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对听障儿童进行阅读教学

2021-11-22李卫群

读与写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绘本儿童内容

李卫群

(湘西州民族特殊教育学校 湖南 湘西州 416000)

听障生由于听力的缺陷导致其语言感知相对较弱,所以在学习语文语言中必须要依靠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辅助,通过手势语、姿态语、图片、实物、课件及表演等来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能更好地还原语文教材中的情景描述,降低文本解读难度,激发听障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最终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1.培养听障生阅读习惯

提高听障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不断地丰富听障生的自身阅读内容,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内容熏陶下具备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素养。教师要防止学生进行无效阅读。学生虽然在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内容和阅读储备,但是缺乏教师引导,学生培养习惯无法形成,使学生在阅读完成的一段时间就忘记或者没有有效地从阅读内容中收获知识,这是学生无效阅读的主要原因,这样对于提高听障生的阅读能力是于事无补的。所以教师应当在重视听障生阅读量的同时培养听障生科学、有效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灵活运用空闲时间进行阅读,并要求听障生家长的配合监督,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考核。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觉得优美而富有深意的好文好句进行记录和抄写,反复阅读这些精选内容,这样才能使阅读有效,通过阅读收获知识和内心的满足感。

2.立足生活深化阅读教学的情景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学习中,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越一致,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越高。”在听障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科素养的渗透就是要把情境与语言环境紧密融合,只有这样,创设的情境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体现听障生“依文学语”的特殊性,让听障教育的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比如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教师可以巧设上课时间,将学生带出课堂,回归生活,感受“火烧云”式晚霞的魅力,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培养文本想象能力。然后再带领学生细读课文的3、4、5、6等自然段,让学生从“身临其境”回到作者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描述情境中,使抽象枯燥的语言文字成为令人愉悦的图像,如此就能逐渐拓展其想象的空间,由此真正感悟了教材的文本意境。

3.利用多媒体帮助听障生理解课文

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将抽象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和动态场景,真正使听障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更深刻地解读课文的深意与境界,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景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思维训练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让听障生通过观看幻灯片展示的故事片段,创新故事的开头,自主地构想故事的结局,学会运用逆向思维推导故事的起因和经过;或是通过看动画的图像,引导他们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表演,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教学《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课时,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新词,理解诗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如此才能启发学生想象,感悟诗中呈现的美丽春景和表达的欢娱心情。

借助文字、动画、视频图像的高度融合,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听障学生能在课堂上更好地感受到难以理解的事物和情感,真正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语文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而在听障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根据听障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材内容的需要,教师应努力寻找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使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使学生了解到课本知识的同时,又了解到课堂之外的繁华世界,既拓宽了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4.为听障儿童营造舒适的阅读氛围

在良好的环境中读书,容易使读者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对读本内容有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要注重环境对听障儿童阅读兴趣的影响,根据现有的条件想方设法布置环境,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环境并主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使他们获得多的发展。

听障儿童有丰富的表演欲望,他们非常擅长模仿表演,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带领听障儿童开启分角色对话来阅读绘本。如《是谁恩恩在我头上》,绘本通过幽默有趣的形式,在小鼹鼠和鸽子、马先生、野兔、山羊、奶牛、猪生生、苍蝇之间幽默的对话以及动物拉恩恩的行为,让听障儿童认识各种动物的大小便,满足其好奇心。在阅读时,教师可以提供动物的头饰给孩子,通过配戴头饰分角色对话入情入境地阅读绘本。教师只要儿童在不影响日常课程学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绘本类型、阅读地点、阅读方式。

结语

听障学生由于其身体缺陷,从而产生极其严重的自卑心理,教师一定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暖、自由、平等、和谐、博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教师面前敞开心扉交流和沟通。

猜你喜欢

绘本儿童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绘本
绘本
绘本
主要内容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