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1-06-16崔春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栓子门静脉供血

崔春梅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介入放射科,河南 新乡453000)

原发性肝癌(PLC)指肝脏和肝内胆管原发性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由外部环境、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由于多数患者确诊后已错失最佳手术时机,常需及时结合自身情况采取介入治疗,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可通过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至肿瘤供血靶动脉后注入一定量的栓塞剂,促使肿瘤缺血性坏死,进而抑制病情发展[1]。相关研究[2]表明,部分PLC患者经TACE治疗后病死率仍然较高。因此,及时明确TACE介入治疗后P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予以针对性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行TACE介入治疗的PLC患者88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行TACE介入治疗的PLC患者88例,其中男56例,女32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4.05±3.51)岁;病理学类型:肝细胞癌40例,胆管细胞癌32例,混合型16例;TNM分期:T2期34例,T3期29例,T4期25例。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PLC相关诊断标准[3],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②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期<6个月;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活动性胃肠出血;④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TACE介入治疗 入选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改良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常规消毒右股部,并铺巾,采用1%利多卡因麻醉后经右股动脉穿刺,采用5F肝管插管至肝固有动脉,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肿块大小、部位及供血情况;选取肿瘤供血动脉并注入化疗药与栓塞剂:注入表阿霉素20 mg,5-氟尿嘧啶1.0 mg,奥沙利铂100~120 mg,并注入碘化油20 m L混合悬浮液进行栓塞;再次造影,明确肿瘤供血完全阻断后拔除各导管及股动脉鞘管,于穿刺点压迫止血15 min,再加压包扎约6 h。

1.3.2 PLC患者预后情况 出院后随访1年,统计88例PLC患者经TACE介入治疗后的病死情况,病死率=病死例数/总例数×100%。

1.3.3 基线资料 统计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病理学类型(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型)、TNM分期(T2期、T3期、T4期)、门静脉栓子(有、无)、肝内转移(有、无);采集患者入院时空腹肘静脉血5 m L,3 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后取血清,使用甲胎蛋白(AFP)化学发光定量试剂盒测定血清AF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ACE介入治疗PLC患者预后状况随访1年,88例PLC患者中病死15例,病死率为17.05%。

2.2 影响TACE介入治疗PL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ACE介入治疗PLC患者预后不受年龄、TNM分期、病理学类型的影响(P>0.05),但可能受AFP水平、肝内转移、门静脉栓子的影响(P<0.05)。见表1。

表1 影响TACE介入治疗PL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n(%),±s]

表1 影响TACE介入治疗PL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n(%),±s]

?

2.3 影响TACE介入治疗PLC患者预后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门静脉栓子、肝内转移、高AFP水平是影响TACE介入治疗P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影响TACE介入治疗PLC患者预后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PLC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瘤迅速增长,肝包膜张力升高,肝右叶顶部的病灶组织可影响横膈,进而出现肝区持续性刺痛、钝痛等临床症状[4]。TACE介入治疗为临床治疗PLC的常用方式,可通过注入碘化油、明胶海绵等栓塞剂堵塞肿瘤血管,促使肿瘤组织坏死,且该术式中的化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5]。但受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TACE治疗PLC的疗效具有个体化差异,故需探究有效的实验室指标以评价PLC患者经TACE介入治疗后的预后情况。

本研究显示,经TACE介入治疗后随访1年,88例PLC患者中病死15例,病死率为17.05%;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有门静脉栓子、肝内转移、AFP水平高为影响TACE介入治疗P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分析其原因如下:①门静脉栓子:PLC发生后,癌细胞沿着门静脉系统转移并产生压迫,导致血液瘀滞甚至逆流,促使门静脉管壁硬化并形成门静脉栓子,影响全身的血容量与心输出量;同时,门静脉栓是肝内转移的病理基础,即使肿瘤体积很小,癌栓也可扩散到门静脉主干,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对于存在门静脉栓子的患者,临床可采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输注联合TACE介入治疗,延缓栓子的形成[6]。②AFP水平:AFP属于白蛋白家族的糖蛋白,也是传统的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当患者身体尤其是肝脏区域出现问题时,AFP水平会迅速升高[7];而AFP水平越高可预示肿瘤体积更大,PLC更容易复发或形成门静脉栓子。因此,临床针对AFP水平较高的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术后定期随访并密切关注其预后情况。③肝内转移:肝内转移一般发生于PLC中晚期,常常侵犯门静脉及分支并形成瘤栓,脱落后在肝内引起多发性转移灶,诱发甚至加重原有的门静脉高压,是术后早期复发的根源。因此,行TACE前应完善各项检查,明确PLC肿瘤特征,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AFP水平高、肝内转移、有门静脉栓子均为影响TACE介入治疗PLC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对上述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栓子门静脉供血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留守儿童栓子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并发症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辣语
蓝狐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栓子他娘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