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德尚艺,营造风清气正行业新风

2021-10-21海风

上海采风月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艺术家

海风

“爱党、爱祖国、爱人民,问问自己,在心中的分量到底占多少?”在最近全市文艺工作者艺风艺德专题培训班上,“七一勋章”获得者、作曲家吕其明抛出了这么个问题,引起在座文艺工作者的思考。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21年全市文艺工作者艺风艺德专题培训班近日在市委党校开班。培训班汇聚了来自上海文化娱乐领域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近200位人士,通过专题讲课、学员座谈、艺术家分享等多种方式,重温党的初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奉献文艺精品。

学员们表示,要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在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要积极参与文娱行业综合治理,严于道德自律和职业自律,坚决抵制“饭圈”乱象,坚决抵制泛娱乐化,坚决抵制高价片酬,开展专业权威文艺评论,为文娱领域的风清气正作出努力。

切不可追求转瞬即逝的流量

传承好老艺术家的优秀作风

“我要给自己打90分以上,为什么?我们党的战斗历程是100年。100年间我亲身经历80年。这80年中间就是我体现爱国爱党的一个过程。”在开班的当天上午,“文艺界先进典型现场课”环节,91岁的作曲家、“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真诚地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以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上了生动一课。他历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战争到和平、从贫穷到富强的伟大成就,结合自己从10多岁加入抗敌剧团开始,陆续实现“小人小马小刀枪”、小提琴梦、音乐梦、电影梦四个梦想。他回忆《红旗颂》的创作,没有什么高超的技巧,有的只是淳朴的情感,将他对党和祖国无限的热爱融入其中。“能够得到人民的认可和喜爱,就是对作品最大的褒奖!”

近期对于文娱圈的各种乱象,各层面携手重拳整治,吕其明在报纸上也看到一些情况。他表示,作为一个7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看了以后心情是比较沉重的。他觉得现在各方面及时抓这个问题,让大家来进行讨论、学习,是非常及时、很有必要的。现在娱乐圈出现一些乱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吕其明认为有规章制度方面的问题,也有监管方面的问题,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认知的问题。“在认识上还有待提高,从我切身感受来说,爱国爱党,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

“我算不上书法家,只是书法理论工作者。”79岁的书法家刘小晴在培训班上也讲述了他的艺术经历以及名利观。他认为从事艺术的人有名利心是正常的,但要取之于实名,不要虚名,利则取之要无愧于心,近些年他还多次远赴云南省红河州指导当地青少年书画学习,扶贫帮困,捐款数百万元,“我的生活很简单,对物质没什么要求,看到孩子们有了生活用品、学习资料,比什么都开心。”

老艺术家的艺德艺品感染了在场所有学员。事实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一大批优秀的前辈艺术家对后辈言传身教,像灯塔一样,指引照亮后来者的从艺之路。

舞蹈家黄豆豆清晰地记得走进练功房的第一天起,老师们就教育他们——艺德修养决定一个人的艺术境界。“一天,学校通知我们周六上午去参加贾作光老师的剧目排练。听到那个消息,我很意外:那时贾老师至少已七旬以上,还能登台表演吗?到了舞蹈开排的那天早上,贾老师比原定时间提前了近40分钟到达排练厅并开始热身训练。而当我们这些徒子徒孙们一边啃着馒头一边掐着点儿赶到排练厅时,贾老师已练得大汗淋漓。记忆中那一天的舞蹈排练,自己内心是带着对前辈艺术家深深的敬意和对自己重重的自责完成的——年过七旬的前辈舞蹈家们,为了完成好一场演出,可以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训练,而在这一点上,我们这些晚辈差太远了。那一个早上的排练,使我明白:作为一名舞蹈工作者,不论年龄大小、辈分高低,只要未来还有一场演出在等待着我们去完成,我们就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黄豆豆说道,“由此我想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该坚守持之以恒的专业精神,切不可追求转瞬即逝的流量。”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回忆起闵惠芬老师在《长城随想》首演前的情形。当时她正病魔缠身,作曲家刘文金在创作中欲减轻她的演奏難度,她知道后坚定地反对:“艺术怎么能向难度妥协!只要能表达出应有的气质和神韵,再大的难度我也要拿下。”“《长城随想》的二度创作时期,也是闵惠芬老师的生命垂危之际。这种对艺术严谨的态度和追求,是上海民族乐团宝贵的精神财富。”罗小慈说道,她表示要传承好上海民族乐团老艺术家的优秀作风,要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更好地融入作品,做德艺兼修、弘扬正气的践行者。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主持人曹可凡的《可凡倾听》栏目采访了很多老艺术家。他也表示,作为主持人,从前辈科学家、文艺家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如画家吴冠中先生说:“人生短,艺术长”;音乐家吕其明先生说:“对党和国家,以及民族文化深沉的爱,成就了《红旗颂》”;钟南山院士说:“同情与爱是一个医生的基本品质。”“前辈大家的字字句句,听来无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催促自身修养提高,也向公众传递人生哲理。”曹可凡感慨道,“文艺工作者作为精神产品创造者,会在一定范围内对公众产生影响。可是,我们自己千万不能因此陷入自我陶醉的怪圈,相反,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低标准来讲,坚决不碰红线、不触底线,但也要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提高道德修养、锤炼艺术品质,不辜负人民期望,珍惜美好创作环境。每次出镜时,我时常会提醒自己,要以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出镜的心态要求自己,充满敬畏,心怀珍惜之情。”

在创作领域上精益求精,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无论流量有多高,外在光环有多闪耀,最终文艺工作者还是要靠作品说话。是为个人利益而创作,还是为理想而创作,也决定了作品的价值所在。

上海作协副秘书长、作家滕肖澜表示: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大师,他们之所以称得上是“大师”,除了作品本身技术上的精湛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把写作的触角伸入社会各个角落,触碰时代的脉搏。他们的作品,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流水线上的文字加工者。“淡泊名利、虚怀若谷,永远是一个优秀艺术家应该具备的品行。今后的写作中,我将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志向,扎根生活,着力于刻画时代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刻画平凡小人物的不平凡,书写上海、书写上海人。”

上影演员剧团演员孙俪认为:“影视作品饱含着力量,它反映、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同时肩负传递人生态度和价值理念的使命。”孙俪坦言,她喜欢的人物总有一股积极向上、永不妥协的力量和精神内涵,如《安家》里的房似锦,在现实生活和原生家庭无情的打压下依然勤奋工作、努力生活;《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在变故和挫折中扛起家族生计,勇于创新、逆境生存。“作为演员,我更在意一个戏可以给我、给观众带来什么、留下什么。能鼓励那些同样坚持理想的人,也让我更坚信这个职业能够给予社会的温暖和能量。”孙俪说道。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蒋铁骊表示:“用作品记录红色历史,用创作弘扬红色文化,用作品讲述红色故事,这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位艺术家艺术价值的真正体现。”蒋铁骊透露,近期创作了几件迎接建党百年的主题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深刻体会。“主题创作对艺术家来说既可以非常直接地进入到社会的文化与历史之中,又可以和时代脉动产生明确的关联,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从艺术家的综合经验到艺术能力,每一个环节的锻炼都非常具体、非常全面,绕不过去。所以主题创作这样完整的艺术经历对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一次非常巨大的锻炼和考验,是极为全面的党史知识的重温与再教育,是艺术家社会责任的实际体现。”

通过这次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更深刻地理解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根本任务。“作为影视制作方和行业资源平台方,要带头抵制天价片酬,合理配置成本比例,在创作上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统一起来。”腾讯影业副总经理申少峰提到,“作为互联网影视公司,我们也有责任进一步改善内容推荐算法,在产品评价和艺人使用上摒弃‘唯流量论,走通走好‘内容模式之路。”

“民营剧团要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文化市场的发展,创造正能量的内容,引领老百姓的健康生活。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看得远、看得准。”上海新东苑沪剧团团长沈慧琴谈道,“作为一家民营沪剧团,我们要以上海文化沪语为特色,唱出老百姓的心声,唱出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民营剧团要站稳脚跟,走正舞台,立足市场,需要不断地原创和创新,但必须时刻记住艺风艺德,心中爱党爱国爱人民。”

敢于批评,敢于亮剑,敢于干预,展示文艺评论应有的责任与贡献

对文娱领域的饭圈乱象,文艺评论界对此早有批评,并且以其特殊的专业性介入文艺创作。但是却没有呈现出理应有的权威性,力度不足,影响力不大,形不成气候。这在作家、文艺评论家简平看来,当然有整个社会氛围的原因,“但是从文艺评论本身来说,是不是也有本身打铁不够硬的问题?怕得罪人,怕引火烧身,怕惹出各种麻烦,以至说话不响亮,不尖锐,不锋利。”简平表示,通过此次学习,文艺评论家们强烈地感受到要在这次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中,自觉地践行党的要求,自觉地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拿出应有的勇气,勇敢和勇猛,敢于批评,敢于亮剑,敢于干预,敢于主动出击,敢于创新地运用专业方式和手段,展示文艺评论应有的强势的责任意识,引领意识,直面意识,这样才能获得社会和文艺界的尊重,获得自身的尊严,使得说话有分量,有权威,有影响,为营造清朗的文娱领域做出应有的独特的贡献。

“目前书法界批评和自我批评少,表扬和自我表扬多,伴随着‘红包的厚度决定评论的高度,的确也捧红了江湖体、丑书,这种风气要坚决纠正。”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文惠也提到了书法界的一些乱象,“就目前书法界而言,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如‘过度辅导,所以在‘大师从这里起步上海市少儿美术书法大赛设了现场测试环节,市书协获奖作者也增加了‘现场书写测试,这个措施非常有用,有‘过度辅导现象的人就不来参加了。”对书法界的乱象,田文惠认为,要用正确的观念加以引导:第一,传承好优秀的书法经典;第二,在传承好经典的基础上创新;第三,对不良风气敢于说“不”。

“书法界的不良风气,大多表现在入选、获奖、入会、考级和换届选举等方面。比如,有些作者不肯下苦功学习经典,走捷径,追时风,甚至请高手代写作品,以求快速入选或获奖。极少数评委讲关系,徇私情,评审不讲原则。为了名利,有些人拼命包装自己,毫无分寸地自我吹嘘,吸人眼球。”中国书协副主席,上海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潘善助也直率地点出了书法界存在的问题。为此他表示作为上海书协的驻会负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在上海书法界的艺风艺德建设上作出自己的努力。“几年来,我们书协陆续推出了一批规章制度,做到评审公平、公正、公开,入会按标准,获奖讲水平,而且流程规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同时,要向老一辈书法家学习,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坚决反对唯名利、唯技法、小圈子的书法风气,推动上海书坛风清气正。”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

“艺风艺德”四个字看似抽象,但在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吴虎生看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其实就是三个词——自律、尽职、担当。“宿舍、练功房、舞台”三点一线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非常枯燥,吴虎生反倒觉得能在繁华的世界中守住一方艺术的净土,很宝贵、很难得。随着舞团的市场化运作,他面前的机会和选择变多了,周围的杂音和干扰也变多了,“但我坚信,唯有自律,方能自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这不仅是对一名芭蕾舞演员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所有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吴虎生说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记自身的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

“我是相声演员,我有三十多件大褂儿。穿上这身大褂儿,很容易,穿出专业性、职业范儿,则不那么简单。这需要保持一片专情,讲规矩地学,按规范地演。专业便是职业,职业更要敬业,敬业才能成就事业。”相声演员赵松涛结合自己的专业、实践经验,总结了六句话,习得“六情”:对专业要保持专情,对观众要富有温情,对生活要充满热情,对未来要洋溢激情,对作品要融入感情,对自己要不失真情。

“昆曲是本大百科,演好戲,做好人,更是篇大文章。”90后昆曲演员张冉感言,走上昆曲道路,不仅选择了梦想和职业,更是选择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我一直努力为昆曲传承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把青年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对象。成立工作室以来我举办了两百多场昆曲演讲演出与培训,用多种方式向青年群众传播昆曲,激发听众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激发青年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

“现在还有年轻人学手艺吗?”这是从事非遗文化的90后、非遗海派剪纸青年传承人李诗忆耳边听到过最多的评论,询问背后也透露着对真正以非遗为职业的手艺人的一些担忧。但李诗忆表示,“正是因为自幼学习的经历,我更热爱这份手艺,更将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海派剪纸作为个人的社会责任。我们应该树立心系人民、弘扬正气的艺术目标,培养淡泊名利、自律厚德的艺术精神,端正虚怀若谷、谦逊好学的艺术态度,同时建立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创新,尤其是以新时代特色和人民精神需求为积极正向的创新,才是作为文艺工作者值得奋斗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艺术家
关于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建设的思考
浅谈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意义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