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血舒服散治疗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气血两虚证36例

2021-07-18夏小健张进科黄蓓徐萍

环球中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因性证候气血

夏小健 张进科 黄蓓 徐萍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放化疗有助于提高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但可增加癌因性疲乏的风险[1]。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由癌症本身引起,可由治疗方案、心理因素、慢性伴发症等多种因素引起,给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2]。目前西医治疗癌因性疲乏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治疗手段,个体间临床疗效差异较大[3]。中医认为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属于“虚劳”的范畴,与正气亏虚、阴阳气血不足相关,形成热毒内蕴、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经络瘀阻等病症,中医当以扶正补气、增效减毒为主要治疗原则,以往研究发现,中医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值得期待[4]。本研究对36例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气血舒服散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价值。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马鞍山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5例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观察组脱离1例,剩余3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病程1~5年,平均(3.08±0.67)年,临床分期分为Ⅲ期16例、Ⅳ期20例,既往手术治疗史30例,吸烟史18例,家族史11例。对照组脱离2例,剩余3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病程1~5年,平均(3.21±0.69)年,临床分期分为Ⅲ期19例、Ⅳ期17例,既往手术治疗史27例,吸烟史16例,家族史1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马鞍山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相关规定。

1.2 纳入标准

(1)经病理学确诊,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5];(2)符合临床TNM分期分为Ⅲ、Ⅳ期;(3)满足癌因性疲乏的诊断标准,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related fatigue scale,CFS)>0分;(4)患者交流正常,能配合完成本研究;(5)满足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血两虚证的诊断标准[6],主症为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次症包括畏寒怕冷、自汗盗汗、夜尿频多、咳嗽少痰,舌红苔薄白,脉无力;(6)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伴有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病变;(2)自身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病变;(3)机体中心、肝、肾等严重功能不全者;(4)发生严重并发症;(5)原发性抑郁、焦虑等病变;(6)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

1.4 脱落标准

(1)临床资料明显不全;(2)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改变治疗方案者;(3)各种原因主动退出者;(4)未按医嘱方案治疗。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薄芝糖肽(北京赛升药业,规格: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2156,生产批号:20161229、20170711、20180601、20190301、20200501),每日1次,每次10 mg,连续治疗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血舒服散治疗,组成:人参10 g,黄芪30 g,女贞子15 g,白术 10 g,茯苓 10 g,茯神15 g,当归 10 g,川芎 5 g,白芍 15 g,熟地黄10 g,夜交藤 15 g,炙远志 10 g,炙甘草5 g,随症加减,胸闷心悸加薤白15 g,瓜蒌10 g;胸胁胀痛加鸡血藤10 g,莪术10 g;热毒雍盛加金银花15 g,蒲公英10 g;咳嗽咯痰者加批把叶10 g,桔梗10 g;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取汁300 mL,分2袋,一日两次口服。连续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疗效比较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症状进行量化分级评分[6],各症状评分总和为证候积分,包括:(1)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95%;(2)显效,症状显著好转,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70%;(3)有效,症状有所好转,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4)无效,症状无改变,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36×100%。

1.6.2 病情程度比较 运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related fatigue scale,CFS)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7],分为认知、情感、躯体共3个项目15条类目,根据五级评分法分为0~4分,总分值0~60分,分值越低则病情越良好。

1.6.3 淋巴细胞比较 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的肘正中的外周血6 mL,在流式细胞仪(FACSCanto II型)上检测患者血清中CD3+、CD4+、CD4+/CD8+、NK细胞的水平。

1.6.4 生活质量比较 运用癌症生活质量问卷(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30)评估患者的的生活质量水平[8],包括功能、总体健康、症状共15个领域30个题目,分值越低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50.00%(18/36),对照组为27.78%(10/36),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的CF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认知、情感、躯体、CF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认知、情感、躯体、CFS评分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认知、情感、躯体、CF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的淋巴细胞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NK细胞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比较

2.4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QLQ-30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QLQ-30评分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QLQ-30评分比较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是种主观的、痛苦的、持续的关于认知、情感、躯体的疲惫感或疲乏感,其主要诱因包括癌症本身、手术、放化疗、合并症、不良心理、伴发症等,影响患者正常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抗癌治疗的依从性[9]。肺癌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在80%以上,目前尚缺乏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案[10]。目前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与细胞因子失调、迷走神经传入兴奋异常、5-羟色胺调节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等关系密切[11]。西医对癌因性疲乏提倡采用心理干预、教育咨询、运动疗法等综合手段进行干预,个体间临床疗效差异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治疗方式[12]。本研究选用的薄芝糖肽是种免疫调节剂,能抗氧化自由基、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适用于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肿瘤等病变[13]。

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病在心、脾、肝三脏[14]。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故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主运化而化生气血,脾气虚,故面黄肢倦、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虚无力,治宜益气与养血并重[15]。本研究选用气血舒服散,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人参能补脾益肺,大补元气,安神益智,复脉固脱;熟地黄能滋阴补肾,补血。黄芪能健脾益气,扶正固本,固表托毒;女贞子能滋补肝肾;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渗湿利水,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白芍平肝止痛,助熟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茯神、远志、夜交藤宁心安神、消肿祛痰,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十一味,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的复方加入远志、茯神、夜交藤宁心安神,亦为佐使之用。全方合用,共同发挥健脾补气、养血活血、宁心安神、渗湿利水、消肿祛痰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高,认知、情感、躯体、CFS评分低于对照组,QLQ-30评分比对照组高。结果表明,气血舒服散治疗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T淋巴细胞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的主要效应细胞,CD3+为所有成熟T细胞的总称,其水平与免疫功能具有相关性[16]。CD4+是主要T辅助细胞,其水平降低表明免疫功能下降[17]。CD4+、CD8+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机体重要的免疫环境,晚期肺癌患者在受到恶性肿瘤和放化疗共同影响下,免疫功能受到抑制,CD4+/CD8+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18]。NK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靶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19]。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比对照组高。结果表明,气血舒服散能进一步改善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气血舒服散治疗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气血两虚证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淋巴细胞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因性证候气血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气血不足我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