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专业短期合唱团训练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11-26刘思宇厦门大学

艺术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音质音准合唱团

□刘思宇 厦门大学

笔者在本科期间曾多次指导过短期合唱团(训练时间一般为三个月),在宁夏支教时组建过一个小学课余合唱团和一个高中小型阿卡贝拉合唱团,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些非专业合唱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非专业短期合唱团的相关现状

多数非专业短期合唱团建立的目的是应付任务,在没有经过筛选的情况下强制组建一支合唱团,而最后可能要达到较高难度的合唱目标。面对较高的目标,有的指导教师在没有教授任何基础乐理知识的情况下,强行让合唱团成员以模仿的形式学完歌曲,这就导致后期多声部合唱时出现节拍走位、节奏错误、声部“消失”等情况;而有的指导教师只让合唱团演唱一个声部的歌曲,虽然避免了声部混乱的情况,却使歌曲的呈现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指导教师应该如何高效率地“合成”一个完整的合唱团并演唱出完整的合唱作品成为一个难题。

二、非专业短期合唱团训练方法

在非专业短期合唱团训练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声音偏虚,音准差,常存在大白嗓的情况;音乐基础差,对基本音型节奏没有概念;注意力容易分散,效率低等。以下将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一)指挥的前期准备

案头工作。指挥开始前期准备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歌曲的谱面进行分析,包括对背景时代、作词作曲家、歌曲内容、歌曲风格、歌曲形式等资料进行了解,不同的题材有着不同的写作背景和情感诉求。指挥在了解作品的同时,还需要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带有指挥自身风格的二次创作,这需要指挥能够充分体会歌曲的情感[1]。

情况预设。由于每个人的声音存在差异,指挥需要预设训练中会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如第一次训练成员的声部分配问题、成员音准节奏等个人音乐基础问题、成员的心态问题等,这些问题很可能影响到成员的自信程度,甚至影响到后续的训练效率。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成员相应的练习问题,是指挥必须在训练前就做好的预案工作。

手势设计。一个合唱团最重要的就是整体的和谐感,通过手势可以迅速培养合唱团的和谐感。手势不仅包括呼吸、渐强渐弱等手部动作,还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指挥在作品演唱过程中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尤为重要,生动的面部表情和有序的肢体语言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成员的热情,还能安抚成员紧张的情绪。相反地,指挥僵硬的面部表情和无序的肢体语言,会降低成员的参与感,使成员本就紧张的情绪更加慌乱。

(二)合唱团的前期训练

笔者思考过一个问题:在时间较紧,以参加比赛为目的的合唱训练中,该不该给合唱团成员渗透乐理知识。答案是肯定的,乐理学习能够辅助合唱团成员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谱面信息,提高作品的完成度,也有助于作品的后期处理。

分声部。声部的分配尤为重要,首先要明确声部的数量,再根据声部需求来挑选各个声部的成员。女高音声部是合唱声部中最高的声部,需要华丽清脆的声音;女中音声部作为中间声部,需要更加低沉、浑厚的声音;男高音声部需要明亮优美的声音;男低音声部在合唱中就像巩固一切基础的地基,需要流畅、深沉的声音。每个声部对音质的需求不同,对音域的需求也不同,自然不能草率地分配。

建立合唱概念。在第一次训练中,非专业合唱团成员多数没有学习过科学的歌唱发声技巧,笔者会先统一进行基本练声练习(如哼鸣、元音模唱等),这有助于成员寻找共鸣的位置。沈湘教授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2]但非专业合唱团成员由于没有学习音乐的基础,不会使用气息带动声音,所以笔者在练声中建立呼吸的概念(如腹式呼吸、循环呼吸等),接着向合唱团成员介绍之后会用到的一些指挥手势(如声音的渐强渐弱、声部进入等手势)。笔者会将与音程重叠、声音和谐感、声部层次感相关的节拍、节奏、音名等基础的音乐知识练习融入歌曲旋律的教学中,综合与歌曲相关的小游戏(如音高模唱练习、简单的卡农练习、简单的二声部和声练习等),通过这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树立合唱团成员的多声音乐观念,让合唱团成员不仅能学习到歌曲的旋律,也能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树立合唱团成员正确的音乐观念,以增强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建立声部概念。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多声部合唱是多数合唱作品都不可避免的部分,在对没有声部概念的非专业合唱团成员进行训练时,要如何快速有效地让他们建立起声部的概念呢?以二声部为例,首先,笔者会先从朗读两个声部的歌词入手。歌唱家卡鲁索曾说:“说话和唱歌的功能是相同的,是产生同一个生理机能,因此它们是同一发声现象。”[3]如果两个声部的歌词不一致,那么笔者会先将两个声部分在练习室的两侧,先学习节奏,由象声词(如嗒嗒、啦啦等)代替歌词,学习完各自声部的节奏后,再将歌词代入节奏中,分开进行带节奏的朗读。等两个声部的成员熟悉了各自的歌词后,再把他们合并起来进行歌词朗读,笔者会在合唱团成员合并朗读过程中对音量、节奏、速度进行调整和控制,使两个声部达到相对和谐的朗读效果。在多次合并朗读后,配以钢琴弹奏出两个声部的音高,让合唱团成员的注意力不仅集中在自己和另一个声部朗诵的歌词节奏中,还使音高逐渐渗透到有节奏的歌词中,建立起两个声部旋律的概念,这样接下来的二声部练习会相对轻松一些。

(三)合唱团的中期训练

在合唱团成员已经了解过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并对所演唱歌曲较为熟悉的情况下,指挥应该着重对合唱团的音准和音质进行处理。

音准。对于乐器,演奏者可以通过手和口来控制音准;对于歌唱,演唱者会通过声带来控制音准,除了声带自身的条件,外部的刺激和影响也至关重要。当演唱者处于积极状态时,音准会呈偏高的趋势;反之,当演唱者处于消极(或害怕、恐惧)的状态时,音准会呈偏低的趋势,更有甚者会丧失对音准的控制能力,出现破音等情况。这就需要指挥在训练中给予合唱团成员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并能够通过合唱团成员所呈现出的声音状况来判断其心理状态,及时做出合理调整。另外,环境因素也会对音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嘈杂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合唱团成员往往容易“迷失”在环境音中,特别是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非专业合唱团,因为外界因素而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会使合唱团成员产生紧张、慌乱的情绪,这不仅会破坏个人的节奏感和乐感,还会影响合唱团的整体情绪。

音质。这里指的是合唱团所呈现出的整体音质。每个人的音质不同,独唱时所呈现出的风格也不同,但合唱作为一个群体的一项集体活动,与独唱不同,需要一个均衡的、融合的音质,个性过于鲜明的音质反而会显得突兀,大大破坏了合唱作品的整体性。合唱团整体音质受到的影响主要来源于训练中对演唱方式的规定。在训练过程中,元音发音的优质与否,是决定音质的关键。在日常排练中,指挥应训练合唱团成员在发出辅音后迅速而一致地发出相同的元音,以保证元音的发声整齐且完整。此外,指挥应视作品的风格来判别所要呈现出的音质,当演唱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时,呈现出来的音质就更应偏向作品来源地的音乐风格,如陕北的作品《兰花花》,由于陕北方言咬字的关系,适合略微扁平的音质效果,更加贴合当地人民的生活;当演唱非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时,如《you raise me up》,可以呈现出圆润或是空灵的音质效果,抒发出歌曲鼓舞人心的温暖情感。如果合唱团对元音的运用无法达到统一的效果,就会产生不融合的整体音效。

(四)合唱团的后期训练

情感调动与现场演绎的效果、观众的情感体验、合唱团成员对歌曲的专业背景等相关知识都有联系[4]。

许多合唱作品或是创作年代已久,或是来自其他国家,对于处于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合唱团成员来说,难免会感到生涩、难以理解,而情感调动能帮助成员了解歌曲的相关时代背景、情感诉求,为合唱团成员找到歌曲最正确的定位,而合唱团成员对歌曲的相关知识理解得越深刻,其对歌曲情感的调动就会越积极,与歌曲的融合度也就越高。

在合唱中加入不符合歌曲情感的内容,如情绪平缓的歌曲加入大量激昂的群舞片段;在歌曲结构已经很完整的情况下强行穿插朗诵片段;将短小精悍的歌曲改为不断重复的冗长的形式等,这些改编都不能起到情感调动的作用,违背了原词曲作者的本意,使原本完整的音乐结构被迫分解成支离破碎的几个片段,以至成员无法专心体会歌曲的深意,虽然如实地唱着谱面上的音符和歌词,表现力却大打折扣,观众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非专业短期合唱团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个解决方案,旨在展现出一个更加精致的舞台,希望带给合唱团成员的不仅仅是音乐基础的认知,还有对音乐的热爱和艺术审美的提升;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歌曲呈现,还有情绪的表达和释放、艺术文化的宣传和普及。

猜你喜欢

音质音准合唱团
或许你看不见它,但它却是保证音质的重点之一 McIntosh(美国麦景图)CSI系列专业线材
私人影院音质优选 ATT(安缇)SUB-12+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青蛙合唱团
红红火火合唱团红红火火的十年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耳机,你真的是用来听音乐的吗?
要音质,不要便携麦博MD126十周年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