研究

2021-12-21史菁菁毛春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药理学药学课程标准

史菁菁,毛春芳

(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它是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学校专业设置不匹配的矛盾中产生的,对优化高职学校专业资源有积极作用[1]。专业群建设能够促进资源整合集聚,使办学资源效益更大化,也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2019年4月,教育部提出“双高计划”,即《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由此可见,国家政策也着重推动高职专业群建设与发展。

在高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要不断调整,及时满足与产业的对接需求,才能取得教育与产业的共赢。我校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为南通及其周边地区。通过前期研究得出结论:应以当地医药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高职药学专业群建设,与区域医药产业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2]。因此,专业群建设应基于对区域进行合理调查分析,参考区域特征、产业需求、就业形势、毕业生需求等因素,进行课程、师资力量、实训建设等方面的调整和重构。在各方面协同调整和改革过程中,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改革更是重要步骤。在进行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础上,课程标准的制订决定了需要匹配的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和实训设置。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群中重要的平台专业课,其课程标准的制订既需要与前期基础课做好衔接,又是制订后期各专业方向课课程标准的基础。此外,该课程所涵盖的知识也是各层次药学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是进行专业发展的理论知识基础。因此,作为高职药学专业群的平台课程,药理学课程标准改革与修订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专业性、匹配性、创新性对高职药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药学专业群背景下药理学学科分析

1.1 专业群课程结构及药理学地位

根据我校专业设置,药学专业群将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学3个高职专业有机融合于一体。专业群课程设置主要包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3个层次,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含文化基础课,如语文、英语、化学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平台课程包含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中药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重要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为各专业所需的、针对各自方向的专业技能课程,如药学专业的药学综合技能训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等课程,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医药代表实务、GSP实务等课程,中药学专业的中药药膳、中药提取与分离技术等课程。在3个专业中,药理学属于专业平台课程,且在平台课程中具有核心地位,它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原免疫与微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上才能够进行有效学习,其理论知识体系和技能知识都为后期专业方向课的学习打下理论与技能基础,可将其定为专业平台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1.2 南通地区就业岗位对药理学知识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南通地区医药企业等的调研,大专学历药学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为:医药物流企业的各级物流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防疫与保健站等单位的药房、药库、制剂室工作人员,医药商品制造企业生产一线操作工、医药代表、市场专员、销售内勤和采购员,药品销售企业的医药商品购销员、医药商品储运管理员、质量管理员、仓库管理员和采购员。以上不同岗位人员对药理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各不相同。首先,以患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是医疗保健单位的药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具有药学服务能力,包括能够正确选择、取用药品,帮助患者选购非处方药,指导患者对选购药品进行正确用药,提醒患者用药注意事项。这些能力都需要工作人员具有完善的药理学知识体系,掌握药物对人体的药物效应动力学以及人体对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并且对常用药物的各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都有深入了解。此类工作对学生药理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要求较高。其次,以销售药品为主要目的的岗位主要为药品生产与销售企业中负责推广与销售的医药代表与市场专员。此类岗位要能够与客户进行有效的药品功效沟通,因此需要对药理学知识体系有完整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对所销售的药品及其同类药品的作用机制有深入了解,能够熟练掌握不同药物的区别、产品间的优势与劣势,以保证更好地完成产品推广与营销工作。此外,负责药品的仓储、物流、采购等岗位人员,应能够了解各药物的作用,以此为基础熟悉其储存目的、流通环节、销售方向,便于更好地完成工作并取得工作能力的提升。其中越高级的工作岗位,对知识的要求越全面与深入。具体见表1。

表1 药学专业群相关岗位对药理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分析

2 课程标准改革的探索

2.1 改革理念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应阐述得详细、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药理学课程标准的改革应把握这一内涵,并结合地区产业调查情况,依据岗位需求进行调整,发挥高职药学专业群平台课程的关键作用。首先,应突出产教融合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要能适应南通及周边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要求,掌握药学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岗位必须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所面向职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能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及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药学人才。这样的要求决定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即对课程学习所应达到的基础标准应满足岗位工作要求,课程目标应来源于岗位工作的具体工作任务,课程实施应尽量贴近工作实际,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明确的课程标准制订。在改革过程中,应聘请行业专家成立学校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向专家征求对学校现有教学内容的改革意见,然后组建由教学专家、行业专家和药理学骨干教师参加的教改分析小组,按照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点、能力项目以及职业素质目标和要求,制订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群药理学课程标准。其次,恰当融合课程思政。药理学教学全程也是药学人才培育的过程,恰当地融入安全用药、严谨用药、爱伤精神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药学人才培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作用,深入发掘药理学教学资源的育人功能,落实药理学教师的育人职责。

2.2 改革内容

2.2.1 课程性质 基于药理学学科特点和以上的岗位需求分析,首先应确定药理学在专业群中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属的性质。在药学专业中,药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技能课程(如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病用药指导等)和学科前沿知识(如临床药理学知识等)奠定坚实基础,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理论与技能课。在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中,药理学中所学技能可适当融入销售策略和市场定位,药理学理论可直接转化为销售推广所需的知识储备,也是药品生产、仓储、养护、物流中工作人员所需的知识结构的基础,因此,它也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理论与技能课。在中药学专业中,由于当前医药形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要趋势,学生既要重点学习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又要同时了解西医药理论体系,学会辩证学习两者的异同。药理学不仅为中药学专业学生提供了西药理论体系,其中药效学与药动学知识还是后期学习中药药理学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2.2.2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方法依据岗位需求、课程特点制订。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尽量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如药学专业中,利用项目教学法将药理学技能应用制订为具体的教学项目,以项目为单位改革教学标准要求;应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有助于药学、中药学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发掘;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媒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目前各类教育的主流模式,药理学课程标准改革过程中也应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发挥互联网优势,据此调整教学目标。基本教学标准见表2。

表2 药理学课程在专业群中各专业中的基本教学标准

3 应用价值

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进行问卷调查,对药学专业三至五年级及近两年毕业的学生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调查后统计分析显示,在所学过的学科专业平台课程中,学生认为印象比较深刻的课程前5门依次为:人体解剖组织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生理学;认为对今后工作有帮助的专业平台课程前5门依次为:病理学基础、药理学、生理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调查结果显示药理学课程内容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印象深刻且认为非常有用,这也印证了药理学在药学专业群平台课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对药理学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探索可在专业群课程建设中起到引领与模范作用。可见,突出产教融合,对接地区产业需求,为当地主要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提供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高水平综合性人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高职药学专业群的课程建设是目前医药卫生相关专业高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课程标准的改革与修订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以药理学为核心探索课程标准改革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为专业群中其他平台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建构提供方向,为后期不同专业方向课程课程标准的合理建构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药理学药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艺术药理学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