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联合水胶体敷料在肠造口新生儿中的应用

2021-06-16周莹莹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肠造口胶体造口

周莹莹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河南 商丘476000)

肠造口术是临床救治新生儿肠坏死、先天性肛肠畸形及腹腔感染等危重急腹症的常用急救措施[1],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切断病变肠管,将一段肠管拉出置于腹壁,做成暂时性人工肛门,用于排泄粪便或尿液,以解除肠梗阻,达到快速恢复血液供应及肠道功能的目的[2-3]。但由于新生儿抵抗力较差,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术后极易发生造口水肿、狭窄、脱垂及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4]。近年来,临床常采用水胶体敷料或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干预,且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于二者联合使用的效果研究不多。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联合水胶体敷料应用于肠造口新生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肠造口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本研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所有入选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出生体重1~3 kg,平均(2.01±0.12)kg;出生时间1~20 d,平均(10.51±2.22)d;肛门闭锁18例,肠穿孔14例,先天性巨结肠13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出生体重1~3.5 kg,平均(2.06±0.14)kg;出生时间1~21 d,平均(10.89±2.20)d;肛门闭锁19例,肠穿孔15例,先天性巨结肠1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首次接受肠造口术;②出生后21 d内行肠造口术;③肛门闭锁在齿状线以上,无法行肛门成形术。排除标准:①合并高危死亡因素;②凝血功能障碍;③先天性心脏病;④严重器官功能衰竭;⑤存在绝对手术禁忌。

1.3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造瘘袋联合纱布干预,具体操作包括:①术后进食期间,先采用纱布护理,选择1名护理人员操作,给予患儿保暖措施,充分暴露造口部位,将患儿身体平放,防止踹动,使用温暖、湿润的纱布清洗造口周围皮肤,在造口周围撒上造口粉,用纱布涂匀,促使该区域干燥约60 s。②待患儿开奶后,选择2名护理人员操作,采用康乐保1698半透明薄膜开口式造瘘袋,以造口大小和形状为标准,在造瘘袋底盘剪出合适大小的孔径,边缘尽量超出造口1 cm。③造瘘袋贴好后,将周围轻轻压紧,保证贴合腹部表面,将造瘘袋的卡槽卡在底盘上,调整造瘘袋位置,最后关闭造瘘袋底部的排放口。④因造瘘袋需频繁更换,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手法轻柔,避免撕拉造成机械性损伤。而观察组实施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联合水胶体敷料干预,具体操作包括:①术后采用水胶体敷料(康乐保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63642354),并根据造口大小修剪合适的吻合口,先在造口周围涂抹防漏膏(康乐保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62663018),再将水胶体敷料进行固定,并用盐水纱布布圈,最后盖上盐水纱布块。②第6天后,同样先涂抹防漏膏,贴好水胶体敷料,护理人员协助患儿穿上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将造瘘口与洞口对准。③将底盘卡口和造瘘袋扣牢后,与一次性尿袋连接。④清洗时,将夹子打开,可连接50 m 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注入袋内稀释后抽出,并反复清洗。⑤做好保暖措施,将护理裤表面搭扣与棉外胆背面搭扣连接,必要时可随时打开造瘘口观察棉罩以观察造瘘口。两组均连续干预2周。

1.4 评价指标①干预前与干预2周后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体重变化情况。②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水肿、回缩、脱垂。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重变化干预后,两组的体重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体重变化情况比较(±s,kg)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体重变化情况比较(±s,kg)

?

2.2 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肠造口手术作为救治急危新生儿相关疾病的重要方法,已受到患儿家属的广泛关注,但由于肠造口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可刺激患儿正常组织,加之患儿年龄较小、治疗依从性差、皮肤娇嫩等情况,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5]。相关研究[6]表明,新生儿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5%~43%,特别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因此,术后实施有效科学的干预方法对于肠造口患儿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基础护理已无法满足患儿的需求,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健康成长,临床常采用水胶体敷料或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干预,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均提出了伤口湿性愈合的新理论,新型敷料护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7]。水胶体敷料通常是由弹性的聚合水凝胶与合成橡胶和粘性物混合加工而成的敷料,其中最常见的凝胶为羟甲基纤维素,具有吸收创面渗液的能力。同时水胶体敷料有较好的粘性,可牢固地粘贴于创口边缘皮肤,为伤口提供愈合的湿性环境,从而加速创面愈合。另一方面,该种水胶体含有内源性酶,可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坏死组织,从而发挥清创功能。此外,水胶体是一种更适用于新生儿的理想敷料,特别对于不受束缚的患儿,其良好的密闭特定可有效保护伤口,不被可能接触到的细菌所感染,且水胶体敷料在撕除时也不会给患儿带来疼痛。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同样具有将粪便或尿液直接进入造瘘袋,以防止肠液外流的功能,但该护理裤能够更有效地减少肠液粪便对患儿皮肤的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强护理的舒适度[8]。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主要是由棉外胆、裤子、躯干片三部分组成,采用优质透气布料制成,其中棉外胆可根据温度随时与护理裤连接,可充分调节,不易移位或脱落,且无刺激,更适合新生儿使用,减少患儿感冒受凉的发生率。此外,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中的造瘘袋可重复使用,且无需使用无痛保护膜,大大节约了造口的护理费用。以上两种护理方法具有一定差异性,但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强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体重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联合水胶体敷料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肠造口新生儿术后护理中采用脱卸式肠造瘘护理裤联合水胶体敷料护理,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肠造口胶体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指标在降低肠造口术后早期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分散系、胶体”的考点归类和规律总结
黄河水是胶体吗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