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促进农业相互保险发展的策略

2021-12-16王冬梅孟海娟

山西农经 2021年9期
关键词:保险行业农民人员

□王冬梅,孟海娟

(1.建湖县庆丰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 江苏 盐城 224700;2.建湖县庆丰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 江苏 盐城 224700)

纵观国内外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国外由于工业经济起步较早,不仅构建起了完善的城镇经济体系,更是构建了合理的农村经济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根本权益。

由于我国实施“先富带后富”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建设重点主要集中于城镇经济体系,虽然也对农村经济体系进行了很大帮助和扶持,但是由于未构建完善的农业经济保障制度,使城乡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赖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敦促落实农业相互保险。

1 做好农业相互保险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认知

农业保险是当前最典型的用市场化手段实现精准脱贫的金融工具。2016—2019 年,农业保险累计为9 840 万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9 121 亿元,累计为3 031 万户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30.38 亿元。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业相互保险无论是从覆盖率还是普及率来说,都没有取得太高的成绩,覆盖率和普及率极为有限,只有少之又少的农民享受到了政策的福利,而大多数还处于一种观望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农民知识素养较低,且农业又是一项相对而言比较封闭的工作环境,缺乏对外界信息的了解,导致大多数农民缺乏对农业相互保险的认知和了解。

另一方面,农民不信任保险与近年来保险行业的急剧扩张而导致的良莠不齐有关,思想朴素的农民常常被无良保险欺诈,致使农民一听到“保险”二字,就自然地对农业相互保险抱有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认为保险是“骗钱”行为,对农业相互保险缺乏信心[1]。

综上可知,农民缺乏对农业相互保险的正确认知,是农业相互保险宣传工作不充分的集中表现。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让更多农民了解并认可农业相互保险,就必须提高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扩展宣传广度,进行立体化饱和式宣传。

首先,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渠道,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为农业相互保险背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业相互保险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其次,在现代媒体环境中,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互联网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依托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媒体展现出了更加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尽管传统媒体依旧有权威性,但影响力却大不如前,要想让更多人了解农业相互保险,就必须要注重新媒体战略布局,做好互联网宣传工作[2]。

2 健全农业相互保险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虽然农民普遍知识素养较低,但对于事物好坏的分辨自有一套准则,除了对农业相互保险不信任以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底层逻辑,即农村群众敏锐地发现了农业相互保险制度上的漏洞,认为可以成为损害经济权益的关键,故而对之敬谢不敏。只有进一步健全农业相互保险体系,才能够为其提供制度上的可靠保障,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的信任度,使农业相互保险顺利发展,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出其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农业相互保险的操作流程和保障范围,使农业相互保险更加简洁明了,既可以使农业相互保险办理更加便利,也可以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农业相互保险的本质。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提供政策扶植和经济补助,使农业相互保险福利更加优厚,从而吸引更多农民加入[3]。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监督力度,农业相互保险本身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由政府机构牵头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质,但是由于保险行业的高利润,特别是针对农民群体的保险市场份额大、利润空间大,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吸引了大量企业纷纷开设农业保险项目,但由于其初心是追求更多经济效益,不利于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业相互保险设立红线,使农业保险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为农民提供更加有效的经济保障[4]。

3 增强保险人员素养,重建保险评价机制

农业相互保险作为一项保险工作,其开展自然离不开一线保险人员的参与,保险人员的职业能力高低和综合素养强弱,将直接决定农民对农业相互保险的理解度,进而影响农民购买保险的意愿。因此,针对保险人员的专业培训刻不容缓。

首先,要增强保险人员的职业技能,让保险人员对农业相互保险的了解更加全面、彻底,以使其能够为农民群众进行更加清晰的讲解。

其次,要增强保险人员的综合素养,使用得体的言行去推销保险,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建立成熟的内部培训机制,为保险人员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提供平台[5-6]。

再次,要重建保险工作评价机制,在传统评价机制中,一切以经济效益优先,不会考虑农民是否了解保险、是否需要保险,仅是让更多农民购买保险就可以了,这就使许多农民购买了大量重叠的保险项目,且有很大一部分保险项目和农民的生产活动联系不大,给农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在保险工作新评价机制中,需更加注重农民的实际情况,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回归农业相互保险的初心。可以将农民的态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一方面可以让农民在购买保险服务后对保险人员的工作方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让农民群众在体验完保险服务后,对保险人员进行最终评价[7-8]。

4 优化教育机制,持续输送高素质保险人才

我国保险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且工作技术含量较低[9-10]。虽然各大高等院校都在扩大规模、增设专业,但与保险行业关联度较高的专业却少之又少,保险行业人员素养普遍偏低,虽然竞争较为激烈,但保险行业高素质人才却一直比较稀缺。虽然可以依赖保险单位进行后期培训,但是毕竟受限于规模大小,不能够进行系统化培训[11-12],无法在短时间内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且保险机构是经济机构,雇佣员工是为了维护机构正常运行,而非进行培训教育。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就业”与“学业”之间的对接工作,使得人才在学校巩固理论基础,在保险企业中锻炼实践能力,为保险行业提供高素质人才[13-15]。

5 结束语

“十四五”期间,保险业要积极落实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借鉴外资先进经营理念,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十四五”时期,保险业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巨灾保险,发挥行业优势,做好灾害事故保险应急处置工作,服务国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推进经济建设进程;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旨在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有利于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相互保险,可以消除发展农村经济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效益。

猜你喜欢

保险行业农民人员
耕牛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推进我国保险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保险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