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效能提升策略探析

2021-10-15何碧漪华晓芳

职教通讯 2021年9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发展历程职业院校

何碧漪 华晓芳

摘 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在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展历程及其对校企合作、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机理作用分析基础上,重点探析了提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效能的策略,即通过合理引导、完善机制、成果转换、分型培养等方式提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平,旨在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展历程;现实机理;策略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20年度资助项目“新基建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诉求与建构研究”(项目编号:CDGZ2020031)

作者简介:何碧漪,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标采购管理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华晓芳,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9-0060-05

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全国性职业教育教学竞赛活动[1],被定位为引领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是各职业院校展示教学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2]。技能大赛能够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配合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已经引起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

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展历程

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到“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3],由此拉开了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帷幕。自技能大赛赛事肇始至今,参赛选手从2008年的2 000余人增加到约16 000人;承办单位由最初的11家增加到将近40家;参与的企业由最初的10余家增加到了100余家;赛项由2008年的24项最大增加至100余项,从2017年起大赛又加入行业特色赛项,从而使赛项设置日益丰富,更加符合行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技能大赛在全国各地、各职业院校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发展改革的“风向标”,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技能大赛不仅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搭建了平台,也促进了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同时也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组织者和参赛者一般包括:组织学校、支持企业和参赛学校。因此,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技能大赛办赛水平和职业院校提高应用型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7年1月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在教学模式上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让职业教育更接地气[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着力点,有利于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力量源泉,也是重塑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创新之举。技能大赛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技能大赛而加深。职业院校借助职业技能大赛,加强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打通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渠道、促进就业创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职教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现实机理

(一)技能大赛助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从社会经济环境来看,“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倡议与战略的实施为我国高职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5],国家的鼓励政策为各个院校积极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极大地促进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耦合。技能大赛作为优秀人才培养途径之一,既有利于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又为企业选拔人才、储备骨干提供了机遇,尽而更好地解决了用人企业的需求侧与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侧“两张皮”间的矛盾。根据近几年国家职业大赛举办的数据统计,几乎每年都有数千企业踊跃参与,可见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基础宽广,呈现出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例如,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策划与设计的,这个赛项贴近区域经济及关联产业,而且企业也积极为大赛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技能大赛既扩大了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又与职业院校共建了人才联合培养的平台,使得大批参赛学生在实践中练就了技能,毕业择业倍受企业青睐。

技能大赛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职业院校得益于技能大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及广泛的信息来源。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对当下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实际有了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也对同类企业的发展及创新情况有了准确认识。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通过技能大赛的关系链获取优秀的人才资源,从而分享技能大赛带来的人才红利。而职业院校通过技能大赛引入企业资源,构建双实习基地和双“导师”指导,根据企业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式联合培养,为企业培养储备高级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校企共赢共生。

(二)技能大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训操作的强化、互动教学的延伸、校企联合培养、共同教授学生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因此,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改进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方面,技能大赛赛项为院校之间相互协作、资源共享搭建了桥梁。大赛期间,全国相关职业院校因技能大赛而汇聚一起,通过学习交流探讨,耳濡目染,取长补短,从而迫使带队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不断夯实自身职业素养。由于技能大賽贴近行业发展实际,教师带队参与技能大赛借以接触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教师“乐教”、学生“乐赛”的积极性更能得以激发。另一方面,技能大赛是检验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借助技能大赛平台,职业院校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技能竞赛,职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查漏补缺,完善知识,提升操作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教师可根据学生技能大赛的反馈信息,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将书本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进行整合,使其教授的内容既能反应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也能融入专业理论的前沿发展动态和行业动态,继而在教学中形成完整、科学和系统的思维链和教学链,以不断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的初衷。

(三)技能大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当下,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热点之一,亦是考量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首先,技能大赛与行业产业密切相关,有助于学校深入了解行业产业的真实状况。竞赛过程模拟了岗位工作的真实情境,其评判标准与行业标准紧密联系,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及扎实的理论知识,也使得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增强了学习动力。其次,技能大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在参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会随时会遇到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面对新事物变化的快速应对能力。最后,技能大赛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技能大赛需要借助团队力量,团队组建根据成员各自的优势、嗜好,优势互补,相互协作,集体攻关。团队协作能力使参赛选手毕业之后能更快的适应新环境,积极与人合作,在未来职场竞争中拥有先发优势。

技能大赛挖掘了人才,练就了学生的本领,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之间的有机融合衔接,经过技能大赛的锤炼,选手们必将成为未来的技术骨干和行业能手。因此,技能大赛成为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三、提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效能的策略

(一)合理引导参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技能大赛的目的在于推进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现实中,部分学校过分看重大赛成绩,把大赛得奖一味作为比赛的终极目标,从而失去了技能大赛的真正“意义”。有的学校 “为大赛而大赛”,忽视日常课堂课程学习,极端一点的甚至以大赛代替课堂课程的学习,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有的过分看重比赛,加大训练强度,甚至放弃节假日休息,纯粹“为赛而练”,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技能大赛也会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有的为了取得更好的技能大赛成绩,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容易出现过度争取训练资源,出现为了全身心投入大赛而减少日常教学工作的投入。除此以外,教育教学评价将“获奖名次”“参赛次数”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好坏,使得教学质量衡量标准有失偏颇,“应赛教育”背离了举办技能大赛的初衷。

参赛院校应改变思路,教育评价部门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更应全面系统,技能大赛成绩需辩证看待。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坚持以生为本,分型培养,注重能力,对于有能力和条件的师生积极鼓励,对于没有技能大赛优势的师生则可通过其他形式和渠道,鼓励学生发展,彰显学生个性特长,决不能以大赛名次和参赛次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个人素质的单一指标;另一方面,在参赛过程中,职业院校应给予参赛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心关爱,确保学生在比赛中既能将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技能有机结合,提升自我,培养能力,又能体会到竞赛的乐趣,做到“乐学”“乐赛”,以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二)完善大赛机制,确保竞赛成绩公平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持续开展与承办院校及设备赞助企业的支持密不可分。如何建立完善大赛机制,妥善处理技能大赛与参加院校、赞助企业的关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赞助企业提供赛项设备支持,不少院校为了获得较好的技能大赛成绩,均购买赛项设备支持企业的设备,既然有赞助企业,就会有“人情关系”。参赛选手所在学校由于购买了赞助商设备,自然就有“人情”照顾,成绩自然不差;当然,若不购买赞助商设备,选手则纯粹靠自身实力,这容易影响大赛的公平性。二是承办院校既为大赛提供场地和服务,自然也会选派参赛选手,当然也会有“裁判员”老师,既当“裁判员”,又当“选手”,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比赛的权威性及公正性。因此,面对以上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大赛命题规则、大赛评分标准要公开透明,承办院校、赞助企业不宜选派考官和裁判,这样可以防止人为因素而影响竞赛成绩的公平合理。

(三)转换大赛成果,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从历年大赛来看,不少企业作为赞助商协助承办技能大赛,赛项设备每年都在更替或升级。参赛院校为取得竞赛成绩,不得不购买承办企业的设备以供学生提早训练,经费年年申请,设备年年重复购买,设备仅为技能大赛之用而购买,学生受益面窄,仅限于相关专业和参赛选手,致使设备资源使用效率偏低。因此,为了提高赛项设备资源利用效率,扩大学校资源的学生受益面,职业院校进行资源整合与科学合理分配就刻不容缓。首先,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选择参赛项目,依据比赛层次、性质对大賽经费进行论证,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其次,学校应将技能大赛与教育教学相融合(见图1),发挥好技能大赛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激励促进作用,否则,参赛就失去意义。为此,职业院校就迫切需要整合赛项资源,实现集中化管理,由相关部门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避免资源闲置或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以生为本,分型培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技能大赛是检验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实现手段之一,职业院校高度重视,学生乐于参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基础不同,喜好不同,有的乐于动手操作,有的善于理论分析,有的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兴趣,学校需要尽量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学校教育需要坚持以生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处理好技能大赛与专业学习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例如,学校应通过“学分银行”“学分替换”等措施,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彰显个性,发挥特长,扬长避短,对有竞赛特长的学生积极鼓励,对想提高学历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做好专业课辅导,对善于进行小发明、创新设计、开展科学研究的学生大力支持等。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一般具有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特点,因此,学校的任务在于积极为学生提供契合实际的指导帮助,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破解校企合作壁垒进而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大赛作为产业变革与发展、市场需求的风向标,职业院校需要及时调整大赛项目规划,完善动态遴选机制,使赛项设置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职业院校也要及时捕捉技能大赛传递的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信息,在发挥技能大赛引领作用的同时,千万不能走“以赛代教”“以赛带学”路子,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而培养出一大批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艳.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积极促进作用——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营销赛项为例[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6):24-25.

[2]陳柱峰.基于技能大赛视角下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赛教融合教学改革探析[J].时代汽车,2018(11):41-42,45.

[3]华顺方,蒋赟.浅谈技能竞赛对职业学校的促进作用[J]. 现代职业教育,2016(24):71.

[4]傅赛春.中职模具专业现代学徒制精细化管理的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1.

[5] 张建平.新时代高职产教融合的理论溯源、实践壁垒与破解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19,40(7):14-20.

[责任编辑    秦   涛]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kill Competi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E Biyi, HUA Xiaofang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skill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kill competi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ts mechanism and role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 reform and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kill competi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kill competi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y means of reasonable guidance, improvement of mechanism,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type training,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skill competi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realistic mechanism; strategy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发展历程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