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实践探究
——以“观察物体”教学为例

2021-06-29福建省屏南县棠口中心小学谢秀莲

青年心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立体同伴物体

福建省屏南县棠口中心小学 谢秀莲

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水平尚未发展成熟,他们的数学认知较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模式的科学指导,发扬团结同伴、合作互助的学习精神,从而增强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形成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下文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第一课时“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教学,针对数学课堂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进行探讨,与教师们共享心得体会。

一、小学数学课堂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助力激活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探索开展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引导小学生深入学习,通过加强同伴讨论、集思广益、互助解决问题,共同得出学习结论,能更好地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极大发挥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锻炼形成合作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创新思维。

(二)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探索应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创设有效的合作探究情境,指引小学生齐心协力一起探求数学知识和概念,巧妙应用生活数学问题,能促进他们通过团结同伴、合作互助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很好地疏解同伴的学习困难,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展现同伴互助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共同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三)促进培养数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进应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能使同伴之间尽情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点,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促使他们共同获得进步,实现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特别是通过同伴互助学习,他们相互分享优秀的学习方法,针对数学问题彼此展开交互讨论,发表不同的看法,不仅能在互助中查找自己的薄弱之处,更透彻地理解和解决问题,而且能加深同伴之间的情感,帮助同伴理解知识,共同提升互动交流、探疑解疑等数学综合素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课例实践

“观察物体”一课内容是学习空间和图形知识的基础,对促进小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育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结合“观察物体”一课中的第一课时“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教学,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了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及各个活动环节。

(一)组合搭配同伴,鼓励合作互助

“同伴互助”即以同桌两个同学结对子,作为一个学习小组,开展合作互助学习。学力较强的同学当“师傅”,学力较弱的同学当“学友”,两人一师一友,共同组建一个互助学习共同体,相互帮助、相互督查,使两个同学都能达成学习目标,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所以,科学组合、配置同桌学伴极为关键。教师必须全面分析、把握学生的性格意志、数学基础、爱好兴趣、学习素能、学习习惯等情况,要经常关注、细心考虑各组合的性格特点、日常交往等情况,尽量把好友搭配在一组,开展学习效果一般会更好些;同时经过一段磨合时间,要适当调整组合关系,做好课堂合作互助学习的准备。

(二)合理分工互助,锻炼合作素能

1.导入交流

教师先创设“汽车展销会上新发布的我国某品牌汽车”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张汽车的外形图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的外形好看吗?为什么摄像师对同一款车要拍摄这么多张照片呢?”(引导各组同伴开展讨论交流)

生:是为了更好地全面观察。

师: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物体,一般要从哪些方向观察物体呢?

生:要从正面、上面、左面。(教师展示多媒体:从正面、上面、左面)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全面地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互助探究

例一: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教师展示多媒体,引导各小组同伴认真观察屏幕中的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图1)。

图1

图2

师:结合图1、2,说一说小明、小丽、小刚三人分别是从什么方向进行观察的?

小组1 同伴:小明从左面看。

小组2 同伴:小丽从正面看。

小组3 同伴:小刚从上面看。

师:对不对呢?你们能不能动手摆一摆、看一看?

各小组同伴纷纷动起手来,利用桌上的四个小正方体灵巧地拼摆出图1 的立体图形;接着,同伴之间相互讨论、紧密配合,分别尝试从左面、正面、上面细心观察摆出的立体图形,鼓励一小组学伴来汇报学习成果,并在黑板上展示(图3),进一步验证所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图形是否一致。

图3

师:你们的观察结果与他的一样吗?比较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教师继续引导其他同伴进行小结,进而认识到分别通过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时,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通过同伴互助合作,采取“同伴相互问答”解决疑难形式,使小学生在探究图形变化中深度感受学习乐趣,学会欣赏几何图形之美,解决实际几何图形问题,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精讲细评

例二: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教师鼓励各小组同伴利用上例中已学的搭建方法,来试一试动手,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各种类型的立体图形(如图4)。

图4

小组同伴积极发挥想象,动手操作,一起在方格纸上画出该几何体的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形状。各小组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经过互动讨论,从而确定“观察不同立体图形”的方法。

小组1 同伴:要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

小组2 同伴:如果从正面观察,要注意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小组3 同伴:如果从上面观察,要注意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小组4 同伴:如果从左面观察,要注意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这样,各小组同伴结合动手操作、交流讨论,进行深入合作探究,共同归纳提炼了“观察不同立体图形”的方法,有效突破了学习重难点。

4.巩固分享

教师适时选取了几个典型案例,来指导小学生动手拼摆,验证想象,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高互助学习效果。在最后的环节,教师借助宋代苏轼诗作《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来结课,指引各小组同伴领会诗句意蕴,结合课堂观察学习活动,引领学生理解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而总结学习心得,互谈课堂收获,升华本节课教学。

(三)教师适时点拨,及时激励指引

在同伴互助学习进程中,教师也要积极融入课堂,引导小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和评价;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和疑问,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领,提高互助合作学习效率;要施以及时的赞扬和肯定,激励他们深入互助合作学习,评出最佳的小组同伴,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综上所述,坚持探索实践小学数学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同伴互助合作的优势,打造有效数学课堂,能增强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和素质,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增强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培育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猜你喜欢

立体同伴物体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寻找失散的同伴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落地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悬浮的鸡蛋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