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血管再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6-16段小玲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脑部房颤溶栓

段小玲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南 偃师471000)

目前,临床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常采用溶栓治疗,通过注入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促使血栓溶解,进而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循环,缓解患者病情,但临床应用中发现,溶栓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血管未通。因此,尽早明确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鉴于此,本研究探讨ACI溶栓治疗ACI患者血管再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72例;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2.35±1.04)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 《脑梗死》[3]中ACI相关诊断标准,并经脑部CT、MRI、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②符合溶栓治疗指征。排除标准:①有脑部手术史;②合并外伤性脑病;③凝血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血管再通评估及分组 患者溶栓治疗后均接受血管造影检查,并根据脑梗死溶栓分级(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TICI)标准[4]评估患者血管再通状况:0级:完全闭塞;1级:严重狭窄;2级:轻微狭窄,血流顺行,可在远端见部分血管分支;3级:无狭窄。将0级、1级患者纳入血管未通组,2级、3级患者纳入血管再通组。

1.3.2 临床资料统计 统计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 troke S cale,NIHSS)评分、是否合并慢性房颤、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吸烟史、有无酗酒史、梗死部位(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是否合并高血脂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再通状况130例ACI患者经溶栓治疗后,有27例血管未通,占20.77%;103例血管再通,占79.23%。

2.2 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酗酒史、梗死部位、合并高血脂与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无关(P>0.05);溶栓前NIHSS评分、合并慢性房颤、合并糖尿病与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有关(P<0.05)。见表1。

表1 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单因素分析[n(%),±s]

表1 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单因素分析[n(%),±s]

?

2.3 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多因素分析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高、合并慢性房颤、合并糖尿病为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ACI为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由于脑部供血障碍,导致部分脑组织坏死,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未及时治疗,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功能,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5-6]。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溶栓治疗ACI,可降低疾病病死率,但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血管通畅状况不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130例ACI患者经溶栓治疗后,有27例血管未通,占20.77%;103例血管再通,占79.23%,表明经溶栓治疗后,仍存在较多ACI患者血管未通,临床需予以重视,并积极防治。本研究经单因素及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高、合并慢性房颤、合并糖尿病为ACI患者经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的危险因素(OR>1,P<0.05)。分析其原因如下:①溶栓前NIHSS评分主要反映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越高,梗死面积越大,进而导致患者局部脑组织半暗带逐渐坏死,造成诸多侧支血流循环障碍,从而提升溶栓治疗难度,部分患者出现血管未通状况[7-8]。②合并慢性房颤患者的心肌功能显著较低,且该类患者血栓中含有更多的纤维蛋白与红血栓,该类物质对溶栓药物的敏感性较弱,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血管再通率不高[9]。因此,临床对合并慢性房颤患者应积极予以治疗,以降低血管未通发生率。③合并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而高血糖可阻碍患者脑部血流再灌注,并干扰半暗带部分侧支循环功能,容易导致疾病加重;同时,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更高,容易造成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再发生,进而造成血管未通状况[10],临床对该类患者应积极予以控糖治疗。

综上所述,溶栓前NIHSS评分高、合并慢性房颤、合并糖尿病是ACI患者溶栓治疗后部分患者血管未通的影响因素,临床需对上述因素重点关注。

猜你喜欢

脑部房颤溶栓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预防房颤有九“招”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