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就业能力提高的策略*

2021-11-22陈贤琛

读与写 2021年20期
关键词:实训中职职业

陈贤琛

(博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 玉林 537000)

引言

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中,地方政府产业结构根据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再加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建设发展加快,道路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刺激了地方居民的汽车需求量。相比较而言,这一消费倾向,促使地区的汽修及养护行业得到发展机遇,对养护企业与汽车维修技术水平提出了新要求,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基本的农作机械的维修需求。但是县级中职学校因教学设备及其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上岗率会受到影响。对此,保证人才输出质量,提升汽修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以及职业素养非常重要。

1.县级中职院校发展现状

1.1 中职教育发展有待提升。职业教育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同样也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使命。其作为职业教育基层单位,我国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上,发展县级特色产业、稳定就业、劳动力转移,提高县级地方劳动生产力与生产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对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应重视县级中职教育的功能,提升教育公平性、补齐短板、做好教育普及工作等,且发挥好职业教育的作用,巩固其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并且,做好县级教育的统筹规划与管理,且需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建设。但是,县级中职学校尚未形成教育合力,部分地区职业院校在制度执行上停留在形式表现,进而表现出一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问题[1]。如按照教育部明确规定,地方中职学校可聘任有教育和实训经验的兼职教师,但是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没有形成统一体系,职业部门在政策导向上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推动县级中职学校的有序发展。

1.2 教师实力有待加强。相比较城市地区的中职学校来说,县级中职学校应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教育资源等方面较为不足。部分县级中职学校因办学条件的限制,实验实训课时量因设备数量有限或陈旧,被其他课程教育占用有所缩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教育资源建设要求。虽然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并加大了经费投入。但是,但经费的使用主要侧重于城市职业教育,县级职业教育和实际需求存在缺口,实验设备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实践教育受到限制。所以,经费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县级及其他农村职业教育力量不足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这一问题的解决能够缓解县级职业教育的边缘化问题,应该引起地方相关部门的注意。

1.3 专业职业教育体系较为落后。第一,现阶段,普通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课程结构,多数还是传统汽车四大结构为主的授课方式,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等内容的加入量较少,实训技能更多的是局限于传统汽车维修与简单拆装操作,缺乏汽车保养维护等方面的实训内容。并且,在课程内容的制定上,较少有关于设备使用及检修仪器内容,很难与实际就业相契合。第二,汽修课程缺乏足够的理论授课。县级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更加倾向于技能培训与就业,不重视与汽修专业相关的应聘技巧、计算机应用及日常英语等课,数学、语文、职业道德等有关于文化素养的教学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受到专业课程之外的内容的教育机会较少,则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和技能[2]。第三,专业课程教育缺陷。部分县级中职学校因客观条件的影响,专业实习及设备资源不充足,理论与实践课程划分界限非常明显,且没有形成统一化教学体系,更多的是倾向于传统“说教”方式。而实习培训倾向于师徒制的操作训练方式,理论和实践内容相脱节,学生难以理解汽修实训的某些操作要领或者是“纸上谈兵”。

2.县级中职学校提高汽修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县级中职学校改革,为有效调动起教育活力,使其服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应以中等学历的职业教育为基本点,还应协调做好社区教育、学习指导、职业培训与劳动教育等。稳步提升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提升专业教育质量,促使更多以就业为目的的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业教育。对此,不仅要从政策导向上,辅助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输出,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精准扶贫等工作,还要给创新发展的中职学校示范单位进行资源衔接,为学生提供实习或就业平台。需要强调的是,优化学校教育水平也很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2.1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县级中职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尤其是专业课程教师量与专业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出来,当下多是汽车厂或修理厂有经验的“老师傅”进行实训授课。但是这些师傅具有实践经验,但是缺乏教育经验,还有很多是“半路出家”或中途转行进行课程教学。或者是科班出身的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强,但是缺乏实训经验。对此,中职学校应以政策扶持来吸纳外聘教师进行授课,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选配教师脱产到企业进行锻炼,提高教师全面教育能力。

2.2 选择合适的教材。中职学校更新教材,是为了保证学生受到先进的教育思想与专业技能知识,从而更好地利用都工作岗位上,若教材版本陈旧,如汽车构造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没有出现在教材中,则学校没有重视到教材的指导作用。对此,学校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就业定位,选择合适的教材,使其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训学习。

2.3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设计专业课程。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色与需求,做好特色产业,完善当地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促使二者相挂钩。职业教育为社会输出技能型人才,为满足汽车制造、维修等行业,精准定位未来就业的岗位。县级中职学校应完善课程体系与评价考核形式,结合汽修教育教学特点,提升专业课程建设的模块化与综合化,引进新能源、新工艺、新技术,紧跟与捕捉汽车行业发展动态,为技术型岗位提供具有学习能力与理论实践能力的人才。

2.4 落实创业教育。县级中职学校缺乏社会经验与文化教育,在面临未来就业上缺乏了解,很多汽修专业学生常因工作性质,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对此,应结合学情与教育资源,开发建设创业教育平台,为中职学生提供职业道德与社会就业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工作岗位,以及适合自己的就业选择,帮助其树立健康的就业观,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培养其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创业能力。对此,县级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应坚持教育信息化、专业化、全程化标准,结合行业发展形式,采取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创业观与就业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而创业教育则是一项综合教育内容,以多种形式展开最为适宜,为学生提供创业讲座、在线学习平台等资源,或者是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厂,由此加强其对岗位的认知,从而正确评价自己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就业岗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县级中职学校教育的创新改革,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着力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还要建立“工匠精神”的教育观。对此,完善师资队伍、提升设备设施水平等,是学校软硬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力量的基础。地方相关部门及学校管理者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促使中职学校教育成效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实训中职职业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实践参考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