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选穴规律研究

2021-07-18张梦阳刘步平

环球中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选穴天枢腧穴

张梦阳 刘步平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临床常见病[1],根据相应表现分为便秘型(IBS-C)、腹泻型(IBS-D)、混合型(IBS-M)、不定型(IBS-U)4个类型[2],其中IBS-D在中国最为常见[3]。IBS属于中医“腹痛”“泄泻”“便秘”的范畴[4],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本病常年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5]。穴位埋线有舒经通络、调理气血等作用[6],治疗IBS疗效显著[7-8],文献报道逐渐增多,但穴位选配尚无共识,影响临床推广。近年来学者们运用频次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穴位配伍规律,取得有益成果,促进了临床应用。本研究量化分析穴位埋线治疗IBS的穴位选配规律,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数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建库至2020年6月30日穴位埋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检索词:穴位埋线、肠易激综合征、IBS。按标准检索式(“穴位埋线”and“肠易激综合征”“穴位埋线”and“IBS”)进行检索。电子检索不能获取全文,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复印。

1.2 纳入标准

(1)明确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2)试验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或联合其他疗法,且取得了显著疗效;(3)研究给出了确切的穴位处方;(4)为临床研究。

1.3 排除标准

(1)肠易激综合征诊断不明确;(2)研究疗效不明确或无效果;(3)穴位埋线、穴位处方不完整;(4)为非临床研究;(5)对研究内容完全相同的文献,纳入发表时间靠前的1篇。

1.4 资料提取与录入

经过检索发现穴位埋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共299篇,由统一培训的两名研究员进行文献资料提取,将文献导入Note Express 3.0并进行库间及库内查重。排除重复文献,剩余文献阅读篇名、摘要,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后文献通读全文,确定纳入文献47篇,详见图1。如遇分歧则讨论解决。穴位名称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进行规范[9]。将纳入文献中针灸处方录入Excel 2007。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Excel 2007对穴位埋线治疗IBS的常用穴位、所选穴位归经、特定穴使用、穴位所属部位进行使用频次统计,计算使用频率。统计辨证取穴文献出现数目及各个证型穴位选用情况。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统计软件对使用频数≥4次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冰柱图与谱系图。

2 结果

2.1 穴位使用频次结果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IBS共选用44个腧穴,使用总频次为281次,其中包括经外奇穴2次,自定腧穴4次,十四经穴275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大肠俞,共计34次,占比为12.09%;其次为天枢,共计33次,占比为11.74%。按穴位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肠俞、天枢、足三里、脾俞、肝俞、上巨虚、中脘等。详见表1。

表1 穴位埋线治疗IBS取穴频数及百分比(频数≥4次)

2.2 经脉选择频次结果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主要分布在十三条经脉,主要选用的经脉为阳经,共计214次,占比76.16%。其中,足太阳膀胱经与足阳明胃经使用频率最高,为首选经脉。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使用频次为108次,占比为38.43%,足阳明胃经穴位使用频次为88次,占比为31.32%。其次为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等。详见表2。

表2 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归经统计

2.3 特定穴频数统计

穴位埋线治疗IBS特定穴累计使用频数为354次。中脘、章门既是募穴,又是八会穴和交会穴,关元既是募穴,又是交会穴,阳陵泉既是合穴,又是下合穴和八会穴,公孙、外关、列缺、内关既是八脉交会穴,又是络穴,足临泣、后溪既是八脉交会穴,又是输穴,太冲既是输穴,又是原穴,足三里既是合穴,又是下合穴。排除重复记穴,特定穴使用261次,占所有使用腧穴频次的92.88%,实际使用穴位35个,占所有使用穴位的79.55%。其中,背俞穴、募穴和下合穴使用频数最多,依次为106次、65次和52次,分别占使用特定穴的29.94%、18.36%、14.69%。使用频数最高的5个特定穴为大肠俞、天枢、足三里、脾俞、肝俞。详见表3。

表3 穴位埋线治疗IBS特定穴频数统计

2.4 选穴部位统计

穴位埋线治疗IBS在腰背部、下肢部、胸腹部、上肢部及头面颈部均有选穴,以腰背部选穴频次最多,共113次,占总频次的40.21%,最常选用大肠俞、脾俞,其次下肢部与胸腹部的穴位,使用频次均为76次,占总频次的27.05%,下肢部最常选用足三里、上巨虚,胸腹部最常选用天枢、中脘;选用穴位数目最多的是下肢部,共选用14个穴位,占总选穴位的31.82%,其次为胸腹部,选用11穴,占总选穴位25.00%。详见表4。

表4 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部位统计

2.5 辨证取穴情况分析

在纳入的文献中,使用了辨证取穴的有17篇,占纳入总文献的36.17%。其中以脾肾阳虚证最为常见,其次为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肠道燥热、气机阻滞、脾虚湿盛等。脾肾阳虚证常用穴位为肾俞、命门、关元俞、脾俞、关元,肝郁脾虚证常用穴位为肝俞、行间、脾俞、太冲,脾胃虚弱证常用穴位为脾俞、章门、胃俞、关元俞、足三里,肠道燥热证常用穴位为曲池、合谷、下巨虚,气机阻滞证常用穴位为阳陵泉、行间、中脘、肝俞,脾虚湿盛证常用穴位为三阴交、脾俞、阴陵泉。详见表5。

表5 穴位埋线治疗IBS的辨证取穴统计

2.6 穴位配伍情况分析

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统计软件对使用频数≥4次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冰柱图与谱系图。按聚类数目6分类,共分为6类,分别为大肠俞—天枢—足三里、脾俞、肝俞、上巨虚—中脘—肾俞—关元、三阴交—胃俞、行间—曲池—命门—气海—肺俞。通过系谱图可将穴位分为6大类,其中大肠俞、天枢、足三里3个穴位最为重要,其余穴位可通过辨证取穴归类。详见图2~3。

图2 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的聚类分析冰状图

图3 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的聚类分析谱系图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有持续性或间歇性出现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10],但实验室检查并未见器质性病变[11]。病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12]。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IBS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13]。目前IB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4],大多数学者认为胃肠动力学异常、精神心理障碍、内脏敏感性、感染因素、胃肠道激素、脑肠轴学说、微生物—胃肠—脑轴学说、遗传因素、自然因素等关系密切[15-18]。西医治疗IBS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19]。中医认为本病多与感染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禀赋不足、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20-21]。IBS中医治疗方面多以调理肠腑为主,其次针对主要症状选择合适的治法。

3.1 穴位埋线治疗IBS效果明显

穴位埋线是一种中医特色疗法,通过将医用羊肠线埋入腧穴内,对腧穴产生持久、温和的刺激,从而达到调节机体、恢复肠道功能的作用[22-23]。与传统常规针刺相比,穴位埋线疗法具有针刺刺激时间较长,作用持久的优势,且治疗间隔时间长,减少了治疗次数,节约了时间与物力,同时也扩大了治疗范围[24]。穴位埋线因长期作用于机体腧穴,故治疗作用较广,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作用[25]。《内经》中记载有“深纳而久留,以治顽疾”,也说明穴位埋线对治疗IBS这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26]。

本研究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IBS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穴位埋线治疗IBS研究逐渐被临床重视,采用穴位埋线治疗IBS效果良好,疗效持久,不易复发,绿色环保,受到患者的认可。

3.2 穴位埋线治疗IBS的基本治则为通调肠腑

IBS的病位在大肠,大肠主传导,具有传送糟粕的功能[27]。《灵枢·灵兰秘典论》中记载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人体饮食物经过胃的腐熟,小肠消化吸收后,糟粕部分下传至大肠,经大肠的进一步吸收,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若大肠的功能失调,传导功能受损,可出现腹泻或便秘的情况。IBS的发病与肝脾肾有关[19]。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体内气机受损,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生,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水湿下注大肠,影响大肠功能。肾主藏精,肾中精气不足,影响机体功能,从而大肠的传导功能受到影响。因此IBS的基本治则为通调肠腑,再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合理选用不同的治法,如疏肝、健脾、补肾等。

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频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为常用腧穴,大肠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为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可以治疗大肠的疾病,具有调理肠腑、理气降逆的作用。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为大肠之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尤其善于治疗六腑病证。天枢具有通调肠腑、健脾和胃的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胃的下合穴,同时也是防病保健的要穴,具有调理肠腑、健脾和胃、活血通络、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28]。

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IBS使用经脉频数的分析结果显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及任脉是使用频数最高的经脉。足太阳膀胱经中以背俞穴应用最多,其中选用最多的为大肠俞、脾俞、肝俞等,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对调理肠道有很好的的作用。足阳明胃经主治胃肠道疾病。任脉分布于人体前正中线,与肝经、脾经、肾经相通,因此可以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任脉循行经过人体腹部正中,对人体三焦具有调节作用,可以起到调理脾胃及肠道气机的作用[29]。

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IBS特定穴使用情况的分析结果显示,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使用频数最高。背俞穴分布在腰背部,募穴分布在胸腹部,均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下合穴是六腑气血汇聚于下肢三阳经的部位,与六腑有密切关系,可以治疗六腑疾病,可以起到通降腑气的作用[30]。关于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部位,结果显示以腰背部、下肢部及胸腹部选取的穴位最多,上肢部及头面颈部选穴较少,与临床操作的可实施性相关。

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IBS常用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可知,大肠俞、天枢、足三里归属于一类,为常用腧穴,三者合用可以达到调理肠腑的作用,为治疗IBS的重点腧穴。因此可得,通调肠腑是穴位埋线治疗IBS的基本治则[31],同时需要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合理选择不同兼治方法,如健脾、补肾、疏肝等。

3.3 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辨证加减

穴位埋线治疗IBS除了通调肠腑的基本治则外,尚要根据临床症状合理辨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IBS证型及选穴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下辨证选穴规律。

3.3.1 脾肾阳虚证 IBS病情缠绵,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患者病久体虚,伤及肾阳,肾阳不足无以温煦脾阳,脾肾阳虚,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发为泄泻、腹痛[32]。或阳虚无以推动大肠运行,发为便秘。临床上常选用肾俞、命门、关元俞、脾俞、关元温补脾肾。

3.3.2 肝郁脾虚证 情志不畅是IBS发病的常见原因,患者情志不畅,肝郁日久,气机不疏,影响脾胃运化,脾胃失养,致使脾虚而发病。患者常因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致疾病加重[33],治疗常选用肝俞、行间、脾俞、太冲疏肝健脾。

3.3.3 脾胃虚弱证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升降失司,可导致IBS的发生,故临床治疗IBS常配伍补益脾胃的腧穴。常用脾俞、章门、胃俞、关元俞、足三里补益脾胃。

3.3.4 肠道燥热证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刺激之品,致使体内燥火内生,影响肠道传导功能,临床常选用曲池、合谷、下巨虚清润肠道,润肠通便。

3.3.5 气机阻滞证 气机阻滞,肠道无力运行,致使糟粕无法排除,发为便秘。临床常选用阳陵泉、行间、中脘、肝俞疏通气机,行气通便。

3.3.6 脾虚湿盛证 长期饮食不节致使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无以运化水湿,致使水湿内停。临床常用三阴交、脾俞、阴陵泉健脾利湿。《针灸大成·心脾胃门》中记载有:“脾病溏泄:三阴交。”可见三阴交有健脾利湿止泻的功效[34];脾俞可健脾益气;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可渗泄水湿。

3.4 纳入文献的不足与先进性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先进性,首次对穴位埋线治疗IBS进行取穴规律的统计分析,运用频次分析与聚类分析总结穴位配伍规律,为临床应用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提供依据。不足之处是纳入的研究较少,尚有一些文献不是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未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的科学性[35]。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治疗IBS的基本治则为通调肠腑,最常用腧穴为大肠俞、天枢、足三里,常用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主要选穴部位为腰背部、下肢部及胸腹部,特定穴使用较多,常用的特定穴为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除常用腧穴外,常配合脏腑辨证取相应腧穴配伍使用,可见取穴原则以前后配穴与远近配穴为主,辨证取穴为辅,同时重视特定穴的使用。通过本研究为临床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选穴天枢腧穴
整体观念在推拿治疗近视中的运用探析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选穴规律
旅途止泻按脾腧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选穴研究
尊敬
针治奇疾奇验医案
尊 敬
长寿名穴保健康
蒋天枢:无偿完成老师的托付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