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变”改革下农村集体经济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2021-12-16耿江术

山西农经 2021年9期
关键词:抵押物三变集体经济

□耿江术

(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1 文献综述

“三变”改革的实质是一种融资,将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和管理。学者对“三变”改革的内涵、农民增收的意义、农村经济发展及“三变”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大量研究。罗凌和崔云霞(2016)[1]指出,“三变”改革是以产业为平台,以股份为纽带,打造“股份农民”,做到“产业连体、股份连心”,是对双层经营体制的一次成功尝试。孔祥智和穆娜娜(2016)[2]指出,“三变”改革主要通过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劳务性收入来实现农民增收。中央党校农村改革调查课题组(2016)[3]通过调研发现,“三变”改革通过整合资源、资金、农民,从根本上解决了阻碍农村发展的顽症,实现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科学脱贫之路。谢治菊(2018)[4]从治理优化方面对农村“三变”改革的机理、模式、问题与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三变”改革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法律规范、产权界定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并提出应强化规范、凝聚乡贤、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等建设性建议。邹晓峰和韦广春(2018)[5]通过对六盘水进行实地调研,梳理出了面向紧密型合作农业的金融支持模式、面向松散型合作农业的担保型金融支持模式、面向平台产业产业化农业的保底型金融支持模式。胡志强(2018)[6]以安徽宣城的149 个“三变”改革村为样本,分析了影响“三变”改革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

综上,相关研究主要从理论上论述了“三变”改革的内涵和机理,从“三变”改革实施路径上剖析了“三变”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然而,将“三变”改革与农村集体经济结合,研究农村集体经济融资的文献较少。

2 “三变”改革下农村集体经济融资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单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立时,资金主要来源于集体资金、入股农民的股金和政府的扶持资金。但是,农村集体基本没有资金积累,有的还负债累累,集体资金不足。另外,农民的经济基础薄弱,入股资金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立初期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顺畅,组织规模小,而且生产的多数为农业产品,受自然灾害影响大,盈利能力差,前期投入较大,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资金缺口大。

农村集体经济融资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入股农民的经济基础差,很难获得内部融资;外部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但是由于农村集体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很难取得银行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即使在政府的帮助下也只能取得少量的短期贷款,外部融资困难。政府对农村集体扶持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与当地财政实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融资渠道单一。

2.2 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融资成本高

“三变”改革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的土地、林地、房屋、厂房、水域等资源变为可产生收益的资产,但因土地及厂房等的产权无法办理或办理期限跨度大,资产变现能力差,不能成为有效的抵押物,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提供贷款,或者仅提供少量短期贷款,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要求提供第三方担保,而担保公司对贷款的条件要求严苛,导致贷款手续繁杂,交易成本高。

2.3 投资风险高,融资难度大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农业为主,农业的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具有自然风险大、利润低等特点。鉴于农业的高风险性,农业投资者相对其他产业较少,因此,农村集体经济融资难度大。

3 “三变”改革下影响农村集体经济融资的因素

3.1 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融资造成一定制约。一是入股资产价值评估、股东权能实现上不科学、不完善。“三变”改革下,农民可以作为入股的资产类型多样,包括集体所有的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自有资金、技术、劳务等,在对这些资产进行评估时,评估不科学,股东权能未能完全实现。二是内部管理不科学,管理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管理经验,管理不科学。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多数农村集体内部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制度执行无效,流于形式,适用性不强;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导致资金流向不明,资金管理混乱,制约了投资者对农村集体经济投资的积极性。

3.2 自身盈利能力不足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有发起人的投入、农民入股、财政资金、民间借贷、银行贷款、与企业合作等。农民自身的经济条件差,在融资时,不能提供大量的资金帮助,只能采用外部融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多数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工业相对较少,种植业和养殖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很容易“颗粒无收”。例如2019 年发生的猪瘟,导致很多养殖场倒闭,导致投资者的资金无法收回,形成坏账,增加了投资风险。因此,投资者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

另外,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资金需要的时间紧、缺口大,但是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审批程序复杂,需要的时间长,有时贷款还没有审批下来,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已经过去,导致错过了扩大生产的最佳时期。

3.3 人才的缺失

农村一般比较偏远,经济不发达,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医疗与教育资源匮乏,无法和发达地区相比,出身农村在外上学的学生因外地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普遍选择留在外地,导致农村无法留住人才,也无法引进人才。农村本身的不足加大了人才引进的难度。没有人才参与,农村集体经济不能全面发展,集体融资难上加难,也得不到金融机构的青睐。

3.4 缺少有效的抵押物

农村集体经济拥有的资产主要是农业生产工具、加工设备、土地经营权、厂房等,但是,能作为有效抵押物的资产很少,且很难被正规金融机构接纳,即使金融机构接纳,办理贷款的手续复杂,贷款的额度与资金需求量也相差甚远。贷款审批需要的时间周期长,与农村集体经济资金需求的季节性不相适应,使抵押贷款困难。在缺乏有效抵押物的情况下,银行往往要求农村集体经济寻找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融资担保公司对担保的要求更高,增加了融资的难度,而且担保公司收取的担保费用较高,导致融资成本增加。

4 “三变”改革下农村集体经济融资对策建议

4.1 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应该从健全内部制度和加强人才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内部制度方面,应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健全的内部制度能促进经济活动有序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及利润离不开财务核算,重大的经济活动需要财务数据作为依据,因此健全的财务制度必不可少。经济的发展本就是人才的竞争,因为农村本就缺乏人才,因此健全人才制度就是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4.2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内部融资难,外部融资难且贵,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给予税收减免、贷款担保和贴息、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建立政府融资担保平台,为农村集体经济融资提供担保。

4.3 完善配套设施

“三变”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的资产得到一定的规范,但是,清产核资后还有很多的后续工作需要完善,比如股份量化及股权证书的印制和数据再次核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和监督。

5 结束语

农村集体经济融资主要受到内部制度不健全、自身盈利不足、人才缺失和缺乏有效抵押物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经济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获得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的机会比较小。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首先要健全内部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及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有效帮助;加快土地确权工作,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和监督。

猜你喜欢

抵押物三变集体经济
以多个抵押物担保 同一债权如何登记
抵押物转让规则的解释适用
抵押物处分后抵押权的实现问题与对策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贵州黄平县:“三变”改革激发产业活力
《民法典》不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释义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