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2021-11-22张华娟

读与写 2021年20期
关键词:德育传统学校

张华娟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中心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33)

前言

小学德育主要以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这样的课程特点使得教师在实际课程开展过程中,需要对新兴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究和创新,方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内容和提出的对策对丰富我国小学德育管理模式改革的内容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指导当前小学德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1.在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传统文化中出现的问题

1.1 教师未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未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师将传统文化与德育管理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并未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部分教师认为传统文化时代背景过于浓郁,现如今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易使学生出现各种困惑,导致在小学德育管理中传统文化渗透率不高,进而影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使教师对于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进行的不到位。

1.2 传统文化渗透过于重视形式。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上一般仅是停留在书面讲解上,以至于学生对教师讲解的传统文化知识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中。这种过于重视形式的传统文化渗透,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1]。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论语》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其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进行学习与思考的辩证讲解。教师在教材选用的传统文化相关课文的讲解上,需要注意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讲解后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学会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1.3 学校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学校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德育管理的任务移交给教师,忽视了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单凭教师的努力并不能使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渗透效果达到最佳。学校需要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的渗透活动,协助教师一同完成在德育工作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2.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

2.1 提高教师传统文化渗透能力。为了提高教师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管理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需掌握好讲解课程知识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比例,从而将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渗透在实际教学中[2]。

例如:教师在讲解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时,教师除了需要在教学中讲解古诗,也要向学生介绍寒食节的来历,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搜索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以这种拓展讲解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有助于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收获传统文化德育的滋养。

2.2 将传统文化建立在实地观察中。为了将传统文化建立在实地观察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线下参观欣赏的方式了解传统文化。教师采用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时代变迁,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学生在参观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在观察到古代的器具,学生会意识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工作人员生动的讲解会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3 学校举行传统文化的宣讲。为了使传统文化渗透在德育管理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的相关宣讲活动,协助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传统文化德育渗透效率。

例如:学校组织各班级进行传统文化的演讲活动,班主任负责评选,将传统文化宣讲能力优秀的学生上报学校,由学校组织进行全校宣讲。学校将升旗仪式后的国旗下演讲变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学校将班主任上报的学生名单进行时间安排,使其有序的进行宣讲,以学生演讲的方式有助于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加强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

3.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3.1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小学教师在德育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事实上是在协助学生及时纠正不良习惯,确保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前人的事例可以学习到很多经验,有助于学生高效的接受德育教育。

3.2 有助于学生形成道德观念。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进行培养,协助学生进行优良品质的传承。尽管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且有限,不能准确变达三观的意义,但是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事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这种潜移默化之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3]。

结论

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新课改下小学德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中提出的几点建议,主要围绕传统文化,注重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下,将会出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德育传统学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推介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清明节的传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