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体中肾管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1-10-31张方圆刘子玮陈玉莹贾妍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组织化学腺癌宫颈

张方圆,刘子玮,陈玉莹,贾妍

子宫体中肾管腺癌(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us corpus,UCMA)是一种起源于正常的中肾管残留组织或其过度增生的妇科恶性肿瘤,常表现为阴道出血,肿瘤细胞包含嗜酸性细胞质,细胞结构呈管状、导管状、乳头状、网状及实体结构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GATA3是中肾管腺癌特异性标志物。分子学常表现为体系的KRAS、ARI1A 突变和1q 重复突变。UCMA 预后较差,不同分期治疗方案不同,包括手术和辅助性治疗,手术为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辅助性治疗包括紫杉醇/卡铂化疗±放疗。UCMA 诊治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现报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我院)收治的1 例UCMA,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丰富临床经验,减少对该病的误诊和漏诊。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71 岁,体质量指数(BMI)22.8 kg/m2,绝经20年,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 个月,于2020 年8 月14 日收入院。1 个月前患者阴道出血,色鲜红,以晚上为多,无血块,无腹痛。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予以断血流片,6片/次,3 次/d,未见效。患者遂至当地医院复查,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示:子宫肌层内多发异常信号灶,考虑多发子宫肌瘤并部分变性可能性大,左侧附件区囊性灶,囊肿?骶管囊肿。建议手术治疗。患者遂至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分泌物量少,色正常,宫颈光滑,萎缩,可于子宫前后壁触及多个结节,活动性良好,压痛阴性,双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宫腔线清,内膜约0.4 cm,宫腔回声不均,前后壁均见低回声结节。超声诊断:子宫多发肌瘤,请结合临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2.24 μg/L(参考范围0~5 μg/L),糖类抗原125(CA125)15.10 U/mL(参考范围0~35 U/mL),CA19-9 7.22 U/mL(参考范围0~37 U/mL),β2-微球蛋白2.89 μg/L(参考范围0.6~2.3 μg/L),绝经后卵巢癌风险预测指数(ROMA 指数)18.21%(参考范围0~25.3%),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3.60 μg/L(参考范围0~1.5 μg/L)。诊断为: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剖视子宫,见子宫内膜粗糙,可见1个大小约1.0 cm 肿物,送检快速病理:子宫内膜癌,浸润肌壁深层。但考虑患者年龄较大,且合并高血压,术中血压不稳定,遂决定结束手术。术后常规病理(见图1、2):(子宫内膜)腺癌,中等分化,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支持UCMA,浸润至子宫肌壁深层(外1/3 层),脉管内见有癌栓,宫颈管未见癌,双侧附件未见癌,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慢性宫颈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均阴性,Ki67 阳性率40%,P53 阳性率5%(弱阳性),P16 部分阳性,小核特异组蛋白1(MLH1)、丹皮多糖2(PSM2)、MutS 同 源 蛋 白 6(MSH6)、MSH2 均 阳 性,BRAFV600E 突变特异性抗体(VE1)、D2-40 均阴性,CD31、GATA3 均阳性,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部分阳性。患者术后行白蛋白紫杉醇/卡铂化疗3 个疗程,随访4 个月,未见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

图1 子宫病理图(HE×100)

图2 肿瘤细胞GATA3弥漫阳性(EnVision×100)

2 讨论

UCMA 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来源于正常的中肾管残留组织或者残留组织的过度增生。中肾管残留组织主要位于卵巢旁、宫颈侧壁及间质,很少见于子宫体及阴道[1]。因此,中肾管腺癌最常发生在宫颈,UCMA 罕见。其临床表现常见异常阴道出血。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出血,应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疾病:生殖道炎症和生殖道肿瘤。生殖道炎症包括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息肉和子宫内膜炎等。生殖道肿瘤分为:①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良性息肉等。②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和输卵管癌。该患者妇科检查见分泌物量少,色正常,生殖道炎症可能性较小。本例患者宫颈表面光滑,入院后完善宫颈癌筛查,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提示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暂不考虑宫颈癌。双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异常,附件疾病的可能性较小。该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BMI 为22.8 kg/m2,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较大,但患者子宫内膜0.4 cm,内膜未显著增厚,遂未行诊断性刮宫。且当地MRI 及我院彩色超声均提示子宫多发肌瘤,因而入院诊断为“子宫多发肌瘤”。术中常规剖视子宫后见内膜粗糙且伴肿物,遂送检快速病理,病理回报子宫内膜癌。结合本病例,总结经验:①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建议严格从生殖道炎症、肿瘤进行鉴别诊断;②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较薄,即使内膜仅0.4 cm,若出现阴道出血,也应行诊断性刮宫或者宫腔镜检查。③术中切除子宫后,建议剖视子宫,若发现异常建议送检快速病理。

由于UCMA 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如同本例患者,该类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出血,诊断困难,常依赖于细胞学、活检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学特征。①细胞学方面,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常呈泡状和成角,并含有少量的、淡色到嗜酸性的细胞质。缺乏鞋钉细胞、鳞状或黏液分化细胞[2]。②组织学方面,细胞结构为管状、导管状、乳头状、网状及实体结构等,伴立方至柱状上皮,管状囊性结构常分泌嗜酸性成分[2]。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为配对盒基因8(PAX8)、GATA3 和CD10 阳性,ER、PR、P16 和野生型P53 阴性。本病例并未检测CD10,且患者P53 弱阳性,P16部分阳性,可见UCMA 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还需进一步研究。已有研究表明,GATA3 可被认为是中肾管腺癌特异性标志物。PAX8、CD10 阳性也是其特征[3]。常需要与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鉴别。中肾管腺癌的上皮为有限的假分层,内皮为立方形,而内膜样癌及浆液性癌表现为明显的假分层,并且几乎所有的中肾管腺癌患者病理都存在腔内嗜酸性分泌物[1]。通过组织学上缺乏鞋钉细胞、伴明显的细胞透明化、嗜酸性基质、GATA3 及PAX8阳性可与透明细胞癌鉴别[4-5]。④分子学常伴体系的KRAS、ARI1A 突变和1q 重复突变[6]。另外,Na 等[7]对12 个UCMA 病理标本进行二代测序,结果显示16 个基因中42 个单核苷酸突变,大多数为KRAS(10/12)和ARID1A(9/12)突变。在16 个基因区域内可见拷贝数变异,包括57 个扩增和10 个缺失,最常见的是1q 重复突变(11/12)。

UCMA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的患者多于同分期宫颈中肾管腺癌,预后也较同分期的子宫内膜癌差。治疗需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根据患者FIGO 分期及一般状况决定是否进行辅助性治疗。辅助性治疗包括紫杉醇/卡铂化疗±放疗。研究表明,36.4%(4/11)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疾病进展,无进展生存期为4~10 个月,最易转移至肺部,相关机制仍不清楚,但可能经血液转移。与宫颈中肾管腺癌相比,UCMA 更易转移至肺部[7]。另外,肿瘤体积大、肿瘤边界不清、合并肿瘤细胞坏死、有丝分裂活跃、FIGO 分期晚和脉管浸润等都与癌灶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在多元回归分析中,FIGO 分期晚、有丝分裂活跃和脉管浸润是疾病发展、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用于预测子宫内膜癌转移风险的病理学特征也可以用来评估UCMA 的预后[7]。另外,合并KRAS/NRAS 突变的患者,对K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靶向抑制剂有效[8]。本例患者术后进行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UCMA 临床特征不明显,预后较差,未来需要更多的报道及相关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的治疗。

猜你喜欢

组织化学腺癌宫颈
miRNA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卷丹的显微及组织化学观察
勘误声明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植物地上部位叶的组织化学研究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