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置管引流联合负压吸引应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观察

2021-06-16陈友雄林学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污物肛瘘复杂性

陈友雄,林学明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医院 普外科,福建 泉州362114)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较为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发病于括约肌深处,伴有流脓、疼痛、瘙痒等症状,同时容易漏诊、复发,且难以治愈,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1]。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目前临床通常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患者治疗后其肛瘘情况无明显改善,且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身体恢复时间较长,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因而需要探索一种效果更佳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分析置管引流联合负压吸引应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参照组: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2~52岁,平均(35.34±14.85)岁;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4~51岁,平均(33.27±13.47)岁。两组患者意识清醒,无其他重症疾病。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参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术前采用腰俞穴麻醉方式给予患者局部麻醉,患者取截石位,消毒肛门处,在肛门内部放置无菌纱布卷,通过亚甲蓝染色后确定肛门内部具体情况,由外口处向管腔插探针,并在齿线薄弱处引出。用电刀切割肛管壁,范围在齿线与外口肌之间。在外口处切割出梭型切口,清理腔内病灶,保证引流通畅。同时需要在内外口间放置一条皮筋。手术完成后处理伤口,对切口处消炎止痛,引出腔内污物,包扎伤口[2]。观察组采用置管引流联合负压吸引,具体流程为:术前准备与参照组相同,患者麻醉后,在探针基础上结合染色方式探查肛瘘处,针对肛瘘的具体情况,切割出相应的切口。之后通过电凝方式对切口周边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其缝合。由外口处逐渐将探针插入,确定瘘管的具体情况,并切割外口,剥离纤维化瘘管管道,若为空腔状,应对腔壁进行处理;若患者不存在外口,需要进行MRI检查,针对该检查结果在相应位置处切出协助切口。病灶全部清除后,针对腔隙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蕈状管,将其插入瘘管深处,引出腔内污物,同时,将插管拔除后,还要通过负压吸引方式进一步对污物进行吸引,参数如下:压力-45±5 kPa,深度10 mm,时间40 min[3]。最后对切口进行处理,并敷设纱布。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共分为4个等级:显效:肛瘘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肛瘘症状基本消失;一般:肛瘘症状略有消失;无效:肛瘘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手术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③生活质量主要采用生活质量量表[4]进行评估,共25题,每题1~4分(取整数),总计100分,其中≥9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一般,<70分为差。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参照组的72.0%(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手术情况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手术情况比较[±s,n(%)]

表2 两组的手术情况比较[±s,n(%)]

?

2.3 生活质量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6.0%,高于参照组的68.0%(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n(%)]

3 讨论

高位复杂性肛瘘对患者生活与健康有较大危害,具体主要表现为:①肿痛感。轻触患病区域会感到一定的疼痛感,坐立不方便,影响患者日常生活。②由于患病处位于肛门内,周围存在很多细菌,容易出现感染,导致白细胞数量增加,进而诱发低热、寒战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坏死性筋膜炎,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5]。③在患者患病区域会流出大量脓血性物质,不仅影响美观,同时还会带来一定的瘙痒感,不利于患者休息。④受到疾病的影响,括约肌容易损伤,进而诱发肛门失禁情况。⑤若患者病程较长,且未能进行有效治疗,导致病情反复,进而对肛门产生较大的刺激,很容易诱发肛门癌[6]。因此,患有高位复杂性肛瘘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治疗。

以往主要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部分患者疗效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手术情况较差,且生活质量无显著改善。而置管引流联合负压吸引则可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分析原因如下:①该术式通过探针、染色等多种方式同时观察患者肛瘘内部,能够清晰显示出所有病灶,加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程度,有利于病灶的清除,从而提升治疗效果[7]。②该术式操作较为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低,加之伤口处理效果较好,因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③传统引流方式只能引出表层的污物,而病灶清除后采用置管引流方式可将引流管插入到腔内深处,引出更多的污物,因而治疗效果更佳,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更好。同时,通过负压吸引的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处理污物,而且还会加快细胞增殖,促进切口处恢复[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优良率较高,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

综上所述,置管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效果更好,能显著改善手术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污物肛瘘复杂性
新时代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复杂性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复杂性理论
洗衣服真的可以不用水吗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吸污车卸料装置结构设计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复杂性背后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Gas from human waste
保护车辆电子设备免受污物和密封失效的影响