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2021-06-16薛战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导图

薛战

(许昌市中心医院 呼吸科,河南 许昌461000)

支气管哮喘多由尘螨、谷物粉尘的吸入、个体过敏体质、机体免疫力降低等因素造成,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断,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极大。目前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但该病治疗时间较长且反复发作,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临床意义重大。相关研究[2]表明,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可有效防止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63例,女37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1.57±5.85)岁;病程1~9年,平 均病程(5.03±1.26)年。观察组男61例,女39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1.63±5.89)岁;病程1~9年,平均 病 程(5.08±1.2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3]中支气管哮喘相关诊断标准;②生命体征平稳;③可正常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②严重精神疾病;③合并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慢阻肺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④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定时开窗通风,做好消毒工作,并保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遵照医嘱对患者用药,嘱咐患者少食多餐,适当运动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A)思维导图绘制: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护士长及护士组成护理小组,小组成员调查患者具体情况,查阅支气管哮喘护理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护理经验绘制思维导图,以支气管哮喘为中心,向健康教育、日常护理、心理护理及疾病预防四个方向进行发散,制成树状思维导图,由专家在思维导图引导下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参与护理。(B)思维导图引导护理措施:①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观看视频等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内容,向患者介绍吸入药物名称、用法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气雾剂正确使用方法。②日常护理:指导患者在家中监测病情的方法,教会患者掌握哮喘发作先兆,嘱咐其日常随身携带支气管舒张气雾剂,当哮喘发作时及时吸入气雾剂进行缓解;嘱咐患者坚持写哮喘日记,每天进行慢走、瑜伽、太极拳等运动,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疲累为度;为患者制定健康饮食计划,保证低脂、低盐、高蛋白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避免食用海鲜、奶等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睡前避免进食。③心理护理:与患者充分沟通,详细、全面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及时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教会患者通过深呼吸、握拳再松拳、听轻柔舒缓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嘱咐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并对其进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疾病预防:嘱咐患者不要在室内摆放花草,不要使用羽绒、皮毛及蚕织物等物品,外出要做好保暖工作,预防感冒,避免接触宠物、刺激性气体,保持心情平静。两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

1.4评价指标①心理状态:分别于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分界值为50分,SDS分界值为53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②哮喘控制情况:分别于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表(Ast h ma Control Test,ACT)[5]测定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该量表包括呼吸急促发生频率、哮喘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夜间觉醒及自我评估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5~25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哮喘控制情况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

2.2 哮喘控制情况护理前,两组的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的ACT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ACT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ACT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出现反复发作性的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方法治疗,常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缓解,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导致患者易因反复治疗而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6]。因此,临床需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强化疗效。

常规护理因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已无法满足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需求。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通过放射性思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图片将繁琐信息变成形象的图形,明确护理重点与难点,从而引导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在支气管哮喘疾病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2]。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方面效果较好。分析原因在于:思维导图可帮助护理人员明确护理重点,找出常规护理的不足,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通过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消除患者因对疾病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抑郁心理;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可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此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方面效果较好。分析原因在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病情监测及疾病发作时急救方法,可减少哮喘对肺部的损伤,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指导患者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每日进行适当运动,可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使哮喘控制情况有所改善;嘱咐患者避免接触可能诱发疾病的因素,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哮喘控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导图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