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正屏风合剂煎煮工艺与薄层色谱质控研究

2021-09-14宋治荣王耀鹏杨锡仓张兆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正丁醇连翘薄层

宋治荣 王耀鹏 杨锡仓 张兆芳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炮制工程中心,甘肃兰州 730020

扶正屏风合剂源于防治新冠肺炎的甘肃“扶正避瘟方”,该方由黄芪、麸炒白术、麸炒苍术、防风、生姜、连翘、荷叶七味中药组成[1],具益气固表、扶正辟瘟功效[2],方中黄芪益气升阳扶正为君药;苍白二术健脾益气,助黄芪固表实卫为臣药;佐以防风、生姜走表而祛风邪止咳嗽,连翘、荷叶宣热化湿以醒脾,又防诸药辛散太过耗气伤津。方药补散结合,扶正以达祛邪,祛邪亦可扶正,寒热同治以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3]”。研究表明该方具激活免疫调节功能,抵御病毒入侵[2]。开发集汤剂特色的扶正屏风合剂用于新冠肺炎防治,可发挥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优势。汤药出膏量是全成分浓缩体[4],为保证该合剂与汤药质量及疗效一致性,本课题采用干膏率作为全成分评定指标,用正交设计优化煎煮提取工艺,并对方中主要药味黄芪、防风和连翘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硅胶G薄层板、硅胶GF254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FA-2104型,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ZF9型四用紫外分析仪(上海康华生化仪器制造有限公司);KQ-500DE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干燥箱(101/102系列,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与试剂

黄芪、麸炒白术、麸炒苍术、防风、生姜、连翘、荷叶七味均购自兰州安泰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经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杨锡仓主任中药师鉴定;黄芪甲苷对照品(批号:110781-201717),连翘苷对照品(批号:110821-201816),防风对照药材(批号:120947-201810),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扶正屏风合剂三批中试样品(批号:20200216、20200217及20200220)。

2 方法与结果

2.1 煎煮提取工艺

2.1.1 干膏率测定 精密量取浓缩液10 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蒸干,于105℃干燥至恒重,计算干膏得率。

2.1.2 正交设计方案及结果 按处方比例称取全处方中药饮片9份,每份重63 g。对影响煎煮提取的主要因素加水量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采用L9(34)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按照试验方案,首次提取饮片浸泡30 min,再煎煮提取,煎煮液浓缩至100 ml,测定干膏率,试验结果见表2。

表1 因素与水平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2.1.3 实验结果分析 由表3方差结果可知,A、B、C因素对煎煮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从表2极差结果可知,各因数影响大小的顺序为A>B>C,因素A极差K2是高值,因素A选择A2;因素B、C最高K值是K3,但B因素的K3、K2在同一水平差异不显著,成本原理出发因素B选B2,C因素极差K3是高值,因素C选C3,得工艺A2B2C3,又因试验次数C属次重要因素,而汤药及水煎煮中药剂一般2次[5]追加正交试验A2B2C2验证,比较A2B2C3与A2B2C2所得出膏率与均值RSD小于5%,综合生产、经济等综合因素出的最优提取条件为A2B2C2,即加水8倍量,煮前先浸泡30 min,煎煮提取2次,每次45 min。

表3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2.1.4 追加工艺验证试验 按处方量称取药材三份,依照A2B2C2煎煮工艺条件进行追加验证,见表4。追加试验结果表明,A2B2C2的煎煮工艺稳定可靠。

表4 煎煮工艺验证实验结果

2.2 薄层色谱鉴别

2.2.1 黄芪的薄层鉴别[6-8]取扶正屏风合剂20 ml,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层,加氨试液洗涤4次,每次20 ml,弃去氨试液层,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缺黄芪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同法处理,作为阴性对照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 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环境中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 nm)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阴性无干扰。见图1~2。

图1 黄芪薄层鉴别色谱图

图2 黄芪薄层鉴别色谱图

2.2.2 防风的薄层鉴别[6]取扶正屏风合剂20 ml,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缺防风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同法处理,作为阴性对照品溶液。另取防风对照药材1 g,加水20 ml回流1 h,过滤,滤液用水饱和正丁醇煎煮2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 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图3)。

图3 防风薄层鉴别色谱图

2.2.3 连翘的薄层鉴别[6,9]取扶正屏风合剂20 ml,用水饱和正丁醇煎煮2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缺连翘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同法处理,作为阴性对照品溶液。另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2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 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6︰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环境中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图4)。

图4 连翘薄层鉴别色谱图

3 讨论

中医认为新冠肺炎为“湿性浊毒”,属“疫疠之邪”的范畴,目前在治疗上无特效药,而中医药防治疫病的思想和方药经验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取得效果,中医药作为国家防治新冠肺炎战略推广应用[10]。甘肃根据“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原则,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防治“疫病”在早期思想,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预防、救治、康复全过程,凝练形成系列有效方药[11],其中扶正屏风合剂方是防治新冠肺炎的“甘肃方剂”之一,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12]。发挥中医药的“简便验廉”防治疾病优势,为进一步推广使用中药制剂,满足防疫需求,本研究在汤药“一人一方”基础上,对该方进行提取工艺规范化研究,开发成与汤液等效的扶正屏风合剂,便于临床使用和质量控制[13]。扶正屏风合剂的研发过程,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应早;对素体偏虚、易于外感的人群服用扶正屏风合剂实现《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体现中医“扶正祛邪”思想和“关口前移、截断扭转”的治病理念;扶正屏风合剂方的形成是在中医学理论防治疫病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应对呼吸传染病防治中医药尽早介入的新思路。

由于中药本身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加之复方配伍过程中又有新物质产生[14],用某一成分或组分难以代表药效,而复方中药的药效是各组成分协同作用的体现[15],现发现扶正屏风合剂处方药味中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苍术酮、茅苍术醇、连翘苷A等84个[4,16-17],药效物质具有综合整体性特征[18],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本研究选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因干膏量代表全成分浓缩体,体现多成分原则[4],选干膏率合理可行。通过实验研究,优选煎煮提取工艺为煮前先浸泡30 min,煎煮提取2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45 min,与汤药对照合剂体现高浓度小剂量的特色。

研究中对质量控制采用薄层色谱方法,选取的指标均是主要药效成分。经过多次试验筛选,苍术、白术同科属近原植物,药效成分相似相互干扰无法检出[19],选择黄芪、连翘中特有指标成分黄芪甲苷[20]、连翘苷[21],防风鉴别指标选择防风对照药材[22],实验建立的薄层色谱条件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控制合剂质量。

但由于扶正屏风合剂为复方,其中药化学成方的复杂性,目前难以用单个或某个药效物质解释全方药理作用机制,仅用概括性的干膏率参照评价,评价指标的模糊性难以阐述药效机制为不足,后期将继续不断在累积临床疗效数据基础上,开展多指标多通道多靶点药效作用机制研究,用现代分析和统计技术制订多批次标准汤药多成分评价标准,用标准汤药一致的合剂质量标准解释药效指导临床安全用药,避免制订的质量指标与疗效相脱节。

综上所述,中药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离不开中医理论指导和实践检验。中医临床验方开发,必须始终遵行中医理论指导,制订的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直接关乎临床疗效,利用色谱技术用已知成分的量做参考,峰面积大小量化未知物质的相对含量,实现多指标成分控制制剂质量,对映中药多靶点途径阐述药效物质基础,现有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的选择,可再现质量指标与中医临床疗效统一。

猜你喜欢

正丁醇连翘薄层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浓香型白酒正丁醇生成规律及代谢途径的研究
正丁醇和松节油混合物对组织脱水不良的补救应用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刘军平:连翘叶“炒”出致富路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