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6-16魏艳红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丹红国药准字气虚

魏艳红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康复科,河南 郑州450006)

中医学认为,心绞痛属于“胸痹”之病,病位在心,心脉失养,与气血失调、脏腑虚亏有关,其中气虚血瘀为最常见的病机。研究[1]表明,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功效,治疗胸痹效果显著。中医针灸可通阳行气、调理经脉,在改善微循环、内皮功能及抗氧化自由基等方面有显著作用[2]。为此,本研究以西医抗心绞痛治疗为主,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中医治疗为辅,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6.37±6.29)岁;冠心病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3±2.25)年;心绞痛分级:Ⅰ级15例,Ⅱ级23例,Ⅲ级7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7.68±6.45)岁;冠心病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96±2.34)年;心绞痛分级:Ⅰ级11例,Ⅱ级24例,Ⅲ级1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稳定型心绞痛相关诊断标准[3];②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③心绞痛分级为Ⅰ~Ⅲ级;④年龄<75岁,医嘱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②合并心肌梗死;③合并心律失常;④合并严重慢性疾病;⑤精神病史;⑥妊娠期女性;⑦近3个月内参与其他临床研究。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00 mg/次,1次/日,抗血小板;洛伐他汀(国药准字H10970092,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0 mg/次,1次/日,控制血脂;美托洛尔控释片(国药准字H20030018,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0 mg/次,1次/日,长效抗心绞痛;心绞痛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11021022,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1片,超过3片未缓解应立即就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丹红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866,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20 m L+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1次/日;针灸治疗取内关穴、阴郄穴、太冲穴、血海穴、膻中穴,捻转手法针刺上述穴位,留针30 min,1次/日。7日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心电图恢复正常,ST段压低<0.05 mV,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70%;有效:心电图ST段压低0.05~0.10 mV,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50%;无效:症状未好转。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包括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心绞痛症状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比较(x±s)

2.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目前,临床心绞痛的西药治疗方案已十分成熟。中医学对心绞痛治疗亦有独到见解,根据不同的心绞痛辨证分型采取对应的辨证治疗,其中气虚血瘀是劳累型心绞痛最主要的辨证分型,占65%以上。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是气虚为本,血瘀为标,虚实相间,对于此类患者,益气活血、宽胸理气为根本治法。

中药与针灸治疗心绞痛历史悠久,丹红注射液为治疗心绞痛常用药物,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丹参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之功效;红花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 通脉舒络的功效[4]。研究[5-6]表明,丹参提取物富含丹参酮类和酚类活性物质,具有舒张血管、抗血栓形成、抑制炎性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红花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可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促使血栓溶解,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抗心肌缺血作用,同时还有抗凝、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及降血脂等作用。在针灸治疗方面,针刺缓解心绞痛的机制如下:内关等穴位是心包经的络穴,属于“络心系”,针刺内关等穴位可温通阳气,散寒解痉,阳气通阴寒散,故而缓解心痛;内关穴属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促使血液运行通畅,活血化瘀。张燕丽等[7]的研究表明,针刺、温针、针药结合等多种疗法对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发挥西医迅速缓解病情的优势,同时给予丹红注射液及针灸辅助治疗可发挥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治标治本、效果显著、便捷安全,优势突出。

综上所述,在抗心绞痛西药治疗基础上,丹红注射液联合针灸中医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丹红国药准字气虚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