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6-16张凯宁何娜潘秋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验组康复满意度

张凯宁,何娜,潘秋燕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清远511515)

临床护理路径是现今较为热门的一种新式护理模式,是由医务人员基于一种疾病的检查、治疗、护理、康复等多线进行梳理,制定出科学的、患者易于接受的护理计划[1]。护理前期也要做好患者方面的引导,使患者具备一定的护理认识,明确自身康复目标,并积极配合临床工作,以此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效率[2]。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中,年龄37~64岁,平均(53.15±4.82)岁;受教育程度:小学6例,初中14例,高中/中专18例,本科/大专及以上22例。实验组中,年龄36~65岁,平均(54.21±5.47)岁;受教育程度:小学7例,初中13例,高中/中专19例,本科/大专及以上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备正常理解、交流能力;知晓本研究内容并自愿入组,签署同意书;可耐受手术。排除标准:心血管疾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严重全身性感染;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悉心接待,指导患者后续检查,实施常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基本的健康宣教、术前访视、术后康复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①成组:科主任作为组长,护长、主治医师作为分组长,制定有关患者的康复计划,全组成员开会讨论完善方案,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②引导:方案敲定后,绘制一目了然式流程图、路径图等,一份交由责任护士,一份交由患者并做好图解让其了解自身护理计划。③实施:入院第1天,建立医患情谊,了解患者情绪、性格等差异化指标,向患者介绍病区及患者医疗活动产生交集的医护人员,为患者提前预约检查项目;入院第2天,向患者讲解健康教育知识,如术前阴道清洁、手术优势、术后咳痰方法、食谱等,期间穿插心理护理,稳固患者的情绪状态,做好相关检测,安排手术事宜;术前1天,告知患者手术过程和手术注意事项,加强患者的手术认识;手术当天,预防性抗生素给药,讲解饮食原则、体位摆放、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时翻身扣背,做好引流管护理、切口护理等;术后1~3天,定时为患者调整体位和下肢按摩,指导用药、饮食,多沟通、鼓励,增强患者护理信心,并遵医嘱早期拔管;术后4~7天,做好用药指导,伤口拆线,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最后强调复查计划与随访计划,要求患者家属院外配合院方做好监护工作。

1.4 观察指标①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②生活质量量表(SF-36):用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精神健康四个维度,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③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用以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包括7个条目,满分21分,评分越低则睡眠质量越好[3]。④护理满意度:采用本单位自制满意度(百分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95分;满意:90~94分;基本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

2.2 SF-36、PSQI评分护理后,实验组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SF-36、PSQ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SF-36、PSQI评分比较(±s,分)

?

2.3 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n(%)]

3 讨论

正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住院体验,决定患者的住院时间[4]。本研究中,“成组”通过集合科室内部顶尖医疗团队,打造一支业务精湛、配合默契的妇科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小组,保障后续护理计划的制定科学有效、落实准确高效。“引导”通过告知患者具体的护理流程,帮助患者明确治疗所需经历的各个阶段,避免因未知产生的恐惧心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实施”阶段按计划、分步骤走,入院第1天进行检查及拉近护患关系,有助于后续各项护理内容的开展,在预约模式前提下无需等待可直接进入检查流程,节省时间的同时无形中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入院第2天各类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使患者能够了解疾病、手术、护理的简单原理,通过语言方式告知患者治疗感受,有助于淡化患者紧张情绪。术前具体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可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与医护人员的鼓励与关心,进而提升对抗疾病的勇气。术前1天有条不紊地依照计划进行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基于模糊思维开展吸痰、雾化吸入、下肢按摩等前瞻性护理,预防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采用饮食指导,保障患者机体恢复所需营养。术后7天指导部分符合出院要求的患者办理出院,提升出院效率。综合开展各项工作,在临床护理路径下,患者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护理质量亦可得到保障,缩短住院时间,提升医院住院患者的周转率,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护理工作模式[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SF-36评分、PSQ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患者术后更好地恢复。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加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实验组康复满意度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