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1-11-30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渗液腹水腹腔

刘 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030)

腹腔引流是腹部外科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它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将腹腔内的渗血、渗液、脓液等引流到体外,促进伤口愈合,避免继发感染[1]。近年来,腹腔引流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不同原因所致大量腹水患者的辅助治疗中,缓解了患者需要多次、反复穿刺放腹水造成的痛苦和精神压力。但是在持续引流的过程中,临床上经常可见引流管管口渗液的情况,频繁地更换敷料不仅增加了患者逆行感染和管道滑脱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亦增加了医疗工作量。现将处理留置引流管管口渗液的应对方法总结如下。

1 腹腔引流管置管现状

外科手术后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预防性腹腔引流和治疗性腹腔引流。治疗性腹腔引流是指在疾病状态下,通过引流管引流出腹腔内的积血、积液、积脓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预防性腹腔引流是通过引流以达到监测、观察及早期发现出血、吻合口瘘和胰瘘等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1]。虽然研究[2]显示在大多数如肝切除、胆囊切除、胰腺等手术中,是否执行腹腔引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目前也无较详细及全面的腹腔引流管放置指南,但临床医生还是会根据经验及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放置腹腔引流管。

腹水是各种病因所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腹水患者中5%~10%会发展为顽固性腹水[3]。目前临床上单纯用药物治疗疗效并不理想,因此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腹水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它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缓解患者腹胀的痛苦,提升患者舒适度。

2 减少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的方法

2.1 腹腔引流管的放置手法

在操作中常规会采用“Z”形进针法,但对于腹压高,腹壁脂肪层薄的患者来说仍会有渗液的情况发生。郭铭川等[4]采用腹膜外隧道法放置腹腔引流管,即引流管由切口置入后仅到达腹膜外,再于腹膜外钻隧道旁开2~3 cm穿透腹膜入腹,使腹膜穿刺口与皮肤穿刺口的距离加大,这样可有效避免由于腹内压较高导致的渗液发生。

2.2 选择合适的管道

胡露等[5]指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引流,因导管较细且柔软,富有弹性,不易压瘪,与组织相容性好并且对患者创伤小,用药方便,可作为选择留置腹腔引流管的参考。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内外接口处的固定底座会高于皮肤,因此要求操作者应用正确手法粘贴固定敷料,每班交接班时及时查看固定敷料,以避免因固定不牢而出现的渗液问题。王珂等[6]则针对肝硬化肝癌术后顽固性腹水留置腹腔引流管渗漏的问题,专门设计了防渗漏的自制腹腔引流管,改良了腹腔引流管侧孔的大小及布局,即距管口侧3个侧孔直径约3 mm,远管口侧3个侧孔直径缩小至1.5 mm,侧孔间距1 cm,根据患者病情来合理选择放置部位,可明显减少引流管口渗液的发生。付召军等[7]研制了一种新型引流辅助装置,该装置有助于引流管的调整,可避免引流管侧孔增多带来的侧孔卡压、堵塞等并发症,其结合使用12个侧孔引流管,可使引流更通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2.3 减少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相关因素

对于腹腔置管后的患者,要保持其大便的通畅,预防感冒,如有咳嗽,可指导患者按压腹腔穿刺处,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因剧烈咳嗽,用力大便等情况,防止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管口渗液。而对于肝硬化所致的顽固性腹水的患者,在《人血白蛋白用于肝硬化治疗的快速建议指南》中推荐使用白蛋白联合利尿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腹水再发生率[8],从而降低腹腔内压力来减少管口渗液的情况发生。

2.4 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

外科腹部大手术后留置的腹腔引流管容易被组织包裹或堵塞,出现引流不畅而导致管口渗液,因此保持引流管通畅非常重要。除了常规的保持管道正确摆放,防止扭曲受压外,也会定期挤压引流管,李水英等[9]采用了改进的挤压引流管的方法,即挤压时一手用力压住远离腹腔段引流管10~15 cm处,使引流管闭塞;另一手握成半拳状挤压靠近腹腔段引流管,快速挤压;然后两手同时放开,反复操作,此操作产生的瞬间负压可达0.001 MPa,既能保持引流管通畅,又不会增加患者疼痛。如果堵塞物较大,用挤压的方法无法解决,王有财等[10]采用将无菌石蜡油注入引流管,用管径较细的硬质圆头尿管伸入引流管,反复抽动,再试行旋转管腔,一般均可疏通。如果是因为引流管侧孔较少或侧孔离腹壁内侧距离较远,或是因固定线过松导致引流管外移而导致引流不畅而发生的管口渗液,在将腹腔管及腹壁严格消毒后,重新给予侧孔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均可以疏通引流管来减少管口渗液。

3 留置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的处理方法

3.1 泡沫敷料吸收渗液

泡沫敷料因具有高度的渗液吸收能力且可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故近来广泛运用于压疮、皮肤溃疡等伤口的处理中。刘娜等[11]将康惠尔泡沫敷料作为换药材料运用于引流管口渗液中,因其由聚氨基甲酸和聚乙二醇多孔泡沫组成,内层亲水外层疏水,能充分吸收管口渗液,保持皮肤干燥,既减少了渗液所致的皮肤问题,也减少了换药频次,使患者更舒适。

3.2 水胶体敷料固定导管

石研等[12]报道水胶体敷料是一种新型创面敷料,因其透气不透水的特性,可阻挡皮肤以外微生物,并能吸收渗液,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段平[13]也在文章中指出水胶体敷料中的三种水胶体成分以不同速度凝胶化,形成动态、长期的吸水系统,将其用于固定胸、腹腔导管,可以很好地吸收渗液,减少引流管滑脱的几率。

3.3 使用造口袋收集渗液

已有的文献报道中使用造口护理技术来收集管口周围渗液,既可保护伤口周围皮肤,也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吴德全等[14]提出应根据患者渗液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不同型号与类型的造口袋引流渗液,有一个引流管渗漏的伤口宜选择一件式泌尿造口袋。卞龙艳等[15]则是比较了两种尿路造口袋使用法即尿路造口袋穿出法与尿路造口袋插入法收集引流管渗液的效果,得出在患者为非负压引流的情况下使用尿路造口袋插入法更能保证患者在活动及改变体位时渗液无法漏出,患者的满意度更高。陈沛等[16]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根据不同渗液量来选择不同改良后的造口袋即应用不同收集渗液装置的组合来处理引流管口渗液。对于少量渗液,指24 h渗液量<10 mL,每天至少需要1块纱布但不超过3块的,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即可;中量渗液,指24 h渗液量在10~20 mL,每天需要3块或更多纱布的情况,可使用一次性造口袋联合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来收集;多量渗液,指24 h渗液量>20 mL,每天需要更换1块8 cm×8 cm棉垫的渗液,可使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橡胶奶嘴和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来收集渗液。祝海香等[17]总结了在应用深静脉导管引流腹水出现管口渗液情况时,除了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外,还加用了透明密闭留置针敷贴及新型导管固定装置施乐扣对导管进行固定,既避免了漏液,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导管的脱出率。

3.4 构建整合医学模式处理管口渗液

日常临床工作中发现,单纯依靠护士来解决引流管口渗液问题效果有时并不尽如人意。唐小丽等[18]指出构建整合医学模式,由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肿瘤专科护士、伤口造口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共同组成整合医学小组,通过医护联合查房、个体化的心理咨询等方式,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导致引流管管口渗液的因素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小结

目前临床上处理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的方法较多,随着新型敷料的不断出现,可以继续尝试使用新的材料或多种材料的优化组合,护士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与患者的需求选择更适合的方案。同时,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以着重于制定渗液处理指南,形成规范化管理,使临床护士有章可循。

猜你喜欢

渗液腹水腹腔
Hepatology|有针对性地降低门静脉肝压力梯度可改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腹水控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改良包扎法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淋巴管渗液处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置管外周静脉穿刺处渗液的原因及控制
术中术后如何防止腹腔粘连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哪些疾病易与肝硬化腹水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