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

2021-06-16康振兴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椎弓开放性微创

康振兴

(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商丘476200)

脊柱创伤是骨科中极为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包括脊柱结构损伤、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三个类型,其致病机制是外界强冲击力致使脊柱结构、功能损伤,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导致患者机体各项机能障碍,如神经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脊柱创伤多采用临床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性术式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会损伤患者机体,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而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术中对神经、软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理想[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创伤患者,受伤原因:交通事故31例、重物冲击伤20例、高空坠落10例、其他19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知悉手术治疗流程、预期效果等,能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并签署同意书;②确诊为脊柱创伤,诊断标准依照《现代骨科学》;③临床疾病情况较稳定,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无合并症;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对手术麻醉药物不耐受或存在禁忌症;②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多器官衰竭等;③临床相关资料不足,疾病症状危急;④意识不清、智力低下;⑤1个月内曾采取相关手术治疗。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6.65±14.38)岁。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6.48±14.0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术中行全麻,患者保持俯卧位,作脊柱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游离骨膜于椎旁肌,充分暴露脊柱创伤部位,随后进行脊柱复位,置入椎弓根螺钉,若复位情况较理想,则可缝合切口。观察组行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术中行全麻,患者保持俯卧位,应用C臂机明确脊柱创伤部位,作椎弓根外侧缘切口,分离多裂肌,随后实施工作通道,充分暴露脊柱创伤部位,以获得清晰、广阔的术中视野。采取椎弓根探子固定椎弓根,置入塑形棒进行脊柱撑开复位。术后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情况、脊柱复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疗效评估标准如下:显效:术后患者机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疼痛感较低;有效:术后患者机体运动功能有所恢复,疼痛感明显;无效:术后患者机体运动功能无改善,疼痛感显著,存在较多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疗效比较[n,n(%)]

2.2 手术情况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手术情况比较(x±s)

2.3 脊柱复位情况观察组脊柱侧弯C 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水平位移率、高度丢失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脊柱复位情况比较[x±s,n(%)]

2.4 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n(%)]

3讨论

脊柱创伤是指在重物撞击、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冲击性强的外作用力下导致脊柱损伤。患者脊柱创伤后会出现偏瘫、压痛、活动受限、畸形、局部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会导致患者脊柱活动力、生理弯曲消失,不仅降低机体各项机能,还会影响生活质量。

现阶段,治疗脊柱创伤首选手术治疗,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属于开放性术式,需逐层剥离皮肤、脊柱软组织,充分暴露脊柱创伤部位,并以外力复位手法解除脊柱受压迫、损伤的神经,以期保证脊柱创伤部位及早恢复正常,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虽然常规开放性手术可通过解剖学复位脊柱,并有效增强其创伤部位稳定性,但需要分离椎旁肌肉,且内固定需承受较大的内压力,会削弱肌肉对损伤脊柱的支撑、保护作用[3];其次,常规开放性手术可能会导致损伤部位位移、内固定物断裂等不良情况,致使内固定术失效,影响患者预后,不利于脊柱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此外,常规开放性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且术中对患者机体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影响损伤脊柱的复位情况,疗效不理想。目前,微创手术治疗已经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骨外科手术中,且微型切口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脊柱侧弯C obb角较小,椎体水平位移率、高度丢失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表明与常规开放性手术相比,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疗效更理想,与相关研究[5-7]结果一致。究其原因为,微创手术术中切口小、出血量少,无需游离椎旁肌肉,减少对脊柱软组织损伤,保障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抑制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增高,减少急性炎性反应,对患者机体损伤小,因此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程,并促进术后脊柱生理功能快速恢复,疗效理想。

综上所述,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效果显著,脊柱复位情况理想,并发症风险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椎弓开放性微创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揭开面纱,审视三角形开放性试题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