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灯盏花素与4种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分析

2021-06-30茹闪闪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注射用氯化钠灯盏

茹闪闪

(郏县中医院 药剂科,河南 平顶山 467100)

注射用灯盏花素为中药注射剂,主要成分为野黄苓苷,可减弱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灌注量,改善局部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集,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作用[1],且近年来相关研究证实,注射用灯盏花素亦可用于肝损伤、糖尿病肾病、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2]。但中药注射剂易与溶媒产生配伍禁忌,选择合适溶媒配伍可保证用药安全,随注射用灯盏花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输液不稳定、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3]。目前临床对注射用灯盏花素所选溶媒存在多样性,本研究分析50 mg剂量下该药物与不同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

1 仪器与药品

1.1 实验仪器(1)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型号:1260型);(2)pH计(德国梅特勒托利多,型号:ELTA32);(3)电子天平(赛多利斯,型号:CPA225D);(4)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型号:UV2450);(5)不溶解性微粒分析仪(天河医疗仪器,型号:GWF-8JD)。

1.2 药品与试剂注射用灯盏花素(湖南恒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3021046);9 g·L-1氯化钠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注射液、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均由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野黄芩苷对照品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水为纯化水;甲醇为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

2 方法与观察指标

2.1 溶液配置方法

2.1.1配伍溶液 确认药品包装、性状、有效期符合标准后,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灭菌注射用水注入50 mg注射用灯盏花素中摇匀,待药物完全溶解后分别加至250 mL 9 g·L-1氯化钠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注射液、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合均匀,室温避光密封保存,待用。

2.1.2对照品溶液 野黄芩苷对照品真空干燥24 h后,取适量精密称定,置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超声处理30 min,制成每1 mL含野黄芩苷0.2 mg的溶液,混合均匀,室温避光密封保存,待用。溶液配制操作均严格遵守临床用药配制原则在100级层流洁净工作台上规范进行。

2.2 观察指标分别于0、2、4、6、8 h取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4]中方法评估各配伍溶液稳定性,包括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有效成分(野黄芩苷)、杂质变化情况,各溶液样本均连续检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1)外观。于白色、黑色背景下肉眼观察各配伍溶液标本颜色、澄清度等外观性状变化。(2)pH值。采用pH计平行测定各溶液标本pH值,各时间点数据相对标准偏差<5.0%即未出现明显变化。(3)不溶性微粒。将溶液标本置于烧杯中,采用不溶解性微粒分析仪测定不溶性微粒数量。每1 mL中含≥10 μm的微粒数不得超过25粒,含≥25 μm的微粒数不得超过3粒。(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的建立。①色谱条件:Ultimate XB-C 18色谱柱(25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质量分数为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40∶6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 ℃,进样量为5 μL,检测波长为335 nm,理论板数按野黄芩苷峰计算应≥5 000。②线性关系:取对照品溶液,至进样器小瓶自动进样检测,以进样量(x,μg)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根据所得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所测成分。(5)野黄芩苷。精密吸取溶液标本自动进样,测定其峰面积,计算野黄芩苷,以 0 h为100%,计算各时间点相对百分。(6)杂质。精密吸取溶液标本自动进样,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之和需≤总峰面积2%。

3 结果

3.1 外观变化观察结果显示,仅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溶液标本于放置8 h时出现轻微浑浊,其他各时间点各溶液标本均呈现出淡黄色、澄明状态,颜色无明显变化,未见沉淀、气泡生成。

3.2 pH值各溶液标本8 h内pH值在正常范围内有轻微变化,变化幅度不明显,pH值稳定,且均在静脉输液允许范围内。见表1。

表1 溶液标本pH值变化

3.3 不溶性微粒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溶液标本放置8 h时,含≥10 μm的微粒数超过每毫升25粒,其他各时间点各溶液标本微粒数均符合规定。见表2。

表2 不溶性微粒变化(粒·mL-1)

3.4 野黄芩苷各溶液标本8 h内野黄芩苷在正常范围内有轻微变化,变化幅度不明显,稳定。见表3。

表3 溶液标本8 h内野黄芩苷变化

3.5 杂质各溶液标本8 h内总杂质未见明显变化,且均在静脉输液允许范围内。见表4。

表4 溶液标本8 h内总杂质变化

4 讨论

与片剂、胶囊等灯盏花素其他剂型比较,注射用灯盏花素具有药效迅速、可满足急、重症患者需求的特点,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易因配伍不当、配伍溶液放置时间过长影响治疗效果及安全性[5]。

相关药理研究表明,野黄芩苷是注射用灯盏花素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属于黄酮苷类化合物,疗效确切[6],故本研究将其作为目标有效成分,选择甲醇进行溶解实施测定。结果显示,各溶液标本8 h内野黄芩苷在正常范围内有轻微变化,变化幅度不明显,性质稳定,均符合供注射用≥98.0%的要求。此外,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杂质变化等亦是反映配伍溶液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注射用灯盏花素与9 g·L-1氯化钠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8 h内各稳定性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 h内各稳定性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但8 h时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溶液标本出现轻微浑浊,与50 g·L-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溶液标本含≥10 μm的微粒数均超过每毫升25粒。野黄芩苷中含有酚羟基,显酸性[7],注射用灯盏花素说明书中指出其与PH<4.2的酸性溶媒配伍时易使药物析出,而氯化钠注射液的pH值范围为4.5~7.0,葡萄糖注射液pH值范围为3.2~6.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值范围为3.5~5.5[8],虽然说明书中注射用灯盏花素溶媒包括葡萄糖注射液,但其pH值难以保证均在4.2及以上,仍存在药物析出、浑浊等潜在性安全隐患,因此建议临床最好选择9 g·L-1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并尽量在8 h内输注完毕,不建议与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同时尽量避免与5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综上可知,9 g·L-1氯化钠注射液是注射用灯盏花素最佳配伍溶媒,为避免降效、药液变质,临床还应注意该药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时应先用注射用水、9 g·L-1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再与其他药物混合,发现浑浊、药物析出时立即停用,且不得与pH值<4.2的药物联合使用。

猜你喜欢

注射用氯化钠灯盏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灯盏花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黑暗中的灯盏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远山灯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