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撬压器固定联合指骨皮牵引治疗Bennett骨折

2021-09-26赵朝锋崔玉高泉阳韩卢丽张天健

中医正骨 2021年6期
关键词:压器掌骨指骨

赵朝锋,崔玉,高泉阳,韩卢丽,张天健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Bennett骨折是指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第1腕掌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属部分关节内骨折。此类骨折较易复位,但复位后骨折端稳定性差,易发生再次移位,进而可能诱发创伤性关节炎或导致拇指功能减退或丧失[1-3]。自20世纪80年代,我院姜友民等临床医师开始采用闭合复位撬压器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临床疗效较为满意[4]。然而,对于不稳定型Bennett骨折,由于拇长展肌和拇收肌对骨折端的牵拉,单纯撬压器固定易发生骨折端短缩移位。为了解决该问题,2013年3月至2018年11月,我们采用闭合复位撬压器固定联合指骨皮牵引治疗Bennett骨折患者46例,并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均为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住院治疗的Bennett骨折患者。男34例,女12例。年龄13~70岁,中位数41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左侧13例,右侧33例。致伤原因:跌伤26例,重物砸伤10例,击打伤6例,交通伤4例。12例受伤后在当地医院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后1周发生骨折端再次移位;16例在我院行单纯撬压器固定,治疗后1周骨折端再次移位。受伤至本次治疗时间3~10 d,中位数7 d。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患肢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拇指朝上。固定患肢前臂远端,将1根胶布条的两端分别纵行粘贴于拇指前后侧,于拇指远端留弧长为1~2 cm的半圆环,并以2根胶布条螺旋环绕拇指端粘贴以加固纵形胶布条。将1~2根橡皮筋穿过半圆环,术者一手牵拉橡皮筋向远端牵引患者拇指,一手拇指用力向尺侧和掌侧推挤骨折端,触摸感到骨折端平整提示骨折复位成功。复位后,持续牵拉橡皮筋维持牵引,同时安装撬压器固定:撬压器的指环位于第1掌骨掌侧、手柄基部位于骨折近端、手柄位于前臂桡侧,维持第1掌指关节处于外展背伸位。最后将指骨皮牵引支具置于前臂尺侧固定,将橡皮筋系于支撑杆的孔内(图1)。

图1 指骨皮牵引支具及治疗后患手外观图片

治疗后每天检查患者胶布条固定情况、手部皮肤情况。每隔7 d拍摄患手正斜位X线片,检查骨折端是否发生移位;若治疗后3周内发生骨折端移位,及时予以纠正。治疗后4周去除指骨皮牵引支具,指导患者行指间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治疗后5周去除撬压器,予以舒筋活络类中药薰洗患指,指导患者行掌指关节屈伸、拇指内收外展及对掌功能锻炼。

2.2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5]评价手部功能:优,患手活动正常;良,患手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健侧的75%;可,健侧的50%<患手TAM≤健侧的75%;差,患手TAM≤健侧的50%。

3 结 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6周,中位数5周。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优40例、良 5例、可1例。治疗后2周,3例发生胶布条过敏,改行指骨骨牵引后过敏症状消失;治疗后3~4周,5例发生胶布条松动滑脱,由于此时骨折端相对稳定,去掉胶布条,清洗患手后重新粘贴胶布条;6例发生皮肤轻度压疮,常规碘伏消毒后疮口结痂愈合;2例发生第1掌骨短缩畸形,其中1例拇指功能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另1例第1腕掌关节活动后无不适症状。典型病例图片见图2。

图2 Bennett骨折闭合复位撬压器固定联合指骨皮牵引治疗前后图片

4 讨 论

Bennett骨折是拇指受到其纵轴方向的外力所致,是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常见类型之一[6-7]。Bennett骨折较易复位,但由于骨折部位解剖结构较为特殊,骨折端稳定性差,固定过程中易发生复位丢失[8]。Bennett骨折属于部分关节内骨折,因此,治疗时应尽可能实现解剖复位,确保关节面平整,以恢复手部正常功能[9-11]。目前,临床常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内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法治疗Bennett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包括石膏外固定[12]、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13]、弹力绷带联合塑形夹板外固定[14]等。由于这些固定方式对骨折端均无直接加压,在局部肿胀消退后易发生骨折端再次移位[15]。本研究中12例在当地医院行石膏外固定,1周后均因肿胀消退导致石膏松动,第1掌骨无法被固定于外展背伸位,导致骨折端再次移位。闭合复位内固定常采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具有微创、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但要求术者熟悉手部解剖结构并具备较高的闭合穿针技术;此外,在穿针固定过程中由于难以有效维持骨折端稳定,易发生骨折端再次移位[16]。切开复位内固定包括微型螺钉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等,均能够实现骨折端解剖复位和牢靠固定,但手术创伤大、费用昂贵,且易发生切口感染、关节挛缩、肌腱粘连或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接受度低[17-20]。我们认为治疗Bennett骨折应首选创伤小、费用低、固定可靠的治疗方案。我院姜友民等临床医师采用闭合复位撬压器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相较于传统外固定方法具有显著优势:撬压器的指环位于第1掌骨的掌侧,使第1掌骨处于外展位和背伸桡偏位;手柄基部位于骨折近端的桡侧和背侧,可分别向尺侧和掌侧施加压力;由指环产生的撬拉力和手柄基部产生的压力形成力学三角,具有较强的力学稳定性。因此,采用撬压器固定治疗骨折端无明显移位的稳定型 Bennett 骨折,固定效果满意。然而,对于不稳定型Bennett骨折,拇长展肌、拇收肌及关节囊的牵拉作用导致骨折端易发生短缩移位,而单纯撬压器固定对拇长展肌及拇收肌牵拉的抵抗作用有限[21]。本研究中16例采用单纯撬压器固定治疗,固定1周后发生骨折端短缩移位;该16例患者均为斜形骨折,且部分患者合并腕掌关节脱位,均属于不稳定型Bennett骨折。为此,我们设计了指骨皮牵引支具,利用橡皮筋的弹力将骨折远端向远端持续牵引,可阻止骨折远端回缩[22];且持续牵引使关节囊及肌腱紧张,可对骨折端发挥约束作用。此外,指骨皮牵引支具的支撑杆可根据需要调整第1掌骨的外展角度,辅助撬压器维持第1掌指关节处于外展位。采用撬压器固定联合指骨皮牵引治疗不稳定型Bennett骨折,能够有效克服拇长展肌和拇收肌对骨折远端的牵拉作用,避免短缩畸形的发生。

采用撬压器固定联合指骨皮牵引治疗Bennett骨折需注意:①治疗前期密切观察患者手部的颜色、温度、感觉情况,牵引后3~48 h,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手指末梢麻木症状,该症状属于正常牵拉反应,2 d后麻木感消失;②环形胶布条应螺旋形缠绕,且须松紧适度,缠绕过紧会影响手指末梢血液循环,过松则容易脱落;③在撬压器手柄基部与皮肤接触点放置软海绵,以防止发生皮肤压疮;④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手皮肤有无皮疹、水疱等过敏反应,若皮肤过敏严重则需改行骨牵引。

本组患者治疗结果表明,采用闭合复位撬压器固定联合指骨皮牵引治疗Bennett骨折,骨折愈合和手部功能恢复好,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压器掌骨指骨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不同类型扩压器下离心式压缩机级性能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轴向及径向扩压器对小型高速离心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不同类型扩压器对离心式压缩机结构振动与辐射噪声影响的试验研究*
第1掌骨骨巨细胞瘤1例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AO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基底掌侧骨折伴关节脱位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