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9-14王昭闻徐钏铭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丁苯全血达拉

刘 康 王昭闻 徐钏铭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麻城 438300

血管性痴呆(VD)多由脑血管病变引起,患者可出现认知、记忆、语言等多方面功能受损,导致其难以融入正常社会,生活质量大幅降低[1-2]。目前,药物是治疗VD的主要方法,依达拉奉属于脑神经保护药物,其渗透性强,可快速进入血脑屏障,抑制脑部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以保护神经组织,减轻脑部病变程度[3]。但单药作用机制单一,不利于快速缓解病情进展。丁苯酞属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脑缺血药物,可改善脑血循环,促使脑血流量增加,并能抑制再灌注引起的自由基生成,发挥良好的抗氧化损伤作用,以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加快患者病情好转[4-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VD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麻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8例V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0~76岁,平均(62.65±3.75)岁;基础疾病:17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9例高脂血症;病程3~19个月,平均(11.52±2.15)个月。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3~74岁,平均(62.62±3.73)岁;基础疾病:16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9例高脂血症;病程3~20个月,平均(11.56±2.1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15年版)》[6]中血管性痴呆相关诊断;经影像学显示存在脑血管病;发病3个月内出现痴呆,持续3个月以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认知障碍史;对本研究用药过敏;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肝肾功能损伤严重。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如抗凝、扩张血管、调节脑代谢等。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25)治疗,静滴60 mg/d,分2次给药。观察组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治疗,静滴50 mg/d,分2次给药。两组均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前和治疗90 d后,评价各项指标。①临床疗效[7]:显效: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 分 提高20%以 上;有 效:MMSE评 分 提 高12%~20%;无效:MMSE评分提高不足1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以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液流变仪(粤械注准20172400313)测定全血低、中、高切黏度。正常范围参考值:全血低切黏度8.23~9.57 mPa·s,全血中切黏度5.45~6.35 mPa·s,全血高切黏度4.44~4.90 mPa·s,参考值高则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③认知功能:两组均以MMSE评分[8]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8]评价认知功能,其中MMSE评分总分30分,分数越高越好;MoCA评分总分30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④不良反应:乏力、皮疹、头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

2.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后认知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s,分)

?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皮疹2例、乏力3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36%;观察组皮疹1例、头晕2例、乏力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VD的病理基础,当脑部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时,可减少脑部血液灌注量,使得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且脑组织兴奋性降低也会引起脑部低代谢,致使脑组织持续性缺血缺氧,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破坏细胞膜正常结构,导致神经功能严重损伤[9-11]。依达拉奉属于强效自由基清除剂,其可快速通过血脑屏障,与缺血部位羟自由基产生反应,加快脑部自由基清除,减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12-13]。依达拉奉还具有抗氧化损伤能力,可减少脑细胞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以保护保脑组织[14-15]。但VD病情复杂,单药治疗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可增加血液黏稠度,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减缓脑动脉血液流速,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16-17]。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MMSE评分、MoCA评分高,表明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VD效果显著,可降低体内血液黏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加快认知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张凡等[18]研究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可增强VD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本研究结果相类似。丁苯酞属于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可有效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其代谢生成,以阻断血小板聚集,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且丁苯酞可提高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1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19-20]。丁苯酞具有线粒体保护作用,可提高线粒体复合酶Ⅳ级线粒体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确保线粒体酶稳定,以调节脑组织能量代谢,减少脑细胞死亡。丁苯酞还可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自由基生成,加快神经功能恢复。与依达拉奉联用后,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从多个作用靶点全方面改善病情,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延缓神经细胞损伤,并恢复脑部正常血液灌注,减轻缺血性损伤,从而加快病情好转[21-22]。但本研究因纳入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所得研究结果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续仍需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指标,并延长观察时间,以进一步明确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VD的具体机制,从而论证本研究观点。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增强VD治疗效果,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以促进认知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丁苯全血达拉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微量全血彗星试验检测电子制造业不同工种人群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