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模式对大肠癌肠镜检查患者肠道清洁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1-06-16赵壮张海燕张迪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镜检查大肠癌合格率

赵壮,张海燕,张迪

(中山市中医院 肿瘤科,广东 中山528400)

肠镜检查为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诊断大肠癌的方式,但其易受患者肠道清洁度、配合度等外在因素干扰,导致临床漏诊风险较高[1]。因此,临床上常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配合度及肠道清洁度,降低外在因素干扰。而PDCA循环模式从计划(P lan)、实施(D o)、检查(C heck)、处理(A ction)4方面入手,干预模式具有规范、科学性,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2-3]。目前,关于其在大肠癌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尚无较多报道,故本研究旨在分析PDCA循环模式对大肠癌肠镜检查患者肠道清洁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行肠镜检查的大肠癌患者65例。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大肠癌;精神、认知功能正常;心、肺等脏器功能正常。排除标准:重度急性肠炎、缺血性肠病;肿瘤进展至晚期且已发生腹腔内广泛转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观察组男27例,女6例,平均年龄(51.14±5.65)岁,平均BMI(25.25±1.63)kg/m2;对照组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51.67±5.56)岁,平 均BMI(24.75±1.59)kg/m2。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体位干预、肠镜检查前日需清淡饮食,并在晚间服用肠道清洁药物,并叮嘱患者大量饮水,肠镜检查当天禁食等。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具体如下:①成立PDCA循环模式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其余组员包括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所有组员均接受PDCA专业性培训(PDCA相关概念、方法等)。②计划(Plan)。组织小组会议,发挥头脑风暴,通过分析现有常规护理现状,总结大肠癌患者在肠镜检查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肠镜检查调查问卷,向护士发放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调查问卷,查找影响肠道清洁合格率的干扰因素:肠镜检查相关宣教工作、肠镜检查前口服泻药指导不到位、护士专业技能较为薄弱、患者依从性差、病人平素大便难解、护士监管力度不严等,并针对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并作出柏拉图后确定干预重点,即加强口服泻药指导、监管力度及相关知识宣教工作,对平日大便难解患者给予提前干预,提高护士专业技能。设定干预目标为肠道清洁合格率达到90%及以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③实施(Do)。制定并规范肠道准备相关流程,在患者检查前进行全面评估,医生开出肠镜医嘱后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饮食宣教,科室配备统一规格的清肠药标准量具,并改进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的制作流程,教会患者判定自我肠道清洁的方法。在进行肠镜检查前1 d,应给予患者低纤维饮食,禁止食用难消化、胃肠道残留量高的食物,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工作。以图片、宣传手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肠道准备相关流程,为患者配备专职护理,并对需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发放纸质卡片,卡片内容需包含肠道准备方式方法、饮食管理、用药指导等。定期对组员进行肠道准备相关流程培训并制定考核计划,将肠道准备中的相关重点以书面形式进行交接,督促组员做好交接班工作,记录受检者饮食、口服泻药等相关情况。④检查(Check)。确定检查侧重点,采取不定期抽查、全面或重点检查等方式检查肠道准备相关流程的落实情况,并定期开展小组会议,对干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层次的分析,并集中讨论给予解决方案,不断整改及完善干预流程。⑤处理(Action)。组员应及时记录并汇报干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整改,加强质控工作的规范性,加强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指导、监督工作,以实现全员参与的质控管理形式,不断分析并总结干预中的薄弱区,做好改进工作。两组均于干预3 d后进行相关效果评估。

1.4评价指标①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合格率[4]:Ⅰ级:肠道内仅有少量清澈液体,未发现气泡、粪渣;Ⅱ级:肠道内清澈液体较多,可见少量气泡、粪渣,但对肠镜检查无干扰;Ⅲ级:肠道内存在较多的浑浊液体,可见粪渣、气泡,对肠镜检查存在一定干扰;Ⅳ级:肠道内存在大量气泡、粪渣,不适宜肠镜检查。肠道清洁合格率=(Ⅰ级例数+Ⅱ级例数)/总例数×100%。②干预3 d后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共20个条目,100分制,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道清洁合格率观察组肠道清洁度高于对照组,且肠道清洁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合格率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干预3 d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26±7.28)分,高于对照组的(76.27±7.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5,P=0.031)。

3 讨论

大肠癌多发于老年男性群体,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可伴有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渐外显,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肠梗阻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临床上针对大肠癌患者多采用肠镜检查,但部分患者因肠道准备不充分,肠镜检查过程中观察视野易受粪渣、气泡等因素干扰,导致误诊、漏诊情况,甚至会增加患者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重了患者的身心负担[5]。为提高检查结果的精准性,临床上常给予肠镜检查患者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肠道清洁合格率,但存在干预方式笼统、忽视个体差异性等问题,干预效果稍差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低[6]。而PDCA循环模式是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方面入手,可对影响肠镜检查结果的因素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干预[7]。PDCA循环模式对组员进行专业性培训及考核,可有效提高专职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及责任意识,提高肠道清洁合格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多形式的健康宣教,可加强其对肠道准备工作的重视性及对肠道清洁力度的自我判断力,进而提高肠道清洁合格率[8];加强对干预质量的质控管理,并形成医护、护护、护患全面质控管理形式,并不断完善PDCA循环模式的薄弱区,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效果[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肠道清洁度及肠道清洁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3 d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PDCA循环模式在大肠癌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肠道清洁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PDCA循环模式可提高大肠癌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对疾病诊断及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均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镜检查大肠癌合格率
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
胃肠镜检查
警惕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