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上绘画与科学的视觉碰撞
——以卡拉瓦乔作品《圣马太的召唤》为例

2021-11-26安竑宇西北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聚光形式绘画

□安竑宇 西北师范大学

西方架上绘画从15 世纪早期开始就出现了很多渗透科学的形式美,像是充满了智慧的艺术家在创作世界一样。本文以现实主义大师卡拉瓦乔的作品为例,探讨美学中艺术的一个基本矛盾:艺术的再现与表现之间的对立矛盾。

为什么说卡拉瓦乔的作品中充满了艺术的再现与表现的对立,而他又如何做到将对立碰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呢?人们常说,一位艺术家,忠于他的思想的画笔创作出的作品是有灵魂的。在西方传统架上绘画中,艺术的形式再现和表现之间的摩擦一直不断,但是科学的“光学”恰恰让这样的摩擦碰撞产生了新的火花,就是融合。

卡拉瓦乔的《圣马太的召唤》显然是一次精心布置的电影场景,光影让画面的现场感无比强烈,耶稣带着自己的使徒圣彼得在画面的右边,左边则为税务官马太和其他收税人及佩戴各种兵器的武士。该作品构图严谨、格局大气,右边的耶稣轻轻抬起的手指着左边的收税人,巧妙地运用了聚光投影使人对画面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仿佛卡拉瓦乔作为电影导演在现场指导灯光师将光线聚集到某个人身上,更像是圣经里说的那样,圣马太用惊恐的眼神和表情回应着耶稣的圣召,恰到好处的明暗和分界线让画面充满了神秘和象征意义。想要创作一幅艺术盛宴般的画面,不外乎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是绘画的内容。不管是中西方的传统绘画,还是现当代的绘画,无论是西方的神话还是东方的神话,核心都是每个作品的中心,就像是建筑房屋之前整幢房屋都要设计好图纸,这个过程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圣马太的召唤》反映的就是圣经中存在的一幅经典场景,宣扬伟大的耶稣基督感召世人,经典的再现像是一场身临其境的体验。

第二是构图。每幅作品在创作的时候都需要先画出一幅草图,以防止多次修改,卡拉瓦乔以深色背景墙固定背景,将画面由纵深变为横向,巧妙地为之后的聚光留足了空间。故事的连贯性在画面的构图上一气呵成,更好地为画面增添了强烈的冲击感,艺术的故事再现和技法表现的融合在构图上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第三是技法。一直以来,形式与内容的冲突就是艺术本质上的一个矛盾问题。在卡拉瓦乔作品中,形式似乎不再与内容有冲突,反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碰撞。这样的碰撞既是科学的碰撞,也是艺术美创造和发展所必须经历的。卡拉瓦乔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运用了“光学原理”,也就是利用了光照明暗的变化,将视野聚焦到某个点,这就是这幅画面聚光的原因。光影使人物形象突出,运用新的表现形式完美地再现了一幅经典场景图,让画面更具有神秘色彩。

传统的艺术视野和格局就是西方偏重于情景再现,而东方则偏重于形式表现。卡拉瓦乔的作品,不仅仅是经典的再现,他的画作中也有了与之前艺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艺术本质的美不是单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从传统的西方摹仿说(也称模仿说)开始,到现代艺术中的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都是从再现一点点走出画面的限制的。法国拉斯科洞窟中的洞窟壁画是原始绘画的代表之一,它是经典摹仿说的代表,模仿自然的事物,然后再现出来。同样的动物绘画在毕加索手上更像是一幅生命力的绘画,在再现的基础上去表现,同样在摹仿说中除了模仿自然,还要去模仿作者的本心,即内心情感世界,也就是常说的艺术家忠于自己的内心的绘画是具有灵魂的。卡拉瓦乔的作品在科学的技术(也就是光影技术)加持下,画面的真实再现变得更有生命,就像画论《古画品论》中谢赫说的那样应物象形。真实的人物是有生命的,在光源的照射下显得更为立体生动。

以卡拉瓦乔的创作为介入点,探究传统西方绘画中在科学的发展下受到的影响。卡拉瓦乔的很多作品利用了镜子、透镜等早期照相技术,更好地诠释艺术的真实再现是需要表现加持,不单单是矛盾,更是一种融合。艺术家的发展是个人的艺术精神和感性因素结合理性的多样化的形式发展,形式中有内容、内容中有形式。艺术再现需要艺术的表现因素,艺术表现同样需要有再现的目的,这样的艺术也更具有审美内涵。

猜你喜欢

聚光形式绘画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聚光科技:经营“惨淡” 股东忙“套现”
聚光光伏组件效率降低在生产侧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杨眉村即景
画与理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