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1-11-22顾晓红

读与写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公共设施法治道德

顾晓红

(安徽省寿县教育体育局 安徽 淮南 232200)

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助于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三观,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所有的教师都应该首先成为学生的道德教师,培养好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对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以及他们价值观的引导是十分有帮助的。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法制观念,健康的成长,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具备更科学严谨的态度。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有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对于我们改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这都是单向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要谨记学生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积累成长的。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道德,而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道德教育对于人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只有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发挥自己课堂主体性,才能够让学生更好融入课堂,更好学习。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刻板印象就是枯燥,那么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善这种印象,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2.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树立有效的教学方向。有效的教学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指导下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并通过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其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方向的具体体现,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方向的形式,教学计划是教学方向的阶段性发展措施。这系列可以作为道德法律教育的基础和入门。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建立有效的教学方向。

2.2 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体现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后能否得到相应的理解。德育和法治是基于意识和理念的教育学科,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意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措施。在不断实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会发现情景教学学对所有学生都非常有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天性较为活跃,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为此不能够严格的要求低年级的学生有效地专注于课堂学习,情境教学课程可以使学生长期专注于课程当中。实际上,情境专业教学是指通过为教室中要教授的各种知识点创建情境,使学生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以各种方式思考的方式来创建情境,并询问有关情况下老师问题。

2.3 鼓励性教学。社会道德和法治建设的课程与一般主要学科的课程不同,中文课的社会道德和法治要求师生要充满善良,真诚和同情心。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增强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使用标准的支持和鼓励的教学内容,这方法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使用多种方法来了解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例如在《我是自己的主人》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合理的引导到一些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个人的一些感受,想法和;鼓励学生进行同学间的交流,学会在合作中控制情绪,在情境体验中,学生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护自己免受生活中各种威胁,能够从容和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巨大压力,挫折和失败。

2.4 注重启发学生,促进全面发展。课堂内容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教师需要安排适应课堂的形式,灵活地衔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创新,使学生更好全面发展。教学不能分为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把日常生活与课堂上的知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启发学生之后,也要让学生把相同的知识用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够温故知新。在遇到小事时,注重启发可以让孩子更深刻的理解,有更深的记忆点,也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例如,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理解除了自己使用公共设施,还有他人使用公共设施。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教会学生具体的公共设施细则和抽象的公共生活规则,最后上升到社会性情感,就是人与人的关爱,爱护公共设施是为了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首先让学生体会公共设施带给公民的便利,然后认识到破坏公共设施会受到法律惩罚,让学生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让他们更自觉的爱护和正确地使用公共设施。最主要的是要将这种意识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将其行为进行生活化,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由上可知,道德与法制教育是当前教育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师应当重视到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有效性,努力的创新到教学的方式,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强烈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公共设施法治道德
政府在农村公共设施协同治理中的角色探析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一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