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工匠型”教师:内涵认知、 标准研制与培育路径

2021-10-15朱庆邱庆谭绍华

职教通讯 2021年9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教师

朱庆 邱庆 谭绍华

摘 要:“工匠型”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中“工匠精神”优良的教师。“工匠型”教师的培育离不开明确具体的标准引领,在明晰内涵的基础上按照“匠德、匠心和匠术”三个维度设计了“工匠型”教师具体的考核指标和办法。对照考核标准,我国教育部门应从三个方面培养“工匠型”教师:以红色教育家、大国工匠和全国优秀教师为学习榜样,导其学“人”;以“三教”改革和育训并举为修炼重点,助其做“事”;以技术研发和“双创”教育为展示平台,励其造“物”。

关键词:“工匠型”教师;内涵认知;标准研制;培育路径

基金项目: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2020—2021年度重大课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重庆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ZJXH282001)

作者简介:朱庆,男,重庆机械技师学院院长,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课程和教学;邱庆,男,重庆机械技师学院副院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谭绍华,男,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黄炎培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二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9-0094-07

2021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中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教育部等部门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中也强调了“大国工匠之师”的队伍建设;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强调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这些势必会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如何在“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重构“工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对职业教育既具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工匠型”教师的内涵、标准和培育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一、“工匠型”教师内涵认知

“工匠型”教师是“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师的“升级版”,是对“大国工匠之师”的行动化表达。深化对“工匠型”教师内涵的认知和培育的价值认知,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工匠型”教师这一概念最早出自2017年高德强、陈开会的《工匠型教师的概念解读》,该文章认为“工匠型教师”必需具备四个条件:取得教师资格证、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精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承担工匠培养任务[1]。之后,陆续有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工匠型”教师的内涵。有的把“工匠型”教师理解为是工匠教师群体,在强调理论功底扎实和技术技能精湛的同时,特别强调工匠精神[2];有的学者认为,关于“工匠型”教师内涵的诠释重心应落在教师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工匠精神上,简单来说,“工匠型”教师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双师型”教师,是对教师精神素养的更高层次的要求[3]。总的来说,学者们普遍认为,“工匠型”教师应是具备匠德、匠心和匠能的复合型教师,能够以工匠精神为职业信仰来影响、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学生[4],还应当具有教师、师傅和“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三重身份、三种优点[5]。

此前,在职业教育界有“双师型”教師(教育部门主办学校术语)和“一体化”教师(人社部门主办的技工学校术语)两种关于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中同时提及了“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6]。那么,“工匠型”教师与“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师有何不同?本研究认为,“工匠型”教师与“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方面,“工匠型”教师与“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师具有差异性,各自具有自身的侧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产生的环境不同。“工匠型”教师是在工匠精神培育和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下产生的;“双师型”教师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应运而生的[7];“一体化教师”是为应对传统师范教育中对教师培养过程的割裂而提出的[8]。(2)角色定位不同。“工匠型”教师更加强调其作为一个技艺传承者的身份,《天工开物》中“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9];“双师型”教师则更强调教师扮演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传播的角色;“一体化”教师则更加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融合起来,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10]。(3)追求取向不同。“工匠型”教师更加注重追求生产过程中的完美品质和精湛技艺;“双师型”教师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理论技能水平[11];“一体化”教师则更强调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交叉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4)从对社会的影响上来说,“工匠型”教师更加关注以中国工匠的气质和精神来产生社会影响;“双师型”教师更加强调通过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产生社会影响,对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一体化”教师更加追求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影响中促进学习者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和从实践到理论的迁移。

另一方面,“工匠型”“双师型”与“一体化”教师具有契合性和重叠性。首先,三者都强调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三者都能够为国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注入不竭动力,符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其次,三者都是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调整下的必然选择,是顺应时代变革的产物,能够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最后,三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倡导一种人才质量观,总体符合当时国家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工匠型”教师是更加强调“工匠精神”的“双师型”教师的“升级版”,“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则强调教师应具备理论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的能力,“工匠型”自然不会例外。这三种类型的教师都遵循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是一种基于不同发展形势产生的具有不同侧重面的教师培养理念。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工匠型”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中“工匠精神”优良的教师,而新时代背景下的“工匠精神”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基的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的统整表述,而不仅仅是专注、执着、坚守和精益求精等外在职业行为。因此,培育“工匠型”教师的关键是激活教师“向内用力”的动能,强化教师的精神修炼,常葆“人生向上”的精神境界和风貌。

二、“工匠型”教师标准研制

阐释完“工匠型”教师内涵,我们有必要在遵循党和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建构“工匠型”教师的标准,进一步丰富“工匠型”教师的内涵,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目前关于“工匠型”教师标准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已有专门研究。譬如,有研究者认为,“工匠型”教师应从匠术、匠心和匠德三个维度去认知,“匠术”指的是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匠心”指的是职业认可度;“匠德”指的是职业境界和职业道德[1]。还有研究者认为,“工匠型”教师是集匠德、匠心和匠能于一身的教师,他们以工匠精神为职业信仰影响和教导学生。该研究者认为“匠德”体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匠心”体现在对学生的爱和教育理念方面;“匠能”主要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2]。此外,其他有关研究成果也可借鉴。譬如李梦卿、邢晓认为应将“工匠精神”纳入到“双师型”教师职业认证标准体系,在论及“双师型”教师的“工匠精神”时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技能方面要追求娴熟、精确、精准和精细;二是品质方面要执着专注、追求卓越、致力创新。前者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的行为规范,后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良好态度和习惯[12]。实际上,上述研究者强调的都是品德与态度、知识与能力。本研究将“工匠型”教师定位为取得高级以上“双师型”或“一体化”教师资格的教师,亦即以国家中职教师专业标准为发展引领,以本省市(或地市)“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为前置认证,在此前提下,对取得高级“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进行“工匠型”教师认证,体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行国家标准和地区标准相结合”的教师评价要求。为了避免认证标准的空泛,本文按照“匠德、匠心和匠术”三个维度,拟定了职业教育“工匠型”教师发展引领、前置认证和专门认证“3+1”指标体系,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三、“工匠型”教师培育路径

“工匠型”教师的匠德、匠心、匠术的培育,应在导其学“人”、助其做“事”和励其造“物”三个方面进行路径建构。

(一)导其学“人”:以大国工匠和全国优秀教师为学习榜样

1.学习大国工匠的优秀品质。学习大国工匠的优秀品质和工匠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时代诉求和职业院校培育“工匠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当前,高凤林、李万君、夏立等大国工匠不断追求卓越技艺,兢兢业业,钻研创新,为“中国制造”付出了毕生心血。因此,营造一种人人崇尚工匠精神的学习氛围[13]、提高工匠精神在全社会的认可度、将大国工匠的优秀品质融入职业教育,必然会推动职业院校教师自我成长,促进职业院校的高水平发展[14],提升产教融合的内涵式发展质量[15],实现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

2.学习全国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育发展,教师为魂。为激励广大教师砥砺前行,教育部每年教师节会都对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并指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受表彰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榜样”[16]。由此可见,“工匠型”教师应当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楷模,努力提升自我学识和修养,争做“四有”好老师。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途径来建设“工匠型”教师队伍:其一,传扬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事迹及精神;其二,构建职业教育优秀教师激励机制与发展保障机制[17];其三,为教师队伍发展提供可持续平台;其四,以人为本,将极具包容性的“柔性文化”思想注入职业院校[18]。以全国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榜样进行“工匠型”教师培育和队伍建设,将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二)助其做“事”:以“三教”改革和育训并举为修炼重点

1.在深化教材教法改革中实现自我改造。针对职业教育教师观重资格准入、轻技术技能,教材观上缺乏时代性与动态性,教法观上重专业、轻关联等短板[19],“三教”改革作为一剂良药,势在必行。其中,教师作为教材、教法改革的实践者之一,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转变自身固化观念,调整自身刻板行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材教法的突破改革。而“工匠型”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更需要在深化教材、教法的改革中实现自我改造,这不仅是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助力,更是职业院校、职教体系发展完善的强大推手。但如何促进教师在深化教材教法改革中实现自我改造呢?吴秀杰、张蕴启从教师、教材、教法三维度出发,强调深化教师招聘、培养、评价制度,打造高质量教材资源库,构建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生态[20]。此外,职业院校的教师群体需要终身学习,积极参与国家、省市、院校、企业等组织的培训,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施,在实践中磨炼,并切实把握“学生中心”“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制定校本化、活页式教材,施行项目化、启发式、导向性教学[21],“三教”联动“三学”(学生、学材、学法)[22],走出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师本化”道路。

2.在服务国家重大倡议和战略中实现自我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工匠型”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师在服务国家重大倡议战略中实现自我发展。本研究所涉及的国家重大倡议和战略有三:一是“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倡议之一,教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加快人才的培养与国际化进程接轨的重要环节。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教师培养的关键在“走出去”“引进来”以及积极学习九大语系。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校内国外多方合作,将教师培养成会语言、懂领域、通国情、有文化底蕴、有专业技能的人才[23]。二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地理环境封闭使得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面临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观念落后、院校发展不均、“人才高消费”等困境,因此,组建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工匠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教育部门急需扩大西部教师培训基地,与东部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凸显西部特色。三是乡村振兴戰略。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国在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的基础上施行乡村振兴战略,而职业院校以校企合作、村民培训等多种方式为乡村输人才、培技能、化观念,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对教师技术技能的培训,转变教师传统观念,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教师队伍,实现教师、乡村、院校、企业双向发展。

(三)励其造“物”:以技术研发和“双创”教育为展示平台

1.在校企合作中研发新技术。“工匠型”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产教融合平台的搭建,因为在校企合作中能够为“工匠型”教师接近技术、了解技术、创新技术提供方式、途径和内容,“工匠型”教师只有参与技术研发才能不断修炼“匠德、匠心和匠能”。具体来说,首先,校企合作让教师能够以实际操作、实践训练、试误修正的方式研发新技术,逐渐对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岗位能力等熟稔于心,为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奠定基础。其次,校企合作能够让教师通过企业车间、生产现场、实训基地等途径实现对技术的全过程、全方位观摩和实践,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突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场”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校企合作能够让教师以企业所蕴含的技术元素为内容供给,通过对技术要素的解构和整合实现技术的迭代创新。可见,校企合作为“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支持,而鼓励教师研发新技术是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具体举措和目标指向。“工匠型”教师不是传统的“工匠”或“教师”,而是能够进行教育教学的“工匠”和具有工匠技艺的“老师”的融合体,是“专技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鼓励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积极研发新技术是促进其成长的必要途径,因为新技术的研发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共同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能够让教师不仅精通运行原理,更能开拓创新。

2.在双创教育中孵化新企业。“工匠型”教师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其理论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提升,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创新创业,这不仅对其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模范和启迪作用。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技术研发,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25]。具体来说,一方面,学生在接受双创教育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这种学生创业的需求将会倒逼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专技知识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困境和思维突破中取得博弈平衡,向着“工匠型”教师不断发展进步。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以双创教育为自我成长的契机,将自己的理论知识放在实践中进行检验、重塑和创生,取得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双向突围和同向并进。“创业源于市场, 属于需求之上的创新”[26],因此“工匠型”教师的培育要以创业为目标和途径,在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双轮驱动中积极融入以双创教育为依托的教学实践和创业实践中,让教师不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工匠”,也要成为具有扎实教育教学知识的“工匠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高德强,陈开会.工匠型教师的概念解读[J].职教通讯,2017(16):73-75.

[2]吴鸿红,胡小桃.职业学校“工匠型”教师的内涵和特征解读[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82-85.

[3]沈言锦,张坤.“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工匠型教师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16-17.

[4]李妙娟.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型”师资培养困境与路径选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0):93-95.

[5]张震.高职院校工匠之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与路径[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3):31-32.

[6]中国政府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EB/OL].[2021-06-15].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9/content_5548106.htm.

[7]张洪华.论工匠之师的概念与旨趣[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3):56-61.

[8]艾兴.一体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建设内涵及核心内容[J]. 教育研究,2015,36(8):118-121.

[9]李梦卿,杨秋月.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1-26.

[10]蔡建新,韩仁美,王建林.新型学徒制视域下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4):93-96.

[11]燕玉霞.工匠精神引领下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浅析[J].职教论坛,2018(12):76-79.

[12]李梦卿,邢晓.基于MIBE的中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系建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9):68-76.

[13]柯昌林.工匠精神视角下工匠型教师培养探究[J].河北职业教育,2020,4(3):97-101.

[14]王玉宝,杨永佳.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4):27-30.

[15]薛茂云.用“工匠精神”引领高职教师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8):55-57.

[1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表彰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Z].教人﹝2019〕15号,2019-09-04.

[17]孙杏林.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必要性、目标及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15(31):68-70.

[18]段慧子.柔性管理文化与职业院校教师发展[J].职教论坛,2010(19):65-68.

[19]尹成鑫,漆家庆.“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价值取向[J].中国职业技術教育,2021(6):44-49.

[20]吴秀杰,张蕴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三教”改革的价值、问题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9):11-18.

[21]施丽娜.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意义、原则及对策——动漫类中外合作项目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1):79-82,87.

[22]謝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32-36.

[23]张建东.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国际化队伍建设管理[J].农家参谋,2018(21):177.

[24]宋正富,张健.试论西部大开发与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32):15-17.

[25]徐新洲.产教融合驱动行业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内涵、机理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9):63-67.

[26]匡瑛,石伟平.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17,38(2):97-103.

[责任编辑   王文静]

"Craftsman Type" Teacher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Cognition, Standard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Path

ZHU Qing, QIU Qing, TAN Shaohua

Abstract: "Craftsman type" teachers are teachers excellent in "craftsman spirit" among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and "integrated" teachers.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 type" teachers is inseparable from clear and specific standard guidance. Based on clear connotation, the specific assessment indicators and methods of "craftsman type" teachers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raftsman morality, spirit and skill". Compared with the assessment standards, China's education departments should cultivate "craftsman type" teachers from three aspects: taking patriotic educators, craftsmen and national excellent teachers as learning examples to guide them to learn how to be a "citizen"; take the reform of "three education" and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s the focus of cultivation, and help them do "things"; take technology R & D and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as the display platform to encourage them to create "objects".

Key words: "craftsman type" teacher; connotation cognition; standard development; cultivation path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